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牟钟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106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255MB
- 文件页数:635页
- 主题词:儒家-思想史;道教史;佛教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研究儒、道、佛三教关系的重要性1
第二节 儒、道、佛三教内在结构的多元互补性3
第三节 儒、道、佛三教的主要内涵与精神6
一、儒家6
二、道家13
三、佛家22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儒道关系史29
第一节 中华文明多元通和传统的早期形成29
第二节 孔老并生、儒道互补构成中华精神发展的轴线32
一、孔子是中华德文化承前启后的道德大师32
二、老子是开拓中华文化深层哲学思维的智慧大师39
第三节 战国后期儒道两家的互评与对先秦文化的总结56
一、儒家荀子的总结56
二、道家《吕氏春秋》的总结60
第四节 两汉时期中华思想文化的综合发展67
一、道家思想的实践与发展67
二、儒家思想的实践与发展78
三、两汉时期儒道关系史小结101
第三章 儒、道、佛三教关系发生阶段(汉末时期)103
第一节 东汉人将佛陀视为神仙103
第二节 汉末佛教渐具规模105
第三节 牟子《理惑论》与三教碰撞的正式发生105
第四章 儒、道、佛三教互动并在论争中求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110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分化与创新110
一、魏晋玄学经学111
二、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理性化、多样化112
第二节 新道家玄学的兴盛与道教的壮大116
一、玄学引领学术潮流116
二、道教的壮大128
第三节 佛教的崛起与融会发展140
一、佛经翻译与东传规模的扩大140
二、佛教信仰扩展到社会上层和多民族地区144
三、中华高僧大德相继问世147
第四节 儒、道、佛三教之间的论争与融合154
一、东晋时期儒佛的论争与佛家走近儒家155
二、刘宋时期三教之间的几场大辩论159
三、齐梁时期三教争论走向高潮和学理的深入探讨169
四、二武灭佛的极端事件181
五、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历史意义184
第五章 儒、道、佛三教鼎立具全国规模并成为常制阶段(隋唐时期)194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一体化、制度化和经世致用194
一、儒家经学的统一195
二、儒家经学的制度化198
三、儒家经学的经世致用200
第二节 儒学复兴运动中的排斥佛老与融会佛老204
一、傅奕、韩愈排斥佛老204
二、柳宗元、李翱融佛补儒207
第三节 道教的兴盛和理论创新212
一、皇室崇道212
二、道教清修派著名道士215
三、道教理论的重大创新——重玄学的建立218
四、外丹道的昌盛、危机与钟吕内丹道的兴起221
第四节 隋唐佛教的大繁荣和佛教中国化事业的成功224
一、隋唐王朝对佛教的大力扶持224
二、隋唐译经的成就226
三、隋唐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中国化的程度227
四、隋唐佛教对中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239
第五节 隋唐儒、道、佛三教关系综论242
一、三教关系的新格局242
二、三教会通理论家宗密和三教关系文献学家道宣243
第六章 儒、道、佛三教理论深层融合并出现学说创新高潮阶段(宋、辽、金、西夏、元、明时期)247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重大变迁249
一、“四书”成为儒家诸经之核心要典,科举推动“四书”的流布249
二、经学发展超越汉学训诂经学而倡导宋学义理之学250
三、宋、元、明儒家经学的三大特色251
第二节 宋、元、明道学对佛老的深层融合253
一、道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和邵雍及其理论特色253
二、道学的奠基者张载的关学——融孔老和批佛道260
三、道学布局者二程的洛学及其对佛老的消化265
四、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闽学和对佛老的深层融会274
五、陆九渊的心学与佛老290
六、元代理学与朱陆合流297
七、王阳明心学的兴起及其特色和成就304
八、王门后学与泰州学派319
第三节 全真道在三教圆融中壮大及江南净明道的儒道一体化338
一、宋、元、明道教发展概况与王朝崇道338
二、全真道的兴起、昌盛340
三、江南净明忠孝道——儒道合一、佛道相融的新道派353
第四节 佛教与儒道的合流及其代表学说355
一、佛教在宋、辽、金、西夏、元、明发展的概况355
二、宋明时期佛教界推扬三教融合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说358
第五节 宋、元、明时期儒、道、佛三教融合的特点和高度370
第七章 儒、道、佛三教融合思潮的下移与扩展阶段(明清时期)376
第一节 明末至清末儒、道、佛三教发展概况376
一、儒学的发展376
二、道家和道教及佛教的发展389
三、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下移394
四、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扩展412
第八章 儒、道、佛三教边缘化与奋力复兴阶段(民国时期及其延伸)423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概述423
一、中国近代的苦难和社会转型的曲折423
二、西学的猛烈冲击和儒、道、佛的衰微424
三、三教的转机、复苏和三教关系新特点428
第二节 三教复兴中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说431
一、出入三教与西学的通士大师431
二、当代新儒家代表性学者及其学说450
三、现代道教的复苏与义理创新的代表者541
四、现代佛教在艰难中复兴和高僧大德的懿行精进556
第三节 民间宗教在民国时期的流衍与三教归一色彩的保持582
一、在理教582
二、皈一道582
三、普度道583
四、九宫道583
五、同善社583
六、一贯道584
七、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585
八、红枪会585
结语587
参考文献597
后记615
热门推荐
- 2450769.html
- 1051191.html
- 893868.html
- 3260786.html
- 3167945.html
- 1756548.html
- 1053742.html
- 3344464.html
- 61274.html
- 2935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2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9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2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4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1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5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6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