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开发银行史 1994-2012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家开发银行史 1994-2012
  • 本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7010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开发银行-银行史-中国-1994~2012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开发银行史 1994-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篇 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和初期探索(1994年至1998年)1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11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体系的新布局13

一、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新方向13

二、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政策性银行概念的引入16

第三节 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18

一、筹建和开业19

二、性质、任务和运作机制19

三、组织框架23

第二章 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探索之路发轫26

第一节 国家开发银行办行目标的确立26

一、汇聚到崭新的事业中来26

二、成立初期的工作部署27

三、办行目标和经营机制的确定29

第二节 确立发债为主的筹资模式31

一、研究适合开行的筹资模式31

二、初尝债券筹资模式32

三、国际债信评级与境外筹资的探索33

第三节从“委托代理”到首家分行成立35

一、起步阶段的“借力发展”35

二、完善委托代理模式35

三、首家分行的创建37

第四节 探索建立政策性项目的决策和风险管理机制38

一、成立贷款委员会38

二、发挥行业专家作用40

三、初创审贷分离机制41

四、建立贷后风险管理的体制保障42

第五节 成立初期的内部管理46

一、建立办公及业务运行规章制度46

二、清理债权债务47

三、主动建立外部良好关系48

四、抓好党建和队伍建设50

第三章 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中打开工作局面52

第一节 经济转轨面临的复杂形势52

一、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52

二、参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53

第二节 鼎力支持“两基一支”重点项目建设54

一、“两基一支”政策性项目的范围54

二、基础设施项目的展开55

三、投入基础产业建设60

四、扶持支柱产业发展65

第三节 担负起支持中西部发展的重任67

一、加大支持中西部发展的力度67

二、定点扶贫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70

第二篇 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形成与实践(1998年至2012年)75

第四章“市场环境下、银行框架内”办行新思路的提出和初步实践75

第一节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开行面临的新形势75

一、亚洲金融危机敲响警钟75

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77

三、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78

四、开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79

第二节 探寻新的办行方向80

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80

二、研究开行发展方向81

三、办行新思路的提出和阐发84

第三节 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和深化85

一、信贷改革方案的拟定85

二、努力控制增量风险87

三、千方百计化解存量不良贷款90

第四节 开启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发债先河95

一、市场化发债设想的萌发95

二、设计市场化发债方案97

三、首笔市场化债券的成功发行98

第五节 中国投资银行并入99

一、重组中国投资银行的酝酿99

二、投资银行并入方案的实施101

三、全国性分支机构网络的建立103

第五章 融入国际一流银行的努力105

第一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05

第二节 借鉴国际经验的重要举措107

一、聘请国际咨询公司107

二、成立国际顾问委员会109

三、率先引入外部审计112

第三节“八项标准”与“五个一流”113

一、与国际接轨的“八项标准”113

二、“五个一流”任务的明确115

第四节 信贷管理和评审体制的改革创新116

一、信贷体制改革的深化116

二、“防火墙”隔离风险118

三、二元评审体系的建立119

四、以评审改革为重点的运行体制改革120

五、首创独立委员电子路演制度122

第五节 办好银行的成果初步显现123

第六章 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理论的阐发与深化126

第一节 办行实践中的理论酝酿126

一、由政府与市场关系引发的思考126

二、信用建设理论的提出和深化129

三、“三种融资”理论131

第二节 明确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目标134

一、开发性金融在中国的首次提出134

二、办国际一流市场业绩的开发性金融机构135

三、开发性金融合作的二十字方针136

第三节 延安研讨会和开发性金融理论框架的形成138

一、延安研讨会的召开138

二、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理论的首次阐发140

第四节 开发性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142

一、建设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开发性业务143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145

