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谦抑性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熊永明,胡祥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3895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8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谦抑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法谦抑性的渊源考察 1
第一节 中国刑法谦抑性思想撷英2
一、奴隶社会刑法谦抑性思想体现2
二、封建社会刑法谦抑性思想体现5
三、近代社会刑法谦抑性思想体现20
第二节 外国刑法谦抑性理念的变迁28
一、启蒙时期刑法的谦抑理念28
二、古典学派刑法的谦抑理念32
三、近代学派刑法的谦抑理念39
四、现代刑法的谦抑理念44
第三节 刑法谦抑性理论的形成49
一、刑法谦抑性理论的提出49
二、刑法谦抑性理论的展开53
第二章 刑法谦抑性的基础分析 56
第一节 概念梳理56
一、理论争鸣56
二、本书观点62
第二节 基本内涵63
一、学界分歧63
二、本书态度65
第三节 理论定位69
一、观点聚讼 69
二、本书主张 72
第四节 理念相容 80
一、刑法谦抑性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相容性 81
二、刑法谦抑性与罪刑均衡原则之间的相容性 84
三、刑法谦抑性与法益保护原则之间的相容性 87
四、刑法谦抑性与责任主义原则之间的相容性 89
第三章 刑法谦抑性的国际浪潮 92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谦抑性浪潮 93
一、德国状况 93
二、意大利状况 97
三、法国状况 101
四、韩国状况 103
五、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状况 108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法谦抑性浪潮 111
一、英国状况 112
二、美国状况 115
三、其他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状况 117
第三节 国际范围内的刑法谦抑性浪潮 120
一、刑事司法运动 120
二、国际公约的规定 123
第四章 刑法谦抑性的根据论证 127
第一节 哲学根据 129
一、认识论 129
二、人的价值理论 133
三、辩证法理论 137
第二节 宪政根据 139
一、宪政内涵解读 139
二、刑法谦抑性的宪政审视 142
第三节 经济学根据 146
一、经济分析法学理论 146
二、经济学根据的展开 149
第四节 刑法学根据 156
一、刑法的地位 156
二、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 158
三、刑法的负面性 160
四、刑罚的有限性 167
第五节 犯罪学根据 172
一、犯罪的功能 172
二、犯罪的成因 177
三、犯罪发生的规律性 181
第六节 刑事政策根据 184
一、刑事政策理论 184
二、刑事政策的谦抑性解读 187
第五章 刑法谦抑性的内容贯彻 191
第一节 立法贯彻 191
一、刑法总论部分 191
二、刑法分论部分 208
第二节 司法解释贯彻 218
一、犯罪数额的限定 218
二、犯罪情节的限定 220
三、犯罪后果的限定 222
第三节 刑事理论贯彻 225
一、犯罪本质理论 225
二、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233
三、行为理论 239
四、因果关系理论 241
五、新过失论理论 244
六、刑事违法性理论 246
七、期待可能性理论 251
八、教育刑理论 255
第六章 刑法谦抑性的内容背离 261
第一节 立法背离 261
一、罪名的设立 261
二、亲告罪的范围 268
三、死刑的规定 275
四、法定刑的配置 278
第二节 司法解释背离 283
一、处罚范围过宽 284
二、处罚程度偏重 291
第三节 刑事理论背离 294
一、罪名的设立 294
二、构成要件的修改 303
三、新型问题的处置 306
第七章 刑法谦抑性的实现途径 313
第一节 非犯罪化 313
一、理论分析 313
二、非犯罪化的方式 329
三、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337
第二节 非刑罚化 346
一、理论分析 346
二、非刑罚化的方式 349
三、刑罚化与非刑罚化 359
第三节 轻刑化 367
一、理论分析 367
二、轻刑化的方式 371
三、轻刑化与重刑化 376
第八章 刑法谦抑性的实现制约 382
第一节 重刑文化观 382
一、重刑文化观的流变及评析 382
二、重刑文化观对刑法谦抑性的制约 388
第二节 国家本位观 391
一、国家本位的含义 391
二、国家本位对刑法谦抑性实现的制约 394
第三节 刑法工具观 398
一、法律工具主义 398
二、刑法工具主义 401
三、刑法工具观对刑法谦抑性实现的制约 404
第四节 一元社会结构模式 406
一、从一元社会结构到二元社会结构 406
二、一元社会结构模式对刑法谦抑性的制约 408
第九章 刑法谦抑性与和谐社会理论 412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理论 412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412
二、和谐社会理论的法理学根据 418
第二节 刑法谦抑性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契合 426
一、价值理念上的契合 427
二、内涵上的契合 430
三、刑事介入上的契合 433
第十章 刑法谦抑性与刑法的信仰 445
第一节 刑法信仰的解读 445
一、法律信仰 445
二、从刑法的公众认同到刑法的信仰 448
第二节 刑法谦抑性与刑法信仰的契合 451
一、刑法信仰的前提 451
二、刑法谦抑与刑法信仰的契合 455
第三节 刑法信仰的塑造 458
一、法律信仰的塑造 458
二、刑法信仰的塑造 462
主要参考文献 471
后记 483
热门推荐
- 1031936.html
- 2697629.html
- 1695207.html
- 1473775.html
- 1482696.html
- 1369725.html
- 3867196.html
- 2323168.html
- 3497833.html
- 2928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5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3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2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4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0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7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8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