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人体机能学 供本科中医药类、护理专业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人体机能学 供本科中医药类、护理专业用
  • 张克纯主编;邓冰湘,罗荣敬,周寿然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87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2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人体-机能(生物)-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人体机能学 供本科中医药类、护理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学科性质与任务1

二、《人体机能学》在中医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地位1

目录1

三、学科内涵与学习方法2

上篇 总论5

第一章 人体功能调节5

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5

一、内环境的概念和作用5

第二节 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机制6

一、神经调节6

二、稳态的概念和意义6

二、体液调节7

三、自身调节7

四、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7

第三节 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9

第四节人体功能失调10

一、疾病概念10

二、病因及其分类10

三、发病学概论12

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3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5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5

一、被动转运——扩散15

二、主动转运16

第二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8

一、细胞的兴奋性18

三、膜动转运18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20

第三章 生物氧化26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方式26

一、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26

二、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27

第二节 呼吸链28

一、呼吸链的组成成分28

二、呼吸链的构成31

一、高能化合物33

三、细胞液中NADH和NADPH的氧化33

第三节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33

二、ATP的生成34

三、能量的转移、储存和利用35

第四节 其他氧化酶类36

一、微粒体氧化酶系36

二、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36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37

第四章 生命的基本物质代谢38

第一节 糖代谢38

一、糖的氧化分解38

二、糖原的合成、分解与糖异生48

三、其他单糖的代谢53

四、血糖55

五、糖代谢紊乱57

六、葡萄糖耐量59

第二节 脂类代谢60

一、血脂60

二、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形式——脂蛋白61

三、三酰甘油的中间代谢67

四、类脂的代谢80

五、脂类代谢紊乱86

第三节 蛋白质代谢89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89

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91

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93

四、一些氨基酸的特殊代谢100

五、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作用103

第四节 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103

一、核酸的消化与吸收103

二、核苷酸的代谢104

三、复制——DNA的生物合成107

四、转录——RNA的生物合成111

五、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13

六、核酸、蛋白质代谢与医学的关系117

一、三大营养素代谢关系118

二、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118

第五节 物质代谢调节118

三、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121

第五章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124

第一节 体液124

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124

二、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和分布125

三、体液的渗透压125

四、体液的交换126

五、体液的酸碱度127

第二节 水的代谢127

一、体内水的来源127

二、体内水的去路128

一、钾代谢129

第三节 无机盐代谢129

二、钠、氯的代谢130

第四节 水、钠、氯和钾的代谢调节131

一、渴觉中枢的调节131

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131

三、醛固酮的调节132

四、心房钠尿肽的调节132

第五节 水、钠、氯和钾的代谢紊乱133

一、水、钠和氯代谢紊乱133

二、钾代谢紊乱136

第六节 酸碱平衡137

一、酸碱平衡的调节137

二、酸碱平衡紊乱141

第六章 体温143

第一节 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143

一、正常体温143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143

第二节 体温的形成144

一、体热来源144

二、产热和散热146

第三节 体温调节148

一、自主性体温调节148

二、行为性体温调节149

第四节 发热149

一、发热的原因和发生机制150

二、发热的发展过程152

三、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153

第七章 血液155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155

一、血细胞比容155

二、血浆155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156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理及功能特性157

一、红细胞157

二、白细胞160

三、血小板162

一、血液凝固164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164

二、抗凝系统166

三、纤维蛋白溶解167

第四节 血量和血型168

一、血量168

二、血型168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70

一、DIC的病因与发病机理170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诱因)172

三、DIC的发展过程(分期)及分型174

四、DIC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176

五、DIC的防治原则178

一、免疫的概念180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180

第八章 免疫机能180

第一节 免疫概述180

三、非特异性免疫181

第二节 抗原183

一、抗原的概念和特性183

二、抗原必备的条件183

三、抗原的种类185

四、医学上常见的抗原186

第三节 免疫系统189

一、免疫器官189

二、免疫细胞191

三、免疫分子196

第四节 免疫应答207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207

二、体液免疫应答208

三、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210

四、免疫应答的调节211

第五节 变态反应214

一、Ⅰ型变态反应214

二、Ⅱ型变态反应217

三、Ⅲ型变态反应219

四、Ⅳ型变态反应222

第六节 免疫缺陷与自身免疫225

一、免疫缺陷225

二、自身免疫226

第七节 肿瘤免疫227

一、肿瘤抗原228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229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231

四、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的原则232

第八节 中医药与免疫235

一、中医理论与免疫235

二、中医临床与免疫238

三、针灸与免疫239

四、中药与免疫241

五、中医药与免疫研究现状及研究手段245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247

第一节 心脏生理247

下篇 各论247

第九章 循环系统机能247

二、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250

三、心脏泵血功能257

第二节 血管生理262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262

二、血管系统中的血流动力学263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265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269

