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化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息化概论
  • 周宏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9619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信息技术-应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化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人类文明的发展1

1.1 农业革命和农业化2

1.1.1 犁的发明和农业革命2

1.1.2 农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3

1.2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5

1.2.1 蒸汽机的发明和工业革命5

1.2.2 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7

1.2.3 工业化是一个痛苦的过程9

1.3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10

1.3.1 当代的信息革命10

1.3.2 信息革命的负面效应12

1.3.3 关于信息革命的争论13

1.4 对产业革命的认识影响国家至为深远14

1.4.1 工业革命的社会阻力14

1.4.2 中国痛失工业革命的机遇15

1.4.3 前苏联错失信息革命的机遇16

1.4.4 排除干扰、克服阻力17

本章小结17

问题讨论18

参考文献18

第2章 现代信息技术19

2.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0

2.1.1 “信息技术”概念的形成20

2.1.2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22

2.1.3 描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四大定律24

2.2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6

2.2.1 主机阶段26

2.2.2 微机加局域网阶段29

2.2.3 互联网或网络计算阶段33

2.3 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内容的阶段性特征36

2.3.1 数据管理36

2.3.2 信息管理37

2.3.3 知识管理38

2.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指导思想的阶段性特征38

2.4.1 计算机化39

2.4.2 业务流程再造39

2.4.3 机构改造40

本章小结41

问题讨论41

参考文献42

第3章 当代的信息革命43

3.1 关于信息的革命44

3.1.1 人类历史上关于信息的革命44

3.1.2 当代的信息革命45

3.2 信息革命的经济影响46

3.2.1 劳动生产率升至新高47

3.2.2 就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49

3.2.3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51

3.2.4 经济系统运行效率大幅提升51

3.2.5 经济结构转换53

3.2.6 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改造54

3.3 信息革命的社会文化影响55

3.3.1 对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55

3.3.2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56

3.3.3 对知识结构的影响57

3.3.4 对传统文化的影响58

3.4 信息革命的政治影响59

3.4.1 对政府的影响59

3.4.2 对政治力量的影响60

3.5 信息革命引发经济社会变革61

3.5.1 信息革命改造社会经济体系62

3.5.2 信息革命转变产业结构63

3.5.3 信息革命重塑社会组织体系64

3.5.4 信息革命改变社会结构65

本章小结66

问题讨论66

参考文献67

第4章 信息化69

4.1 认识信息化70

4.1.1 信息化的定义70

4.1.2 信息化的理论模型72

4.1.3 信息化推进的内涵73

4.2 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努力75

4.2.1 美国76

4.2.2 日本78

4.2.3 欧盟79

4.2.4 OECD国家80

4.3 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努力81

4.3.1 南非和埃及81

4.3.2 阿根廷、智利和巴西82

4.4 各国信息化推进的比较研究84

4.4.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差异85

4.4.2 美欧信息化推进的差异性87

4.5 影响信息化进程的四种力量88

4.5.1 政府和市场88

4.5.2 拥抱变革88

4.5.3 宽容挫折和失败90

本章小结91

问题讨论91

参考文献92

第5章 信息社会95

5.1 关于信息社会的研究97

5.1.1 研究的一般情况97

5.1.2 技术的维度98

5.1.3 经济的维度99

5.1.4 社会的维度101

5.1.5 网络的维度102

5.1.6 文化的维度103

5.2 关于信息社会的质疑104

5.2.1 技术维度的质疑104

5.2.2 经济维度的质疑105

5.2.3 社会维度的质疑106

5.2.4 网络和文化维度的质疑106

5.3 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108

5.3.1 业务流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109

5.3.2 知识经济是充分利用信息和知识的经济110

5.3.3 鉴别信息社会的新的经济活动和新的产业部门110

本章小结112

问题讨论112

参考文献113

第6章 信息化与工业化117

6.1 认识工业化118

6.1.1 什么是工业化119

6.1.2 工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121

6.1.3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122

6.2 两化融合的战略重点123

6.2.1 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124

6.2.2 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125

6.3 两化融合的关键技术127

6.3.1 嵌入式系统128

6.3.2 工业软件131

6.3.3 关于嵌入式系统与工业软件的讨论135

6.4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137

6.4.1 发展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137

6.4.2 发展信息内容产业与知识产业138

6.4.3 信息化催生新兴产业139

6.5 走工业化的信息化道路140

6.5.1 以工业化的方法推进信息化140

6.5.2 以工业化的观念推进信息化141

6.5.3  以工业化的企业规模推进信息化142

本章小结143

问题讨论144

参考文献145

第7章 农业、农村信息化147

7.1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148

7.1.1 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149

7.1.2 农业生产信息采集150

7.1.3 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151

7.1.4 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管理152

7.2 审慎推进中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153

7.2.1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153

7.2.2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效益原则154

7.3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重点155

7.3.1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战略目标155

7.3.2 力争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近期效益156

