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央银行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央银行通论
  • 孔祥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2296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中央银行(学科: 高等学校 学科: 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央银行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央银行概述1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1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1

目录1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建立4

三、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12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扩展13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融的混乱13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推广14

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18

四、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19

一、国家开始控制中央银行20

二、当代中央银行的变化20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20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重大发展25

第四节 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7

一、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银行27

二、新中国的中央银行29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与职能36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36

一、复合的中央银行制36

二、单一的中央银行制37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37

四、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构38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39

一、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39

二、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的组织形式41

三、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45

一、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51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51

二、近代中央银行的两个特点52

三、中央银行的地位掩盖了其固有性质53

四、中央银行的地位是性质的升华53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54

一、服务职能54

二、调节职能55

三、管理职能56

四、各职能之间的关系57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57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作用58

一、稳定货币,稳定金融59

二、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59

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60

三、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60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63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63

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概述63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不同模式69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75

一、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75

二、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77

三、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计委的关系79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80

的关系80

一、问题的提出80

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80

一、中央银行贷款业务84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贷款和再贴现84

第四章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84

第二编 中央银行业务84

二、再贴现业务88

第二节 证券买卖业务91

一、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意义91

二、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种类92

三、美国联邦储备公开市场业务93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93

五、中央银行在买卖证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94

第三节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94

一、中央银行保管金银外汇储备业务94

二、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96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00

第一节 货币发行业务100

一、货币发行的含义、意义和原则100

二、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102

三、货币发行制度的发展与沿革103

四、中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制度105

五、各国货币发行制度比较106

第二节 经理国库业务108

一、国库体制108

二、中国的国库产生和发展109

三、中国国库业务的现状110

第三节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114

一、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概述114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115

三、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16

四、其他国家的存款准备金制度117

二、中央银行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的意义120

一、国债的概念及类型120

第一节 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业务120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120

三、中国国债业务的内容121

第二节 清算业务124

一、清算业务的含义和意义124

二、国外的清算系统125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127

第三节 金银管理业务129

一、金银管理业务概述129

二、业务内容130

第四节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原则131

一、中央银行业务基本经营原则131

二、中央银行业务的限制性规定133

第一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概述135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135

第七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135

第三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135

二、货币政策的特征136

三、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137

四、货币政策的功能138

第二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140

一、物价稳定141

二、充分就业144

三、经济增长146

四、国际收支平衡148

五、其他目标150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150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150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151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152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153

五、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153

六、各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154

七、中国货币政策目标155

第八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158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58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158

二、再贴现政策163

三、公开市场业务167

第二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工具170

一、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70

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73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175

一、信贷计划和限额管理175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176

三、再贴现和中央银行贷款178

四、公开市场业务探索179

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181

第一节 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181

一、货币供应182

二、基础货币184

三、货币乘数186

第二节 货币政策标的191

一、货币政策标的的含义与作用191

二、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及其原则193

三、可选择的货币政策标的194

四、中国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与运用199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02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问题202

二、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05

三、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10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213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13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分析216

第四编 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督与管理223

第十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与方法223

第一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历史发展223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产生224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发展225

三、中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227

第二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231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同模式232

二、不同金融监管模式的成因分析235

三、不同金融监管模式的评价237

四、中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体制238

第三节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239

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240

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240

三、《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主要内容241

四、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一般方法243

五、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具体方法245

六、中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249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金融稽核和评级250

一、中央银行金融稽核概述250

二、银行评级制度254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稽核与评级260

第五节 中国加入WTO后的中央银行监管265

一、WTO关于银行监管的原则265

二、中国的银行监管规则与共同监管规则的距离266

三、世界银行监管的趋势268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271

第一节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及其业务的监管272

一、中央银行监管金融机构概述272

二、世界上主要国家对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278

三、世界上主要国家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285

四、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296

第二节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304

一、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监管概述305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313

第三节 中央银行对涉外金融活动的监管314

一、中央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监管315

二、中央银行对外债的监管321

三、中央银行的外汇管理326

第一节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概述333

一、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的地位与作用333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理论与实务333

第五编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金融调查统计与分析333

二、中央银行调查统计工作的职责与任务335

三、中央银行调查统计部门的信息收集方法337

第二节 信贷统计339

一、中国人民银行信贷收支统计339

二、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345

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分析常用的指标349

第三节 现金收支和货币流通统计354

一、现金收支统计表354

二、现金收支报表中的主要统计分析指标357

三、货币发行及回笼方面的主要统计指标358

四、货币流通统计中主要指标359

五、货币购买力统计分析的主要指标360

第四节 金融市场统计361

一、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统计362

二、中、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统计364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经济调查制度365

一、工业景气调查统计制度366

二、居民储蓄调查统计制度367

三、物价调查统计制度367

第十三章 货币统计表: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371

第一节 金融统计资料的三级汇总371

一、货币当局372

二、存款货币银行375

三、特定存款机构376

第二节 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376

一、货币概览376

二、银行概览379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概览与银行概览380

一、中国的中央银行概览381

二、存款货币银行概览383

三、货币概览和银行概览385

第十四章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388

第一节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89

一、社会再生产核算表390

二、经济循环账户391

第二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396

一、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流程与核算公式396

二、资金流量表397

第三节 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400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400

二、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406

参考资料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