五、微循环271

六、组织液和淋巴液273

一、神经调节276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76

二、体液调节282

三、自身调节285

第四节 心、脑循环285

一、冠脉循环285

二、脑循环287

第五节 休克289

一、休克的概念289

二、休克的原因和分类289

三、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发生机制290

四、休克时机体的病理变化294

一、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和分类297

第六节 心力衰竭297

二、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299

三、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功能及其意义301

四、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改变302

第七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304

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304

二、心、脑、肠的缺血再灌注损伤305

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306

第十章 呼吸系统机能308

第一节 肺通气308

一、肺通气的解剖生理概述308

二、肺通气原理310

三、肺通气的测评312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314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315

二、肺换气316

三、组织换气316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17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317

二、氧的运输317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320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321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321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323

一、缺氧325

第五节 呼吸功能障碍325

二、呼吸衰竭330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机能336

第一节 概述336

一、消化的方式336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336

三、消化液的分泌338

第二节 消化系统内的消化功能339

一、口腔内消化339

二、胃内消化340

三、小肠内消化344

四、大肠内消化346

一、吸收的部位和机制347

第三节 吸收347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349

第四节 消化系统活动的调节352

一、神经调节352

二、体液调节354

第五节 肝胆生化功能356

一、胆汁与胆汁酸代谢356

二、胆色素代谢359

三、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363

第六节 肝功能不全366

一、肝功能不全时的代谢变化366

二、肝性脑病368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机能374

第一节 排泄的概念与途径374

一、排泄的概念374

二、排泄的途径374

第二节 肾单位及肾血液循环的特点374

一、肾单位分类及功能374

二、球旁器功能376

三、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377

第三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377

一、滤过率和滤过分数378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378

三、有效滤过压379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380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381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381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385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的调节387

第五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389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现象389

二、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原理390

三、尿液浓缩和稀释过程392

四、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392

第六节 排尿活动393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393

三、排尿反射394

二、膀胱内压和膀胱内尿量的关系394

第七节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395

一、肾素-血管肾张素系统395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396

三、维生素D3羟化系统397

第八节 肾功能不全397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397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399

三、尿毒症400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机能403

第一节 概述403

一、激素传递方式403

二、激素分类404

三、激素的生理作用405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405

五、激素作用的机制406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408

第三节 垂体409

一、腺垂体409

二、神经垂体411

第四节 甲状腺412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413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414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416

一、甲状旁腺素417

第五节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417

二、降钙素418

三、维生素D3418

第六节 胰岛419

一、胰岛素419

二、胰高血糖素420

第七节 肾上腺421

一、肾上腺皮质421

二、肾上腺髓质423

第八节 性腺424

一、睾丸的内分泌功能424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425

三、胎盘的内分泌功能429

第九节 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430

一、松果体430

二、胸腺430

三、前列腺素431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机能432

第一节 神经组织的化学组成和代谢特点432

一、神经组织的化学组成432

二、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433

第二节 神经纤维的功能和活动特征435

一、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435

二、神经纤维的分类436

四、神经纤维的营养性效应437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437

第三节 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438

一、化学突触传递438

二、缝隙连接(电突触传递)441

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441

四、神经递质441

五、受体446

六、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449

第四节 神经中枢活动的基本规律450

一、反射活动和反射中枢概念450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451

三、神经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452

四、中枢抑制的形式和机制453

五、神经中枢内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456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457

一、感觉投射系统457

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459

三、痛觉生理461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63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63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467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69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70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71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473

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473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474

三、自主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意义475

四、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476

第八节 脑的高级功能479

一、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479

二、睡眠481

三、学习和记忆482

四、语言中枢和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484

第十五章 运动系统机能486

第一节 骨的代谢486

一、骨的化学组成486

第二节 钙磷代谢487

一、体内钙磷含量、分布与生理功能487

二、骨的生成487

四、骨的重建487

三、骨的吸收487

二、钙磷的吸收与排泄488

三、血钙与血磷489

四、钙磷代谢调节490

五、钙磷代谢紊乱491

第三节 肌肉组织生化492

一、肌细胞结构及其重要蛋白质492

二、骨骼肌收缩与舒张原理496

三、肌肉运动的能量来源497

第一节 视觉499

第十六章 视觉、听觉与前庭感觉机能499

一、眼折光系统的功能500

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503

三、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505

四、某些视觉功能的检测506

第二节 听觉和前庭感觉功能507

一、传音系统的功能507

二、感音系统的功能509

三、前庭器官的功能510

四、听力测定511

第一节 MSOF的病因和发病经过512

一、病因512

第十七章 多系统器官衰竭512

二、发病经过513

第二节 MSOF的发病机制513

一、免疫反应与炎症介质的作用513

二、微循环血液灌注障碍514

三、细菌与内毒素的作用515

第三节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515

一、肺的功能代谢变化516

二、肾的功能代谢变化516

三、肝的功能代谢变化516

四、胃肠道的功能代谢变化516

五、免疫系统的变化517

附录:常用英文缩写检索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