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
  • 李国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8164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

1.1.1 选题背景1

1.1.2 研究意义3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8

1.2.1 理论研究8

1.2.2 经验研究11

1.2.3 经济增长与环境研究的评述20

1.3 本书研究基本思路与框架22

1.3.1 研究思路22

1.3.2 研究框架23

1.4 研究方法24

1.5 主要创新点与尚待研究的问题25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28

2.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28

2.1.1 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的起点——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8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30

2.1.3 准内生技术经济增长理论31

2.1.4 新经济增长理论32

2.1.5 新经济增长理论述评37

2.2 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39

2.2.1 最优污染水平的确定39

2.2.2 污染控制的政策工具41

2.2.3 污染控制的非正式工具45

2.3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48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48

2.3.2 环境承载力理论53

2.3.3 经济—环境系统理论54

2.3.4 宇宙飞船理论56

2.3.5 环境伦理理论58

2.3.6 人地关系理论59

2.3.7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61

第三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状况的总体分析63

3.1 环境污染现状63

3.1.1 国内环境污染现状63

3.1.2 环境污染状况的国际比较72

3.2 新古典视角下的污染排放路径75

3.2.1 绿色索洛模型假定条件75

3.2.2 平衡增长路径和污染排放路径77

3.2.3 比较静态分析81

3.3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时序分析84

3.3.1 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的简化模型84

3.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86

3.4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90

3.4.1 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方法90

3.4.2 数据来源和模型描述94

3.4.3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95

第四章 经济增长要素对环境影响分析(一)99

4.1 环境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99

4.1.1 Commoner(1972)分解模型99

4.1.2 Grossman(1995)分解模型100

4.1.3 Panayotou分解模型101

4.1.4 Groot(2000)分解模型102

4.1.5 Verbeke and Clercq(2002)分解模型103

4.1.6 王慧炯分解模型105

4.1.7 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解模型的简单评述106

4.2 经济规模、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107

4.2.1 经济规模、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影响的机理107

4.2.2 经济规模、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116

4.3 经济体制转轨对环境的影响120

4.3.1 传统经济体制与环境质量120

4.3.2 市场经济体制与环境质量123

4.3.3 市场化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132

第五章 经济增长要素对环境影响分析(二)136

5.1 对外开放环境效应的理论分析136

5.1.1 自由贸易有害论136

5.1.2 自由贸易有益论137

5.1.3 贸易与环境无关论140

5.1.4 环境标准竞次假说140

5.1.5 污染避难所假说142

5.1.6 五种论说的简单评述144

5.2 对外贸易与环境145

5.2.1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环境状况145

5.2.2 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理论模型148

5.2.3 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153

5.3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的因果关系研究157

5.3.1 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的双向关系157

5.3.2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管制159

5.3.3 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的因果关系检验162

第六章 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166

6.1 环境污染与内生经济增长166

6.1.1 生产函数的设定166

6.1.2 污染的运动方程168

6.1.3 消费者偏好169

6.1.4 动态最优化的求解170

6.2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计量173

6.2.1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计量方法173

6.2.2 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研究回顾175

6.2.3 研究结果的简单评述178

6.3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85

6.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186

6.3.2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186

6.3.3 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187

6.3.4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189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性分析196

7.1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度模型196

7.1.1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交互耦合关系196

7.1.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198

7.1.3 协调度理论模型199

7.1.4 协调度理论模型的评述206

7.2 中国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208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208

7.2.2 熵变方程法209

7.2.3 耦合协调度模型211

7.2.4 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213

7.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217

7.3.1 灰色理论模型218

7.3.2 经济与环境指标的预测221

7.3.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趋势分析225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228

8.1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228

8.1.1 政府失灵228

8.1.2 市场失灵230

8.1.3 环境管理体制232

8.1.4 环境法律法规233

8.1.5 公众环境意识234

8.2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236

8.2.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236

8.2.2 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237

8.3 调整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239

8.3.1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39

8.3.2 加速经济结构调整241

8.3.3 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244

8.3.4 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政策249

8.4 严肃法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251

8.4.1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51

8.4.2 加强环境执法能力255

8.5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258

8.5.1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258

8.5.2 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加强环境监督260

8.5.3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与制度264

参考文献268

后记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