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 张广志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32767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历史分期-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史论战(1927—1937年)1

第一章论战的时代背景及与之相关的论争3

一、论战的时代背景3

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4

三、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争6

第二章中国社会史论战21

第一节关于中国“有奴隶社会发展阶段”说21

一、郭沫若的看法21

二、吕振羽、翦伯赞、邓云特的看法31

三、王宜昌、陶希圣的看法37

一、陶希圣、梅思平的看法39

第二节中国“无奴隶社会发展阶段”说39

二、李季、陈邦国、丁迪豪、胡秋原等的看法41

三、陈独秀、陈伯达的看法48

第三节关于秦汉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50

本编简评54

第二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1937—1949年)61

第一章不同史观及史学论著概览63

第一节国统区一般史学工作者对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态度、看法64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的壮大及其重要论著69

一、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有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论著69

二、范文澜等延安史学工作者有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论著72

第二章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新格局、新进展74

第一节“亚细亚生产方式”讨论的余音遗响74

第二节关于殷商社会性质的论争76

一、吕振羽、翦伯赞的殷商奴隶社会说76

二、范文澜的看法及延安史学界的争论80

三、郭沫若对自己观点的修正83

四、侯外庐的看法84

五、胡厚宣的“殷非奴隶社会论”及引起的争论85

第三节关于西周社会性质的论争90

一、西周封建论的基本观点90

二、郭沫若对“西周奴隶社会说”的坚守、重申96

三、侯外庐的见解103

第四节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不同认识106

一、吕振羽、翦伯赞的看法106

二、郭沫若的看法110

三、侯外庐的看法115

本编简评118

第三编新中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古史分期讨论(1949—1966年)121

第一章几个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123

第一节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再讨论123

第二节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特点问题125

第三节关于划分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标准问题129

第四节关于“奴隶”与“奴隶社会”的界定134

第五节雷海宗、李鸿哲的“奴隶社会并非人类历史发展必经阶段说”及其遭遇145

第二章古史分期诸家说150

第一节西周封建说150

第二节春秋封建说156

第三节战国封建说157

第四节秦统一封建说166

第五节西汉封建说168

第六节东汉封建说169

第七节魏晋封建说171

本编简评181

第四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古史分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1976年以来)183

第一章中国古史分期的再讨论185

第一节“战国封建说”一家独尊局面的被打破及其意义186

第二节各派对本派观点的申述、充实191

一、西周封建说192

二、春秋封建说198

三、战国封建说200

四、秦统一封建说206

五、西汉封建说210

六、东汉封建说212

七、魏晋封建说214

八、东晋封建说217

第三节讨论的收获、问题和讨论的萎缩、停滞219

第二章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221

第一节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后来有没有放弃“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争论221

第二节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内涵、性质的争论223

一、原始社会说223

二、奴隶社会说225

三、封建社会说226

四、混合阶段说227

六、东方特有的阶级社会形态说228

五、经济形式说228

第三节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是几个、社会发展是单线还是多线的争论229

一、社会生产方式到底是几个?230

二、社会发展是单线还是多线的?234

第四节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史实际的争论236

第三章关于中国无奴隶社会发展阶段的新探索239

第一节概况239

第二节诸家主要观点简介241

本编简评264

全书结语:回顾、反思、前瞻267

后记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