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池玉梅,吴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6678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仪器分析导论1
1.1仪器分析法的类型1
1.2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3
1.3仪器分析的定量方法4
1.3.1定量分析的基本依据4
1.3.2定量分析基本方法4
1.3.3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5
1.3.4分析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7
1.4仪器分析法的特点与发展趋势9
1.4.1仪器分析法的特点9
1.4.2仪器分析法的发展趋势9
第2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11
2.1电磁辐射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1
2.1.1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11
2.1.2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13
2.1.3可见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3
2.2光谱分析法的类型14
2.2.1光谱法与非光谱法14
2.2.2原子光谱法与分子光谱法14
2.2.3吸收光谱法与发射光谱法16
2.2.4其他方法19
2.3分光光度计19
2.3.1辐射源20
2.3.1单色器20
2.3.3样品池22
2.3.4检测器22
2.4光吸收定律22
2.4.1光吸收的表示22
2.4.2 Lambert-Beer定律23
2.4.3透光率测量误差24
2.5发展概况25
本章小结26
思考题与习题28
第3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9
3.1基本原理29
3.1.1电子跃迁类型29
3.1.2常用术语31
3.1.3吸收带33
3.1.4影响吸收带的主要因素35
3.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7
3.2.1主要部件37
3.2.2分光光度计的光学性能与类型40
3.2.3分光光度计的校正42
3.3测量条件的选择43
3.3.1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因素43
3.3.2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46
3.3.3测量条件的选择49
3.4分析方法52
3.4.1定性分析52
3.4.2定量分析54
3.4.3结构分析58
3.5应用与示例60
3.5.1定性分析60
3.5.2定量分析61
3.5.3结构分析62
3.5.4其他应用62
本章小结64
思考题与习题66
第4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69
4.1基本概念69
4.2基本原理71
4.2.1红外光谱的产生71
4.2.2产生红外光谱的条件75
4.2.3吸收峰76
4.2.4吸收峰的位置78
4.2.5吸收峰的强度83
4.2.6典型光谱85
4.3红外分光光度计及制样94
4.3.1光栅型红外光度计95
4.3.2干涉分光型红外光谱仪(FT-IR)96
4.3.3仪器性能97
4.3.4制样方法98
4.4分析方法99
4.4.1定性分析99
4.4.2定量分析100
4.4.3结构分析100
4.5应用与示例104
本章小结105
思考题与习题107
第5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09
5.1基本原理109
5.1.1原子吸收线的产生109
5.1.2原子吸收线的轮廓110
5.1.3影响吸收线轮廓的因素111
5.1.4原子吸收法定量依据112
5.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14
5.2.1仪器组成114
5.2.2主要部件114
5.2.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类型119
5.3干扰及分析条件的选择120
5.3.1干扰及其抑制120
5.3.2测定条件的选择123
5.4分析方法124
5.4.1样品的处理124
5.4.2定量分析方法125
5.4.3分析方法的评价126
5.5应用与示例126
本章小结127
思考题与习题128
第6章 荧光分析法130
6.1基本原理130
6.1.1分子荧光的产生130
6.1.2荧光光谱的特征133
6.1.3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135
6.2荧光分光光度计140
6.2.1主要部件140
6.2.2仪器的校正141
6.3分析方法142
6.3.1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142
6.3.2定量分析方法143
6.3.3荧光分析新技术简单介绍143
6.4应用与示例145
6.4.1无机离子的测定145
6.4.2有机化合物的测定145
本章小结146
思考题与习题147
第7章 色谱法概论148
7.1色谱法的分类148
7.2色谱法基本概念150
7.2.1色谱过程150
7.2.2色谱行为参数151
7.2.3基础型色谱分离机制152
7.2.4常用术语154
7.3色谱法基本理论158
7.3.1两组分分离的必要条件158
7.3.2等温线158
7.3.3塔板理论160
7.3.4速率理论163
7.3.5色谱分离方程式167
7.4色谱定量分析方法168
7.5色谱法的发展趋势170
本章小结171
思考题与习题173
第8章 气相色谱法175
8.1气相色谱法类型175
8.1.1气相色谱法特点175
8.1.2气相色谱法类型176
8.1.3气相色谱法一般流程176
8.2气相色谱法固定相及色谱柱177
8.2.1气固色谱固定相177
8.2.2气液色谱固定相177
8.2.3气相色谱柱181
8.3气相色谱仪183
8.3.1气相色谱仪的组成183
8.3.2主要部件及功能183
8.3.3检测器185
8.4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191
