图书介绍
当代比较政治学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程同顺编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1577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比较政治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比较政治学概况1
一、比较政治学的概念2
二、比较政治学的历史与现状3
三、比较政治学的成就8
四、比较政治学目前的问题和希望10
五、本书的目标和安排12
第一章 政治发展14
第一节 西方发展研究概况14
一、西方发展研究兴起的国际背景14
二、发展研究的发展过程15
三、几种主要的发展理论17
第二节 政治发展研究概况22
一、政治发展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22
二、政治发展研究的历程23
三、政治发展的目标26
第三节 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理论29
一、多元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30
二、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33
第二章 政治文化37
第一节 政治文化概述37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37
二、政治文化的分类39
三、政治文化研究中的主要问题41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41
一、政治社会化的概念41
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43
第三节 政治合法性49
一、什么是政治合法性49
二、合法性基础的经典论述50
三、合法性基础的一个实证分析51
四、合法性基础的再讨论54
五、政治合法性还意味着什么?56
第三章 政治参与57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概念、形式和分类57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58
二、政治参与的形式61
三、对政治参与的分类65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模式68
一、自由主义模式68
二、平民主义模式69
三、技术主义模式71
四、高度动员模式73
一、宏观因素74
第三节 影响政治参与的因素74
二、微观因素79
第四节 政治参与对政治体系的影响83
一、对政治体系运作过程的影响83
二、对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影响87
第四章 结构功能主义94
第一节 进入比较政治学之前的结构功能主义94
一、人类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94
二、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96
第二节 比较政治学中的功能主义100
一、政治结构101
二、政治结构的功能102
三、结构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103
第三节 解读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104
一、比较政治学:哪里有“比较”?104
二、结构功能主义:在哪里体现?105
三、《比较政治学》体现出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要点108
第五章 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110
第一节 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经济分析110
一、政治经济分析概述111
二、比较政治学中政治经济分析的各种理论112
第二节 依附论119
一、依附论的理论构成119
二、依附论对发展主义的比较优势122
三、依附学派的未来124
第三节 世界体系论127
一、沃勒斯坦和世界体系论127
二、世界体系论的主要内容128
三、对世界体系论的分析与评价135
第一节 第三世界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批评140
第六章 第三世界本土化发展理论140
一、西方模式中存在严重的种族中心主义141
二、第三世界的发展条件不同141
三、第三世界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同142
四、传统制度的作用需要重新认识142
五、西方发展模式扭曲了人们对第三世界的认识143
六、西方发展理论是意识形态和学术侵略144
第二节 第三世界本土化的各种发展理论145
一、印度的发展理论145
二、伊斯兰世界的发展理论147
三、非洲的发展理论148
四、拉丁美洲的发展理论149
第三节 第三世界本土化发展理论的问题151
一、过于浪漫主义151
二、存在阶级和种族偏见151
四、完全本土化的不可能性152
三、缺乏成功的典范152
五、并非人人都赞同153
第七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156
第一节 从中心——边缘模型到竞争——互动模型156
一、竞争——互动模型提出的背景:中心——边缘模型157
二、对中心——边缘模型的修正:竞争——互动模型159
第二节 阶级合作主义163
一、阶级合作主义的含义163
二、阶级合作主义在比较政治党的地位167
三、阶级合作主义的不足170
第八章 民主体系的类型学比较172
第一节 自由主义类型学172
一、阿尔蒙德和李吉帕特的类型学173
二、沙特利的类型学175
三、鲍威尔的类型学177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类型学179
一、工人包容性类型学180
二、工人权力类型学181
第三节 对五种类型学的比较183
一、稳定的概念183
二、体系运行185
第九章 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变化及未来189
一、比较政治学及其主流学派兴起的社会政治背景189
二、世界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对比较政治学的影响192
三、如何看待比较政治学所发生的变化194
四、比较政治学的未来195
结束语 建立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理论197
参考书目199
后记207
热门推荐
- 3663288.html
- 1473408.html
- 1499336.html
- 1177433.html
- 179303.html
- 309167.html
- 640002.html
- 2884528.html
- 9202.html
- 334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0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1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30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0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5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4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4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