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矿山环境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绩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震出版社
- ISBN:978750283299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93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矿山-环境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矿山环境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矿山环境学涵义与定位1
二、矿山环境学研究内容1
三、矿山环境学与其他学科间关系2
四、矿山环境学研究方法3
五、矿山环境学展望3
第一篇 地球演化与成矿环境5
第一章 地球科学基础知识5
第一节 地球赋存环境5
第二节 地球构造与地壳运动11
第二章 地球元素富集与成矿环境14
第一节 地球元素丰度14
第二节 地球演化成岩与成矿环境17
第三节 地球演化动力21
第四节 地球环境演变与成矿23
第三章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环境30
第一节 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环境研究现状30
第二节 前寒武纪构造期及其成矿环境30
第三节 加里东构造期及其成矿环境32
第四节 海西-印支构造期及其成矿环境34
第五节 燕山-喜马拉雅构造期及其成矿环境35
第四章 幔柱构造与成矿环境40
第一节 幔柱构造理论研究现状40
第二节 幔柱构造的成矿作用42
第三节 幔柱构造成矿体系44
第五章 中国典型矿床赋存环境模式48
第一节 中朝准地台区典型矿床赋存环境模式48
第二节 扬子准地台区典型矿床环境模式52
第三节 华南褶皱系典型矿床环境模式60
第六章 我国矿产资源67
第一节 能源矿产资源67
第二节 金属矿产资源68
第三节 非金属矿产资源71
第四节 我国矿产资源在世界中的地位73
小结76
参考文献76
第二篇 矿山环境77
第一章 矿床与开采77
第一节 矿床与围岩的基本概念77
第二节 矿床与开采的基本概念79
第三节 矿床开拓方法分类81
第四节 采矿方法分类82
第五节 矿井储量、年产量和服务年限85
第二章 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87
第一节 矿压基本概念87
第二节 岩层移动87
第三节 冲击矿压92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99
第一节 围岩(岩石、岩体)力学基本性质与变形99
第二节 岩体结构面类型及围岩分类109
第三节 我国矿床水文地质特征116
第四章 采矿活动对矿山环境的影响131
第一节 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研究概述131
第二节 我国矿山环境现状136
第五章 矿山地面沉陷与地面塌陷141
第一节 矿山地面沉陷、塌陷特征141
第二节 采空区剩余沉降量评价146
第三节 松散层疏干沉降对井筒安全影响评价148
第四节 矿山塌陷研究155
第五节 塌陷对饱气带水的影响161
第六节 采空区岩层移动控制技术172
第六章 矿山滑坡、泥石流灾害175
第一节 滑坡研究概述175
第二节 露天采场滑坡175
第三节 开采引发崩滑灾害183
第四节 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187
第五节 矿山泥石流191
第七章 金属、非金属等矿床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197
第一节 疏干排水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197
第二节 岩溶地面塌陷问题200
第三节 尾矿环境效应205
第四节 有害元素的环境效应209
第五节 非金属开采主要环境问题213
第八章 煤炭资源开发环境效应216
第一节 我国煤炭沉积环境特征216
第二节 煤炭资源开发引发矿山环境问题223
第九章 石油资源开发与油田环境保护232
第一节 我国主要油田简况与分布232
第二节 我国油气藏分类与特点235
第三节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240
第四节 石油天然气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治理246
第十章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250
第一节 我国煤层气开发现状250
第二节 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分布特点251
第三节 我国煤层气资源量计算252
第四节 煤层气开发利用254
第五节 抽放瓦斯方法255
第十一章 铀矿资源开采主要环境问题263
第一节 我国铀矿资源特征263
第二节 铀矿床分类265
第三节 铀矿床开采266
第四节 矿山环境问题272
第十二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275
第一节 地热资源量与分布275
第二节 典型地热田279
第三节 国内高温热水矿床开发现状及环境保护290
第十三章 盐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295
第一节 青海察尔汗盐湖295
第二节 罗布泊罗北凹地钾岩矿床298
第三节 溶解驱动开采固体钾矿试验研究304
第四节 盐湖矿床开采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305
第十四章 砂金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308
第一节 国内外砂金开采与利用概况308
第二节 砂金矿形成的基本原理308
第三节 砂金矿的成因类型309
第四节 砂金矿床开采技术314
第五节 砂金矿开采的环境问题及地质环境保护途径317
第六节 氰化物的提金与环境保护318
第十五章 矿业城市的环境问题324
第一节 我国矿业城市分布与工业经济类型324
第二节 我国矿业城市环境问题326
第三节 矿业城市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339