7.3.3 奠定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59

7.4 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推进策略162

本章小结167

问题讨论167

参考文献168

第8章 信息化促进社会建设169

8.1 人口管理和公民注册170

8.1.1 人口信息的基础性和重要性170

8.1.2 人口管理的国际经验171

8.2 信息化服务社会建设173

8.2.1 就业服务173

8.2.2 社会保障175

8.2.3 教育与培训177

8.2.4 医疗与健康179

8.3 关注中国社会建设中的紧迫问题182

8.3.1 以人为本182

8.3.2 民生优先183

8.3.3 建立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185

8.3.4 关注四农(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186

8.3.5 改善应急管理186

8.3.6 提高社会和谐状况的可观测性187

本章小结188

问题讨论188

参考文献189

第9章 电子政务191

9.1 政府信息化的发展192

9.1.1 政府信息系统193

9.1.2 办公自动化194

9.1.3 走向电子政务196

9.2 电子政务197

9.2.1 电子政务的五个子域198

9.2.2 电子政务的参考模型200

9.2.3 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先领域201

9.3 电子政务系统实例205

9.3.1 电子报税系统205

9.3.2 电子采购系统207

9.3.3 电子办公系统209

9.4 政府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212

9.4.1 数据处理212

9.4.2 信息管理213

9.4.3 电子政务启动214

9.4.4 电子政务全面推进215

9.5 电子政务的推进策略217

9.5.1 电子政务的战略定位217

9.5.2 以政府核心业务流为主线219

9.5.3 以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造和优化为重点220

本章小结221

问题讨论222

参考文献222

第10章 电子商务223

10.1 电子商务的发展224

10.1.1 电子商务的早期发展225

10.1.2 网络泡沫的破灭227

10.2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测度229

10.2.1 电子业务与电子商务229

10.2.2 电子商务的定义230

10.2.3 电子商务的测度233

10.3 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体系235

10.3.1 信用体系236

10.3.2 支付体系238

10.3.3 认证体系241

本章小结244

问题讨论244

参考文献245

第11章 信息化与现代管理247

11.1 现代管理的缘起和发展248

11.1.1 现代管理模式的诞生248

11.1.2 现代管理的丰田模式249

11.2 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251

11.2.1 管理类信息系统251

11.2.2 信息化改变管理理念255

11.2.3 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一体化257

11.3 业务流程再造258

11.3.1 业务流程的概念259

11.3.2 业务流程再造259

本章小结262

问题讨论262

参考文献263

第12章 信息资源开发265

12.1 开发信息资源266

12.1.1 信息模型267

12.1.2 信息资产270

12.1.3 信息资源开发的几种形式274

12.2 海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277

12.2.1 浅网和深网278

12.2.2 谷歌(Google)280

12.2.3 搜索引擎281

12.3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282

12.3.1 知识282

12.3.2 知识管理283

12.3.3 知识产业285

本章小结287

问题讨论288

参考文献288

第13章 信息化与国家安全291

13.1 信息革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292

13.1.1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生变化293

13.1.2 民族国家主权受到挑战293

13.2 国家比较优势294

13.2.1 战争形态和国家安全战略295

13.2.2 信息时代的国家比较优势296

13.2.3 国家信息优势296

13.2.4 国家信息能力297

13.3 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298

13.3.1 国家安全的新边疆298

13.3.2 信息战299

13.4 信息化与新军事变革302

13.4.1 军队信息优势302

13.4.2 装备、指挥和管理系统303

13.4.3 信息革命使战争服务化306

本章小结307

问题讨论308

参考文献308

第14章 数字世界的治理311

14.1 数字世界的治理312

14.1.1 什么是治理313

14.1.2 经济治理314

14.1.3 政治治理315

14.1.4 文化治理318

14.1.5 社会治理319

14.2 数字世界的国际关系320

14.2.1 数字世界有没有国界320

14.2.2 越境数据流321

14.2.3 互联网治理323

本章小结324

问题讨论325

参考文献325

第15章 信息化的关键成功因素327

15.1 最高领导层329

15.1.1 最高领导层的重要性329

15.1.2 信息化主管的职责330

15.1.3 推进策略的重要性331

15.2 全民参与333

15.2.1 信息化关系全民333

15.2.2 提高全民信息意识334

15.2.3 创造全民参与的环境336

15.2.4 引导和开发公民的信息需求337

15.3 信息化管理体制338

15.3.1 信息化管理体制的重要性338

15.3.2 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339

15.3.3 技术支持机构341

本章小结342

问题讨论342

参考文献343

第16章 信息化管理345

16.1 规划期管理346

16.1.1 需求管理347

16.1.2 规划管理348

16.1.3 用户管理350

16.1.4 预期管理352

16.2 变革管理353

16.2.1 信息化是一场变革354

16.2.2 变革的阻力354

16.2.3 变革管理的内涵357

16.2.4 管理变革358

16.3 风险管理360

16.3.1 什么是风险管理360

16.3.2 识别风险361

16.3.3 风险评估361

16.3.4 降低风险362

16.3.5 业务连续性计划363

本章小结364

问题讨论365

参考文献365

第17章 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367

17.1 历史的回顾368

17.1.1 改革开放前30年368

17.1.2 改革开放后30年371

17.2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374

17.2.1 准备度374

17.2.2 应用度375

17.2.3 影响度381

17.3 继续推进中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383

17.3.1 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国际比较383

17.3.2 中国信息化发展空间巨大384

17.3.3 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386

17.3.4 回顾与展望388

本章小结389

问题讨论390

参考文献390

第18章 现代信息技术展望393

18.1 微电子和纳米技术394

18.1.1 多核技术394

18.1.2 纳米技术和纳米芯片396

18.1.3 微型芯片技术397

18.1.4 微电子机械系统398

18.2 通信与网络技术398

18.2.1 电信技术的发展目标399

18.2.2 光通信与光网络399

18.2.3 移动通信400

18.2.4 基于IP和IPv6403

18.3 泛在计算与射频辨识405

18.3.1 泛在计算406

18.3.2 射频辨识技术408

18.4 计算科学与高端计算410

18.4.1 计算科学的重要性410

18.4.2 计算科学的定义412

18.4.3 超级计算机的发展413

本章小结415

问题讨论415

参考文献4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