8.4.1条件选择依据191
8.4.2实验条件选择191
8.5应用与示例193
8.5.1定性分析193
8.5.2定量分析195
8.5.3应用示例197
本章小结198
思考题与习题199
第9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200
9.1液相色谱法类型200
9.2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200
9.2.1吸附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200
9.2.2分配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205
9.2.3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206
9.2.4空间排阻色谱法208
9.3经典液相柱色谱法211
9.3.1硅胶吸附柱色谱211
9.3.2聚酰胺柱色谱法212
9.3.3离子交换柱色谱法213
9.3.4凝胶柱色谱法214
9.4平面色谱法214
9.4.1平面色谱法的定性参数214
9.4.2薄层色谱法216
9.4.3高效薄层色谱法简介223
9.4.4纸色谱法224
9.5薄层扫描法简介226
9.5.1基本原理226
9.5.2扫描条件的选择228
9.5.3定量分析方法228
本章小结230
思考题与习题231
第10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233
10.1高效液相色谱法类型233
10.1.1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233
10.1.2高效液相色谱法类型234
10.2常用固定相与流动相236
10.2.1常用固定相及其选择236
10.2.2常用流动相及其选择238
10.3高效液相色谱仪239
10.3.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239
10.3.2主要部件及功能239
10.3.3常用检测器245
10.4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选择249
10.4.1提高柱效的方法249
10.4.2改善分离度的方法250
10.5应用与示例251
10.5.1定性鉴别251
10.5.2定量分析252
10.5.3应用示例253
10.6与HPLC相关的其他液相色谱法简介254
10.6.1超高效液相色谱简介254
10.6.2联用技术简介255
本章小结256
思考题与习题257
第11章 其他分析方法简介259
11.1近红外光谱法259
11.1.1基本原理259
11.1.2近红外光谱仪261
11.1.3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63
11.2纳米荧光分析法265
11.2.1荧光纳米粒子265
11.2.2荧光纳米粒子的性能及制备265
11.2.3纳米荧光分析法及其应用269
11.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270
11.3.1基本原理271
11.3.2仪器组成273
11.3.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简介276
11.3.4分析方法276
11.3.5应用与示例277
11.4核磁共振波谱法277
11.4.1基本原理278
11.4.2核磁共振波谱仪289
11.4.3氢谱的解析方法290
11.4.4核磁共振碳谱简介292
11.5质谱法295
11.5.1发展概况296
11.5.2基本原理296
11.5.3基本有机化合物裂解特征302
11.5.4质谱仪及其原理305
11.5.5质谱法的应用310
11.6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11
11.6.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11
11.6.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318
11.6.3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321
11.7毛细管电泳法322
11.7.1发展概况323
11.7.2基本原理323
11.7.3毛细管电泳仪327
11.7.4分离模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329
11.7.5应用与示例331
主要参考文献333
附录335
附录1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335
附录2气相色谱法固定液338
附录3液相色谱用表340
附录4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341
附录5质谱中常见的中性碎片与碎片离子342
热门推荐
- 2716662.html
- 486929.html
- 3649186.html
- 1355130.html
- 1729741.html
- 1610819.html
- 1157273.html
- 34214.html
- 2819592.html
- 3692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7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6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7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0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7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8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5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1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0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