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型主机系统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5545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大型计算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型主机系统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系统启动及系统数据集1
1.1系统启动1
1.1.1硬件系统初始化1
1.1.2软件系统初始化3
1.2地址空间7
1.3系统数据集与启动参数9
1.3.1系统主目录10
1.3.2系统参数库概览10
1.3.3 LOADxx参数成员11
1.3.4 IEASYMxx参数成员13
1.3.5 IEASYSxx参数成员14
1.3.6 IEASSNxx参数成员14
1.3.7主调度器15
1.3.8 JCL作业过程库16
1.4经典案例17
1.4.1定制IEASYSxx成员17
1.4.2修改APF授权库18
第2章 系统安装和升级(SMP/E) 21
2.1什么是SMP/E 21
2.2从SMP/E角度看系统21
2.3安装和更改系统元件23
2.3.1什么是SYSMOD 23
2.3.2 SYSMOD的类型23
2.3.3安装Function SYSMOD 24
2.3.4安装PTF SYSMOD 25
2.3.5安装APAR SYSMOD 25
2.3.6安装USERMOD SYSMOD 26
2.3.7 SYSMOD的先决条件和并行条件26
2.4追踪系统元件27
2.5 SMP/E如何工作28
2.5.1分配库和目标库28
2.5.2 CSI介绍29
2.6使用SMP/E 30
2.6.1使用RECEIVE命令30
2.6.2使用APPLY命令31
2.6.3使用ACCEPT命令33
2.7 SMP/E使用的数据集36
2.8经典案例——产品升级38
2.8.1升级预备工作38
2.8.2创建SMP/E环境39
2.8.3执行SMP/E命令42
2.8.4升级收尾工作43
2.9小结和补充44
第3章 目录管理45
3.1编目及其功能介绍45
3.1.1主目录45
3.1.2用户目录46
3.1.3数据集的搜索路径47
3.2目录结构48
3.2.1 BCS结构48
3.2.2 VVDS结构49
3.2.3 VTOC结构49
3.2.4三者的区别和联系50
3.3目录基本管理51
3.3.1主目录的定义51
3.3.2用户目录的定义52
3.3.3别名(ALIAS)的定义54
3.3.4显示目录内容56
3.3.5删除目录结构59
3.4目录高级管理61
3.4.1目录的连接和断开61
3.4.2目录的复制与合并63
3.4.3系统间的目录共享64
3.4.4改变目录属性65
3.4.5目录的备份和恢复66
3.4.6检查目录的准确性68
3.4.7 RACF保护目录69
3.5本章技能70
3.5.1 IEHLIST查看VTOC70
3.5.2 IDCAMS实用工具71
3.6经典案例73
3.6.1建立用户目录和别名73
3.6.2磁盘在多系统中共享74
3.6.3连接目录并定义别名75
第4章 批处理作业管理(JES) 76
4.1批处理的由来76
4.2 JES详述77
4.2.1 JCL介绍77
4.2.2 Initiator介绍78
4.2.3 JES作业管理流程79
4.2.4 JES2与JES3比较81
4.2.5小结81
4.3 JES命令82
4.3.1 JES环境配置83
4.3.2作业队列管理88
4.3.3 INIT操作92
4.3.4 JES命令的自动执行93
4.4经典案例——SPOOL管理94
第5章 存储管理(DFSMS) 97
5.1存储管理概念引入97
5.2 DFSMS概述98
5.2.1 DFSMS组件99
5.2.2 DFSMS优势100
5.3数据基本操作(DFSMSdfp) 101
5.3.1数据组织形式101
5.3.2访问方法102
5.3.3数据集实用程序103
5.4数据高级操作(DFSMSdss) 104
5.4.1使用DFSMSdss的方式105
5.4.2 DFSMSdss功能105
5.4.3物理操作和逻辑操作107
5.4.4批量复制和移动数据集(COPY命令)108
5.4.5转储整卷或数据集(DUMP命令)110
5.4.6批量删除数据集(DUMP命令)111
5.4.7恢复整卷或数据集(RESTORE命令)112
5.4.8 SMS盘卷的转换(CONVERTV命令)113
5.5空间管理和可用性管理(DFSMShsm)114
5.5.1存储设备等级115
5.5.2盘卷类型116
5.5.3空间管理116
5.5.4可用性管理118
5.6 SMS环境部署118
5.6.1 SMS概述119
5.6.2控制数据集(CDS) 120
5.6.3数据类121
5.6.4存储类122
5.6.5管理类123
5.6.6存储组125
5.6.7 ACS路由(ACS Routine) 127
5.6.8交互存储管理工具127
5.7经典案例129
5.7.1修改ISMF用户模式129
5.7.2创建控制数据集(CDS) 130
5.7.3创建DC 134
5.7.4创建DC ACS路由140
5.7.5创建SC 144
5.7.6创建SC ACS路由146
5.7.7创建MC 148
5.7.8创建MC ACS路由149
5.7.9创建SG 151
5.7.10创建SG ACS路由154
5.7.11验证和激活SCDS 155
5.7.12转换盘卷状态157
5.7.13测试SMS环境158
第6章 安全管理(RACF) 161
6.1 RACF概述162
6.1.1识别和验证用户162
6.1.2授权用户访问系统资源163
6.1.3用户安全管理164
6.1.4记录和报告165
6.2组的管理165
6.2.1组的Profile 166
6.2.2组的种类167
6.2.3定义组169
6.2.4修改组170
