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樊卫宾,史小宁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103241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由来及其特征1

一、社会化大生产及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1

(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1

(二)自然经济状态下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4

(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5

二、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传统计划经济8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8

(二)特殊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选择计划经济的必然性10

三、计划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13

(一)计划经济的实质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13

(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特征15

(三)计划经济存在的历史适应性条件16

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与弊端18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18

(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19

(三)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23

第二章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及成效25

一、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25

(一)兰格的计划模拟市场模式25

(二)原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模式28

(三)布鲁斯的分权模式30

(四)锡克的集体所有制理论和计划市场模式31

(五)科尔内有调节的自由市场模式32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34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34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36

(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37

(四)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阶段38

(五)确立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阶段39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阶段40

三、中俄两国改革路径与绩效的比较42

(一)中俄两国改革路径评析42

(二)中俄两国改革绩效比较47

四、中国市场化改革30年的经验49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9

(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50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53

一、市场经济及其一般规定53

(一)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实质53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56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5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5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59

(二)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61

(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63

(四)非公有制及其发展69

三、市场机制及其基本特征74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75

(一)市场失灵及其原因75

(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78

(三)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79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容81

(一)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81

(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81

(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83

(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83

(五)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84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86

一、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86

(一)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86

(二)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89

二、国企分类改革的战略选择90

(一)提供公共产品企业的改革90

(二)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改革92

(三)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93

(四)竞争性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94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95

(一)产权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95

(二)公司制是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100

(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100

四、国有资产和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04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阶段104

(二)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105

第五章 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与就业108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08

(一)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108

(二)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110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113

二、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15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15

(二)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关系117

三、创造公平制度环境,实现社会合理分配121

(一)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原因121

(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措施124

四、我国居民就业的总体形势和促进就业的对策127

(一)目前我国居民就业的总体形势127

(二)促进我国居民就业的对策措施128

第六章“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131

一、“二元结构”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31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31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133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35

二、“三农”问题及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影响138

(一)“三农”问题及其由来138

(二)“三农”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影响141

三、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与增加农民收入142

(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143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44

(三)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144

(四)深化农村改革144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农村城镇化145

(一)制约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因素分析145

(二)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选择147

第七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科学发展151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及相互关系151

(一)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151

(二)经济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52

二、经济发展理论及主要内容154

(一)结构主义学派发展理论154

(二)新古典主义学派发展理论155

(三)激进主义学派发展理论155

(四)经济发展理论的新发展156

三、技术进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6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157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转变途径157

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发展159

(一)国外发展观的历史嬗变159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背景163

(三)科学发展观及其内涵165

(四)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实质168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174

一、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与基础174

(一)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双重趋势174

(二)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界定175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是经济全球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178

(四)“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产生与发展的原因179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81

(一)生产的全球化181

(二)贸易的全球化182

(三)跨国公司经营的全球化183

(四)金融的全球化184

三、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185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85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187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89

四、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的发展190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190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192

(三)经济全球化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195

后记1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