三、以金融社会化理念促进社会建设146

四、对政府信用的再认识148

五、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基本内涵149

第五节 开发性金融产生广泛社会影响150

第七章 构造融资平台破解城镇化融资难题153

第一节 融资平台探索从芜湖起步153

一、城镇化与融资平台的产生153

二、“芜湖模式”的构建154

三、“芜湖模式”的成效和意义156

第二节 融资平台改变中国城市158

一、平台大额贷款模式的初创158

二、“四项建设”对融资平台的有力推动159

三、以市场化机制创新信用结构161

四、“融资+融智”为融资平台发展增添新动力162

第三节 为城市群构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165

一、“统贷统还”模式推动公路大发展165

二、新型信用结构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167

三、鼎力支持全国铁路网建设169

四、机场建设和飞机融资助推民航事业发展171

第四节 融资平台的发展与完善173

一、国际金融危机与4万亿投资政策的出台173

二、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174

三、融资平台引发各方关注175

四、融资平台在规范中不断完善176

五、融资平台的风险控制179

第五节 融资平台的历史作用181

一、融资平台是我国投融资体制的重要创新181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金融“稳定器”182

三、推进各地城镇建设的资金“引擎”183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融资平台继续发挥重要作用185

第八章 在服务国家工业化发展中担当金融主力187

第一节 支持国企在市场竞争中焕发活力187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提出187

二、债转股助国有企业脱困188

三、支持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191

第二节 融资支持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194

一、谋划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194

二、支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195

三、助力钢铁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197

四、支持广电网络整合和数字化改造198

五、促进中国造船业、航运业发展200

六、助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202

第三节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204

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献计献策204

二、助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3G产业发展205

三、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研发注入动力206

四、完成国内第一单并购贷款209

第四节 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10

一、以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210

二、支持生物产业加快发展212

三、加大新能源开发支持力度213

四、大力支持稀土产业整合及可持续发展215

五、率先支持文化产业振兴216

第九章 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引擎218

第一节 鼎力支持西部大开发218

一、研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框架218

二、技术援助贷款与西部发展规划220

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力银行221

四、担当新一轮金融援藏援疆排头兵225

第二节 倾力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230

一、融资支持措施的确定230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先锋231

第三节 支持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235

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35

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240

第四节 积极投身沿边开发开放246

一、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247

二、助力云南打造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48

三、推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250

第十章“走下去”探索民生金融252

第一节“人人享有平等融资权”理念的孕育252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255

第三节 从棚户区改造到保障性安居工程258

一、支持棚户区改造,让百姓住得开心258

二、成为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主力银行261

第四节 助学贷款“夯实最大的公平”263

一、“河南模式”破解高校助学贷款难题264

二、生源地助学贷款——创新助学贷款新模式266

第五节 进军县域服务“三农”268

一、“六项覆盖,八项前移”268

二、“开发式”扶贫270

三、创新支农融资模式272

四、设立村镇银行273

五、融资支持水利事业发展274

第六节 应急贷款第一时间抗灾救灾277

第十一章 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280

第一节 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寻找金融突破口280

一、“走出去”战略的提出280

二、开行“走出去”业务的开启281

第二节 上合银联体与“投棋布子”海外布局283

一、倡导并推动成立上合银联体283

二、“投棋布子”派驻海外工作组286

第三节 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后盾288

一、支持华为、中兴拓展海外市场289

二、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护航291

三、开展国际基础设施项目合作292

四、开展境外农业合作293

第四节 把握机遇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294

一、创“世界纪录”的贷款295

二、中巴合作新亮点296

三、中委合作签大单297

第五节 互利共赢加强多边金融合作298

一、牵头组建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299

二、推动建立金砖国家银行间合作机制300

第六节 国际业务品种的丰富和网络布局的完善301

一、投贷结合服务中非合作301

二、开展首笔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305

三、构建覆盖全球的网络布局307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规划先行”309

第一节 从规划先行的提出到全行规划组织体系的建立309

一、规划先行的提出309

二、科学发展规划体系的建立310

三、规划引领全行业务发展311

第二节 参与区域发展规划编制312

一、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313

二、与各地规划合作的全面展开314

三、村镇规划从成都向全国延伸316

第三节 产业规划的全面启动318

一、产业规划的提出318