第十六章 海底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341
第一节 国内外海底矿产开发现状341
第二节 海底采矿342
第三节 海下采矿对海洋环境的影响350
小结351
参考文献352
第三篇 矿井灾害及控制353
第一章 矿山井巷冒顶(塌方)、片帮灾害353
第一节 井巷冒顶(塌方)、片帮事故353
第二节 坚硬顶板的控制356
第二章 矿井涌水与突水事故362
第一节 地面水体水害事故362
第二节 冲积层透水事故365
第三节 老窑水水害367
第四节 石炭二叠系薄层灰岩水水害事故369
第五节 厚层灰岩岩溶水水害事故371
第六节 砂岩宽裂隙水灾害事故378
第三章 矿井火灾及防治385
第一节 矿井火灾及其危害385
第二节 预防矿井火灾的技术措施385
第三节 矿井灭火技术389
第四章 矿井瓦斯灾害与防治391
第一节 煤与瓦斯突出391
第二节 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防治392
第三节 矿井瓦斯管理397
第五章 矿井粉尘灾害与控制402
第一节 矿山粉尘与大气粉尘概念简介402
第二节 爆破对工作面及大气的影响404
第三节 矿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05
第四节 矿山大气粉尘污染的防治406
第六章 矿井热害及其防治412
第一节 我国矿井热害现状及其类型划分412
第二节 高温矿井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14
第三节 矿井非制冷设备的降温方法418
第七章 井喷灾害与控制423
第一节 油气田勘探发生井喷事例423
第二节 油气开发发生井喷事例429
第八章 地震矿井灾害438
第一节 唐山地震案例438
第二节 矿区震害与分析440
第三节 生产恢复重建工作445
第四节 抗震矿井工程445
第五节 矿井井巷工程及安全出口448
小结449
参考文献450
第四篇 绿色矿山451
第一章 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知识451
第一节 环境科学与矿山环境标准451
第二节 生态学与污染生态学460
第二章 矿山环境评价465
第一节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465
第二节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471
第三节 典型矿区环境评价474
第三章 绿色采矿479
第一节“三下”采煤技术新进展479
第二节 矿区减沉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482
第三节煤、气、水联合开采技术战略研究485
第四章 矿山清洁生产与安全技术492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定义492
第二节 国内外清洁生产推行概况493
第三节 矿山清洁生产的组成、方法与途径494
第四节 矿山推行清洁生产的程序与步骤497
第五节 清洁生产案例500
第六节 矿山安全技术503
第五章 矿山固体废弃物利用507
第一节 矿山固体废弃物利用概述507
第二节 我国尾矿利用现状509
第三节 黄金矿山尾矿综合回收与利用511
第四节 我国典型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513
第六章 沉陷区地质环境恢复与重建517
第一节 采煤区土地生态系统的演变与重建517
第二节 煤矿沉陷地复垦规划520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生态重建案例522
第七章 矿山土地污染与生态重建530
第一节 我国矿山废弃地概述530
第二节 矿山污染场区形成与危害533
第三节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536
第四节 矿山废弃地生态复垦技术研究538
第八章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矿山环境经济评价553
第一节 绿色经济与绿色GDP553
第二节 绿色经济与经济生态化554
第三节 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走绿色矿业之路558
第四节 矿山开发环境影响经济评价565
第九章 矿山环境管理569
第一节 矿山环境管理的内涵和职能569
第二节 国外矿山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ISO 14000认证571
第三节 我国矿山环境管理现状与模式573
第四节 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意义574
第十章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580
第一节 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580
第二节 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583
第三节 中国能源矿产可持续问题研究框架587
小结590
参考文献591
后记592
热门推荐
- 284299.html
- 3128875.html
- 939773.html
- 2100191.html
- 2300577.html
- 3296706.html
- 3043366.html
- 1270036.html
- 1678194.html
- 524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5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4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3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6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9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4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1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