6.2.5删除组170
6.2.6查看组171
6.2.7连接用户和移除用户171
6.2.8搜索组172
6.3用户的管理173
6.3.1用户的Profile 173
6.3.2用户的种类175
6.3.3创建用户177
6.3.4修改用户属性178
6.3.5修改用户密码179
6.3.6删除用户179
6.3.7查看用户属性180
6.3.8搜索用户181
6.4用户和组的管理方式182
6.4.1集中管理182
6.4.2分散管理182
6.4.3两种管理方式的比较183
6.5数据集的保护184
6.5.1数据集的Profile 184
6.5.2定义数据集Profile 186
6.5.3修改数据集Profile 187
6.5.4删除数据集Profile 188
6.5.5查看数据集Profile 188
6.5.6修改访问列表189
6.5.7搜索数据集190
6.6通用资源的保护191
6.6.1程序的保护192
6.6.2 TSO资源保护194
6.6.3 USS资源保护195
6.6.4 JES资源保护197
6.6.5 DB2资源保护197
6.6.6 CICS资源保护198
6.6.7 SMS资源保护199
6.7 RACF选项200
6.7.1口令规则设置200
6.7.2数据集保护设置201
6.7.3授权检查选项201
6.7.4类选项202
6.7.5审计选项203
6.8 RACF数据库管理204
6.8.1定义RACF数据库205
6.8.2定义RACF数据库名字表格205
6.8.3在Sysplex环境下共享RACF数据库207
6.8.4 RACF数据库结构209
6.8.5使用RVARY命令210
6.9 RACF实用工具介绍212
6.9.1 IRRUT 100实用程序212
6.9.2 IRRUT200实用程序213
6.9.3 IRRUT400实用程序214
6.9.4 IRRDBU00实用程序214
6.9.5 IRRRID00实用程序216
6.10 RACF安全环境审计219
6.11本章技能222
6.11.1 RACF常用命令222
6.11.2 RACF的ISPF菜单操作224
6.12典型案例225
6.12.1创建新用户和组225
6.12.2授权用户使用TSO和USS226
6.12.3用户数据集的保护227
6.12.4通用资源的保护227
第7章 硬件设备管理(HCD)228
7.1主机中的硬件设备228
7.1.1通道和通道子系统228
7.1.2逻辑分区230
7.1.3交换机230
7.1.4控制单元和I/O设备230
7.2 HCD详解231
7.2.1什么是HCD 231
7.2.2为什么要引入HCD 231
7.2.3 HCD的功能231
7.2.4 IODF数据集233
7.2.5动态I/O重配置233
7.3硬件配置流程235
7.3.1创建Work IODF 235
7.3.2配置操作系统237
7.3.3配置交换机239
7.3.4配置服务器241
7.3.5配置控制单元244
7.3.6配置设备246
7.3.7配置控制台247
7.3.8验证Work IODF 248
7.3.9生成Production IODF 250
7.3.10激活Production IODF 251
7.4 HCD相关的系统命令252
7.5经典案例255
第8章 系统监控(RMF) 258
8.1 RMF监控器介绍258
8.1.1 Monitor Ⅰ 258
8.1.2 Monitor Ⅱ 258
8.1.3 Monitor Ⅲ 259
8.2 RMF操作——数据收集259
8.2.1启动RMF 259
8.2.2停止 RMF 260
8.2.3启动RMF Session 261
8.2.4显示RMF Session状态262
8.2.5更改RMF Session的选项263
8.2.6停止RMF Session 264
8.3 RMF操作——生成报告265
8.3.1交互式的性能分析266
8.3.2 Postprocessor的使用268
8.3.3 RMF报告制图272
8.4 RMF应用——性能管理276
8.4.1性能监控276
8.4.2性能分析277
8.4.3性能调优279
8.5 SMF介绍及SMF数据集操作279
8.5.1 SMF的概念280
8.5.2 SMF的设置280
8.5.3操作SMF数据集和LOGSTREAM 281
8.5.4 SMF中的RMF数据283
8.6经典案例——RMF对系统资源的监控284
8.6.1 RMF PM使用案例284
8.6.2 RMF对CPU的监控285
8.6.3 RMF对内存的监控288
8.6.4 RMF对CHANNEL的监控292
8.6.5 WLM性能分析293
热门推荐
- 2931014.html
- 402645.html
- 2849717.html
- 3429229.html
- 621421.html
- 811604.html
- 798668.html
- 1181678.html
- 2391760.html
- 2821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8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5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82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1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1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3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0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0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