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西通史 民国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友良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365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江西省-地方史-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西通史 民国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北洋江西政权的建立与演变1
第一节 李烈钧督赣与湖口起义2
一、辛亥革命后的江西形势2
二、李烈钧督赣5
三、湖口起义11
第二节 北洋江西政权的建立16
一、社会精英的散落16
二、军政体制的确立与施行19
三、反对复辟帝制的斗争21
第三节 自治运动的兴起与军阀的乱政26
一、北军的前线26
二、自治运动的高涨29
三、军阀乱政与民众的反陈倒蔡斗争32
第四节 五四与社会改造运动的兴起41
一、五四运动在江西的展开41
二、改造社的成立与新思想的传播48
三、国、共等政党的组织与活动51
四、安源工人运动58
第二章 北洋时期江西的经济与文化67
第一节 近代经济的继续发展68
一、新式实业的艰难生长68
二、农业经济的起伏75
三、南浔铁路的通车77
四、进出口贸易的小幅增长79
第二节 财政状况的日形恶化80
一、田赋折征银元的改革80
二、全省财政收支状况81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更新84
一、新式教育的推广84
二、文化领域的新气象88
第四节 社会结构与习俗91
一、人口变化与结构91
二、社会生活与习俗94
第三章 北伐进军江西与国民党政权的建立98
第一节 北伐前江西的政治态势98
一、江西军阀的扩军、内乱与孙传芳的染指98
二、国民革命的动员100
第二节 江西战场的北伐作战103
一、江西战场的开辟103
二、江西作战的胜利106
三、江西战场胜利的意义112
第三节 国民党政权的成立与民众运动的高涨113
一、国民党江西省政权的成立113
二、全省民众运动的高涨117
三、九江英租界的收回120
第四节 宁汉对立下的江西政局122
一、迁都之争、赣州惨案与捣毁昌浔市党部事件122
二、南昌四二暴动与省党政权力的重组128
三、朱培德的分共与统政130
第四章 土地革命与红色政权的兴起135
第一节 开辟新路的斗争136
一、中共应对危局的重地136
二、南昌起义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37
三、江西地方武装暴动的爆发与延伸143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土地革命的展开147
一、井冈山的斗争147
二、东固“李文林式”的武装割据151
三、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154
四、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57
五、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60
六、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67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169
一、临时国家政权在瑞金的建立169
二、法律体系与社会结构173
三、行政区域的设置与扩展176
四、民众的组织与变化179
五、二苏大会及其对中央政府工作的总结181
第四节 革命中心的转移与游击战争的坚持182
一、中共中央与主力红军的撤离江西182
二、江西各根据地的丧失与方志敏的就义186
三、游击战争的坚持189
第五节 江西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194
第五章 七年内战与三年建设198
第一节 派系矛盾与联省“会剿”199
一、朱培德治赣与联湘“会剿”199
二、鲁涤平治赣与三省“会剿”203
第二节 中央军四次“围剿”的连续败北206
一、第一次“围剿”战争206
二、第二次“围剿”战争208
三、第三次“围剿”战争210
四、第四次“围剿”战争214
第三节 第五次“围剿”战争218
一、“围剿”新方略的确定218
二、历时一年的战争224
三、新生活运动的兴起230
第四节 江西的“协剿”政治234
一、熊式辉主赣与革新政制234
二、“三保”政策的推行241
三、“剿匪年”的确定和“协剿会”的成立245
第五节 三年建设247
一、连年战争对经济社会的影响247
二、建设方针及主要措施250
三、建设事业的推进及主要成绩255
四、“特种教育”、学校教育与文化建设263
第六节 全省社会状况272
一、三次农村社会调查272
二、农村社会构成272
三、城乡社会团体275
四、社会生产力与民众生活276
五、社会风气与城乡景观279
六、水旱灾害282
第六章 东南抗战的前线与后方285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江西形势286
一、庐山谈话会与国共两次谈判286
二、大余、南昌谈判与新四军的成立290
三、江西抗日救亡浪潮的兴起294
四、赣北抗日作战与万家岭大捷297
第二节 战时体制的形成与运作303
一、南昌会战与省会的迁移303
二、战时行政制度的变化309
三、国民党江西组织的改制及党务活动317
四、保安团的扩大与役政管理320
五、上饶、马家洲反共集中营的设立323
第三节 以战时经济建设为施政中心327
一、杨绰庵出掌经济建设事务327
二、农业生产的增长与贡献329
三、工矿业建设的短期繁荣331
四、战时财政特点与收支334
第四节 战时文化教育状况337
一、中正大学的创办与战时的大学教育337
二、初中等教育的维持与发展342
三、精神文化动员与“三民主义文化运动”344
第七章 江西抗日战场的坚守与胜利351
第一节 合力坚守的江西战场352
一、上高会战与浙赣会战352
二、赣北游击纵队与根据地活动358
三、民众的抗敌362
四、在困苦生活下的坚守364
第二节 蒋经国与“新赣南”建设369
一、建设“新赣南”的由来369
二、新赣南建设的主要内容371
三、成效与影响374
第三节 日军的暴行与对赣北沦陷区的统治377
一、侵赣日军的暴行377
二、江西伪政权的建立383
三、日军对赣北沦陷区的统治389
第四节 南昌受降与抗战的胜利392
一、胜利前夕的赣西、赣南作战392
二、抗战的胜利与南昌、九江的受降394
三、江西抗战的地位与意义399
第八章 国民党在江西统治的结束401
第一节 战后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401
一、南昌接收与省政府返昌401
二、对日伪重要案犯的审判404
三、抗战损失调查与社会凋零状况407
四、善后救济与江西救济分署410
第二节 从建设新江西到“动员戡乱”413
一、王陵基重提“建设新江西”413
二、“动员戡乱”体制的建立417
三、江西国民党七代会的召开与党团合并420
第三节 学生运动、人民武装和中间力量的兴起423
一、南昌爱国学生运动的复起423
二、中共地方组织与边境游击活动427
三、中间力量的发展429
第四节 “戡乱”背景下的经济、文化与生活436
一、社会经济的崩溃436
二、文化教育439
三、人民生活441
第五节 国民党在江西统治的结束与人民政权的建立447
一、统治秩序的瓦解447
二、方天的撤逃与全省的解放450
三、南昌军管会与全省人民政权的建立456
附录 参考文献459
后记472
热门推荐
- 1031369.html
- 1217100.html
- 2107460.html
- 1732460.html
- 1663200.html
- 603726.html
- 1842057.html
- 2308303.html
- 2349748.html
- 976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2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1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7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1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