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预防医学 第3版
  • 饶朝龙,朱继民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3599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预防医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述1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1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2

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3

一、医学模式3

二、健康相关概念4

第三节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与预防策略5

一、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5

二、预防策略与措施5

第四节 公共卫生概述7

一、公共卫生的定义7

二、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7

三、公共卫生体系7

四、公共卫生的功能7

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区别与联系8

第五节 预防医学发展展望8

一、预防医学发展趋势8

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9

第六节 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10

一、明确医学目的与人文价值10

二、弘扬中医预防医学思想10

三、实现治疗与预防的统一11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健康12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12

一、环境的概念12

二、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3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14

一、环境污染及其转归14

二、环境污染的影响16

三、环境污染的防制18

第三节 环境介质与健康18

一、大气与健康18

二、水与健康20

三、土壤与健康22

四、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3

第三章 社会因素与健康26

第一节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26

一、社会因素与健康26

二、心理因素与健康28

三、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30

第二节 心身疾病的防制原则32

一、心身疾病概述32

二、心身疾病的防制34

第四章 职业因素与健康37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病损37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37

二、职业性病损38

三、职业病的三级预防41

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42

第二节 常见职业病危害与控制43

一、铅及其化合物中毒43

二、一氧化碳中毒44

三、苯中毒46

四、矽肺47

第五章 食物与健康49

第一节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49

一、宏量营养素及能量49

二、微量营养素52

三、植物化学物55

第二节 合理营养56

一、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56

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56

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57

四、饮食调补与食物性味59

第三节 特殊人群营养与临床营养59

一、孕妇及乳母营养59

二、婴幼儿与儿童少年营养61

三、老年人营养62

四、临床营养62

第四节 食品安全63

一、食品安全概述63

二、安全食品及其种类64

三、食品添加剂66

四、包装材料和容器66

第五节 食物中毒及其防制66

一、食物中毒的识别66

二、食物中毒的诊断与临床急救69

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69

第六章 流行病学概述71

第一节 流行病学定义71

一、流行病学的概念71

二、流行病学研究内客的三个层次71

三、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72

四、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范畴72

五、流行病学的特征72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72

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72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73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应用及展望74

一、流行病学的应用74

二、流行病学的展望75

第七章 描述流行病学76

第一节 疾病的分布76

一、疾病分布的常用测量指标76

二、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79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80

第二节 现况研究83

一、现况研究概述83

二、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84

三、常见偏倚及其控制86

四、现况研究的优缺点87

第三节 生态学研究87

一、概念87

二、目的与用途88

三、方法88

四、优点与局限性88

第八章 分析流行病学90

第一节 队列研究90

一、队列研究概述90

二、设计与实施93

三、常见偏倚及其控制96

四、队列研究的优缺点97

五、中医药队列研究现况97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97

一、病例对照研究概述97

二、设计与实施99

三、常见偏倚及其控制103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104

五、中医药病例对照研究现况104

第九章 实验流行病学105

第一节 实验流行病学概述105

一、概念105

二、特征105

三、主要类型106

第二节 临床试验106

一、概述106

二、设计与实施108

三、常见偏倚及其控制110

四、优点及局限性111

第三节 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111

一、定义111

二、目的111

三、设计类型112

四、设计和实施应注意问题112

五、评价效果指标112

第十章 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114

第一节 健康管理概述114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114

二、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115

三、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与服务流程115

四、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116

第二节 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118

一、健康风险评估定义118

二、健康风险评估的种类与方法118

三、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119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20

一、健康教育概述120

二、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实现形式120

三、行为改变的相关理论121

四、健康促进122

第十一章 临床预防服务124

第一节 临床预防服务概述124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定义124

二、临床预防服务的工作要点124

三、临床预防服务的特点125

四、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125

五、临床预防服务的优势125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125

一、健康咨询125

二、周期性健康检查126

三、健康风险评估127

四、免疫接种127

五、化学预防127

第三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128

一、制定健康维护计划128

二、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128

第十二章 社区健康服务129

第一节 社区概述129

一、社区的概念129

二、社区的要素130

三、社区的类型130

第二节 社区健康服务概述131

一、社区健康的概念131

二、社区健康服务的概念131

三、社区健康服务的提供者132

四、社区健康服务的对象132

五、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原则132

六、社区健康服务的特点132

七、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内容133

第三节 中医药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意义和作用134

一、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134

二、中医理论体系对社区健康服务的指导作用135

三、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健康服务中的独特优势135

第十三章 传染病防制137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37

一、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137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140

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43

第二节 传染病的防制措施144

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44

二、传染病的防疫措施146

三、传染病报告制度147

第十四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149

第一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况及其防制策略149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况149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策略151

第二节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措施151

一、心脑血管病防制151

二、恶性肿瘤防制152

三、糖尿病防制154

四、中医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中的作用156

第十五章 医源性疾病的防制157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的防制157

一、医院内感染概述157

二、医院内感染的形成与传播158

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指标159

四、医院内感染的防制159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的防制160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概念161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161

三、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162

四、药源性疾病的预防163

第十六章 伤害防制164

第一节 伤害研究概述164

一、伤害的概念与分类164

二、伤害的危害及流行特征165

三、伤害的发生条件及研究方法166

第二节 伤害的预防策略与干预措施168

一、伤害的预防策略168

二、伤害的三级预防168

三、伤害的综合干预168

第三节 常见伤害的防制169

一、道路交通伤害的防制169

二、自杀的防制170

三、溺水的防制170

四、跌倒的防制171

第十七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173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173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173

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方针和原则174

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宏观防控175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176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级预防(以传染病为例)176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二级预防177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三级预防177

四、医疗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的作用177

附录一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基本标准179

附录二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基本标准182

主要参考文献1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