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粤派评论丛书 专题研究 中外粤籍文学批评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粤派评论丛书 专题研究 中外粤籍文学批评史
  • 古远清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12321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批评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粤派评论丛书 专题研究 中外粤籍文学批评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粤派评论”的实力和谱系1

第一编 “文学粤军”在海外的批评实践2

引言2

第一章 美国的粤籍批评家5

第一节 叶维廉:寻索“共同的文学规律”5

第二节 叶维廉的文论秩序9

第三节 学者兼翻译家刘绍铭14

第四节 张错:在论争中体现中国性19

第二章 加拿大的粤籍批评家23

第一节 余思牧:海外鲜见的巴金研究家23

第二节 敢于张扬新说的梁锡华25

第三节 黄国彬:中西兼善,自出机杼29

第四节 梁丽芳:把中国当代作家推向世界34

第三章 澳大利亚的粤籍批评家38

第一节 谭达先:中国民间文学的布道者38

第二节 何与怀:建构女性文学殿堂41

第三节 张奥列的澳华文学选择44

第四章 东南亚的粤籍批评家47

第一节 方修:马华文学史研究第一人47

第二节 陈雪风:现实主义的猛将55

第三节 建构新华文学史的黄孟文58

第四节 王润华:学院批评身份的确立60

第五节 马仑:为学术建设奠基64

第二编 “文学粤军”在台湾的批评实践68

引言68

第一章 左翼批评家70

第一节 反抗现代派与右翼文学的思想防线70

第二节 唐文标:对张爱玲又恨又爱75

第二章 诗评家及出版78

第一节 周伯乃:批评来源于作品鉴赏78

第二节 钟玲所持的女性主义批评标尺81

第三节 “广东出版社”出版的新文学史84

第三章 从南洋漂来的文论87

第一节 陈慧桦的比较文学论述87

第二节 融合感性与理性的钟怡雯90

第三编 “文学粤军”在香港的批评实践94

引言94

第一章 文学论争96

第一节 与内地文学交流的碰撞96

第二节 港台新诗的交叠和冲突98

第三节 香港诗坛有无主流102

第二章 新文学史研究104

第一节 为作家立传的李立明104

第二节 胡菊人反对神化鲁迅的歧路107

第三节 黄俊东的史料丰富性与准确性112

第四节 黄傲云:“香港的文学”不等于“香港文学”115

第五节 卢玮銮:慎重与谨严的文风118

第六节 林曼叔:强调鲁迅的自由主义123

第七节 黄南翔:提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概念127

第八节 黄维樑:永葆文心,致力雕龙131

第九节 黄仲鸣与“三及第”文体136

第三章 诗歌研究140

第一节 张曼仪的卞之琳著译研究140

第二节 李英豪的批评视觉142

第三节 温健骝:不唯西方马首是瞻145

第四节 采用本土视角的羁魂148

第五节 关梦南:注重诗刊史与诗集出版史150

第六节 力匡研究家张咏梅153

第七节 钱学武:余光中研究新秀155

第四章 研究的多样化158

第一节 曾敏之:开创华文文学学科158

第二节 黄继持:在博杂中追求理论深度161

第三节 古苍梧:港式“创作自由”别解164

第四节 梁秉钧:深化香港文化研究167

第五节 冯伟才的评论锋芒172

第四编 “文学粤军”在澳门的批评实践178

引言178

第一章 击节与叙事183

第一节 澳门文学的播种人183

第二节 陶里:严肃研究澳门诗史186

第三节 汤梅笑的《澳门叙事》190

第二章 “离岸文学”与史料整理193

第一节 危令敦与“离岸文学”193

第二节 邓骏捷:注重史料工作的学术性195

第三节 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6

第五编 “文学粤军”在内地的批评实践202

引言202

第一章 开花京沪205

走进历史的评论家205

第一节 注重美学实践性的黄药眠205

第二节 佐临的“写意戏剧观”209

第三节 研究文学创作规律的萧殷214

第四节 感受型评论家黄秋耘218

第五节 陈涌:丰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221

吹来新风的评论家227

第一节 洪子诚:让当代文学有“史”227

第二节 显露出大家气象的杨义231

第三节 温儒敏:为新文学研究吹来新风235

第四节 黄子平:从“京派评论家”到“旅港评论家”239

第五节 陈平原的学者人间情怀243

第六节 “重写文学史”的陈思和246

第七节 吴亮的哲学思辨色彩249

第八节 考辨当代西方文论的张江251

第二章 扎根岭南255

传统与革新255

第一节 “诗性批评家”饶芃子255

第二节 黄伟宗:文学的文化批评家259

第三节 黄树森:广东文学批评先锋推手262

第四节 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史”的拓荒者265

前进与开拓269

第一节 林贤治的自由独立精神269

第二节 郭小东:建构“知青文学”理论体系272

第三节 颠覆传统思维的宋剑华275

第四节 陈剑晖:散文研究独树一帜279

第五节 蒋述卓:“文化诗学”的国内首创者283

第六节 走文史交杂学术之路的林岗288

第七节 凌逾:跨媒介香港文学研究290

附录:“粤派批评”批评实践已嵌入历史294

后记:让“粤派评论”走向世界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