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
  • 高文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70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马克思理论的精神——代序言1

马克思的哲学不是本体论的新体系3

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认识论的新体系10

神学批判的终结与现实批判的开端17

近代资产阶级理性梦想的实现及其后果23

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范畴34

一、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西方文化传统中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历程34

1.古代:人在探索自然奥秘中对自身本质的朦胧反思35

2.中世纪:人的本质被异化为神的本质37

3.文艺复兴以来:人的本质的复归和高扬38

二、人是在实践中自我实现的产物——人的本质范畴的阐释46

1.人是人的最高本质47

2.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56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5

4.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77

三、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81

1.唯物史观的前提81

2.研究人的问题的出发点84

3.研究其他范畴的出发点90

雄厚而坚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或实践思维方式94

一、人是自由的能动的主体——实践范畴的思想源流95

二、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生命活动——马克思实践范畴阐释99

1.马克思对实践本质的发现99

2.实践范畴的涵义102

3.实践关系与社会关系105

4.实践的特征107

三、理论革命的源泉——实践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111

1.对哲学本体论的变革111

2.对哲学认识论的变革112

3.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114

4.催生了剩余价值学说115

5.点燃了人类解放的灯塔115

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利剑——马克思的异化范畴117

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异化范畴的历史源流117

1.卢梭的异化概念118

2.黑格尔的异化概念122

3.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124

二、社会批判的思想利器——异化范畴的系统阐释126

1.马克思对以往异化概念的扬弃127

2.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过程132

3.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基本内涵138

4.异化的后果、根源及其消除159

5.异化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163

三、通向顶峰的必经之路——异化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71

1.与其他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171

2.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174

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范畴180

一、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范畴的思想源流180

二、无产阶级是阶级社会的终结者——马克思无产阶级范畴阐释185

1.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社会经济地位的发现185

2.无产阶级是世界历史性交往的产物191

3.无产阶级历史命运与自由人的联合体196

4.无产阶级是阶级社会的终结者199

三、无产阶级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伟大主体——无产阶级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210

1.确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210

2.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11

3.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212

走向社会历史的起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215

一、从抽象的“劳动”到具体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范畴的思想源流215

二、作为社会历史基础的生产方式——马克思生产方式范畴阐释220

三、唯物史观的基础范畴——生产方式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250

资本与资本主义的揭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范畴260

一、从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学说的思想源流261

二、资本家剥削工人劳动秘密的揭示——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释280

1.剩余价值的生产281

2.剩余价值的实现287

3.剩余价值的流通291

4.剩余价值的分配293

三、否定资本主义、构建共产主义的科学基础——剩余价值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的作用308

1.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308

2.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310

历史前进的火车头——马克思的革命范畴314

一、社会变革的助推器——“革命”范畴的思想源流314

1.中西“革命”概念之语义、词源考315

2.“革命”理论的发展历程317

3.“战后”西方对“革命”的理论研究324

二、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现实手段——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内容332

1.马克思早期的革命学说333

2.马克思在巴黎公社时期的革命学说336

3.马克思对革命学说的不断调整与完善339

三、通往新社会的大门——革命学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348

1.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落脚点348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深刻体现350

3.实现工人阶级解放的基本途径354

宏伟而悲壮的理论目标——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范畴360

一、人总是走在通向家园的途中——人类解放范畴的思想源流360

1.人类解放的哲学道路361

2.人类解放的宗教道路367

3.人类解放的乌托邦道路370

4.人类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376

二、人类解放是“人向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马克思人类解放范畴阐释377

1.“人类解放”的前提批判377

2.人类解放的本质论384

3.人类解放的原理论397

三、理论体系的统摄——人类解放范畴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地位411

1.作为理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统一411

2.作为马克思全部理论的“统摄”413

后记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