二、参与“十二五”产业规划的编制319

三、开展战略客户规划320

第四节 以社会规划支持和谐社会建设321

一、社会规划思路的提出321

二、社会规划的实践探索322

三、全面参与灾后重建规划323

第五节 编制国家规划和跨国规划324

一、系统推进国家规划工作324

二、跨国规划工作的起步与实施329

三、国别业务发展规划的编制331

第十三章 引领中国债券市场创新发展332

第一节 创新人民币债券发行332

一、发行标准化债券工具332

二、首创浮动利率债券334

三、创新结构性产品335

四、首发香港人民币债券,持续推动离岸市场建设337

五、创新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建设339

第二节 多元化筹集外汇资金341

一、利用国际市场发行全球债341

二、开创境内外币债券发行先河343

第三节 存款成为开行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345

一、存款业务的起步345

二、与邮储合作,扩大吸存规模346

三、存款业务的快速增长346

四、拓展政策性存款业务348

第四节 从债券承销起步探索投行路348

一、获取企业债承销资格348

二、以创新打造企业债券承销市场品牌349

三、成功承销汇金债,提升债券银行地位352

第五节 有债券银行特色的资金交易业务353

一、资金交易业务的发展历程353

二、二级市场的“领头羊”354

三、发展特色交易产品355

四、贴近市场服务筹资大局356

第十四章 完善中长期投融资风险管理体系358

第一节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58

一、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358

二、信用风险管理的持续深化359

三、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361

四、操作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强化362

五、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363

六、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363

七、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逐步确立364

八、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的运用366

第二节 强化全流程信贷管理367

一、准确把握贷款投向367

二、建立完善评审管理体系368

三、规范合同管理369

四、积极防控贷后风险371

第三节 完善内审体制373

一、建立垂直管理的稽核机制373

二、推动稽核重点的战略性转变374

三、丰富内审方式和手段375

第四节 以社会化方式防控风险377

一、联合监督机制的创立377

二、建立社会举报审计体系378

第十五章 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高380

第一节 投资和中间业务的创新拓展380

一、基金业务体系的逐步形成380

二、银行和公司类股权投资的开展382

三、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重组384

四、资产证券化的探路与先行385

五、中间业务对主业的支持388

第二节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和“一拖二”架构的形成391

一、国务院出台开行改革方案391

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394

三、搭建现代公司治理架构397

四、建立“一拖二”组织架构399

第三节 综合经营协同发展格局的形成401

一、投资功能的不断强化401

二、投行业务的巩固和发展404

三、金融租赁业务的蓬勃发展406

四、综合经营协同成效的显现407

第四节 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409

一、具有开行特色的资产负债管理409

二、构建完善的财会管理体系413

三、加强业务计划和统计分析415

四、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417

第五节 业务支撑体系的健全和发展418

一、统筹推进信息化发展418

二、营运业务稳健发展421

三、优化完善办公管理和后勤保障423

第十六章 抓好党建成为开行业务发展的坚强保障426

第一节 抓好党建、办好银行、支持发展426

一、以“三讲”教育为契机统一思想426

二、“抓好党建、办好银行、支持发展”指导思想的提出427

三、党建巡视制度的创造性实践429

四、深入进行思想建设430

五、加强作风建设431

六、强化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433

七、强化纪检监察,加强党风廉政及反腐倡廉建设435

第二节 人才强行战略的实施436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实施人才强行战略436

二、采用市场竞争方式,优化人才引进机制437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437

四、倡导“开门办行”,开展干部交流轮岗438

五、建立员工教育及培训体系439

第三节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441

一、完善薪酬管理体系442

二、建立员工积分管理体系444

三、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体系445

第四节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447

一、开行精神和开行文化447

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448

三、创新青年工作模式448

四、充分发挥工会“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员工”的作用450

五、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452

第十七章 奋力开拓发展新境界454

第一节 开行的实践和成绩454

一、支持“两基一支”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454

二、建设普惠金融,以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455

三、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贡献力量455

四、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助力宏观调控456

五、规划先行,促进科学发展456

六、筹集资金支持国家重点建设,引领债券市场创新发展457

七、完善银行功能,构建综合经营体系457

八、建立独特的中长期风险防控机制458

九、探索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办行路子458

第二节 开行的经验459

一、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相结合459

二、坚持以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459

三、坚持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办行路子460

四、坚持在支持发展中防范风险实现优良业绩460

五、坚持中长期投融资定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460

六、坚持“抓好党建、办好银行、支持发展”461

第三节 开行的未来461

附录465

附录一 国家开发银行领导和高级管理层名录467

附录二 国家开发银行机构设置及主要负责人名录470

附录三 国家开发银行历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88

附录四 国家开发银行历年主要业务指标499

附录五 国家开发银行主要获奖情况509

后记5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