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哈尼族 绿春大兴镇倮别新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哈尼族 绿春大兴镇倮别新寨
  • 何斯强主编;哈尼族调查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240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哈尼族 绿春大兴镇倮别新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新寨哈尼族的历史沿革6

一、山寨的自然情况6

二、寨名含义和地理位置6

三、建寨传说与历史10

(一)口头传说10

(二)民族源流和支系情况10

四、建寨的历史依据12

(一)清代嘉庆年间建寨12

(二)历史上的行政隶属关系16

五、新中国建立后行政建制的变化18

第二章 破坏与建设中的新寨生态环境19

一、民族分布区的环境和资源19

(一)几经浩劫的自然植被19

(二)立体气候20

(三)适宜稻作的土壤23

(四)丰富的水利资源23

(五)日趋减少的野生动物23

(六)多样性的野生植物24

(七)野生菌类25

(八)栽种植被25

(九)栽种植物25

(十)饲养动物26

二、新寨哈尼族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27

(一)讲究风水的居住地27

(二)新寨区域27

(三)土地利用及空间变化28

(四)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格局28

(五)土地利用的变化29

(六)传统水资源的利用29

(七)匮乏的石材资源30

(八)自然植被的利用30

(九)野生动物的利用31

(十)野生植物的利用31

(十一)栽种植物的利用和管理32

(十二)种类单一的畜禽36

三、新寨的生态环境建设37

(一)新寨建设的生态设计37

(二)新寨道路与生态环境38

(三)排灌系统建设与生态环境39

(四)毁林开荒对生态的影响40

(五)土地节约经营40

(六)庭院美化41

(七)寨神林和水源林42

(八)村民对村寨生态环境的看法44

第三章 新寨人口与计划生育46

一、新寨人口的自然状况46

(一)新寨人口的历史发展状况46

(二)性别状况47

(三)新寨人口的年龄状况51

二、新寨的人口素质55

(一)人口的身体素质55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57

(三)人口的思想素质60

三、新寨人口的行业结构61

四、新寨人口的婚姻状况63

(一)缔结婚姻的规则63

(二)人口的初婚状况64

(三)离婚和再婚状况65

(四)丧偶状况67

五、新寨家庭人口状况68

(一)家庭人口规模68

(二)家庭类型68

(三)家庭的代际结构及世系、亲属称谓关系70

六、新寨村民生育状况75

(一)年度内出生婴儿情况75

(二)老年妇女既往生育史76

七、新寨人口死亡状况77

八、人口的迁移流动状况77

(一)常住人口状况77

(二)年度内人口流出状况78

(三)年度内人口迁入状况78

(四)年度内人口迁出状况78

九、新寨计划生育情况79

(一)区内计划生育政策及规定79

(二)新寨历年来计划生育情况和村民的认识79

(三)区内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83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经济84

一、新寨传统经济体系的变迁84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状况84

(二)民主改革时期的经济状况87

(三)“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89

(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经济状况91

二、现阶段新寨农村经济发展状况99

(一)个体经营99

(二)烧窑专业户102

(三)多种经营与换工互助103

(四)亦工亦农的结合106

(五)与土地分离的资本经营111

(六)农村文化娱乐项目经营的尝试112

三、新寨经济生活调查统计113

第五章 发展变迁中的新寨哈尼族社会117

一、新寨村民的劳动生活方式117

(一)村民的劳动态度117

(二)村民的职业选择118

(三)村民的劳动条件121

二、新寨村民的闲暇生活方式123

(一)闲暇时间活动的安排123

(二)农闲阶段的活动安排124

(三)节假日的活动安排125

(四)民间体育竞技126

(五)游戏活动127

(六)交友活动129

(七)外出旅游活动130

(八)闲暇活动的变化130

三、新寨村民的交往生活方式130

(一)血缘性交往130

(二)地域性交往131

(三)业缘性交往133

四、新寨哈尼族的风俗习惯133

(一)日常生活习俗133

(二)人生礼仪习俗146

(三)岁时节日习俗170

五、新寨村民的婚姻家庭176

(一)婚姻情况概述176

(二)旧婚姻制度的残余176

(三)通婚规则177

(四)择偶规则的变化180

(五)婚配条件181

(六)婚姻成立的认可标准182

(七)婚姻礼仪183

(八)婚礼中的娱乐活动193

(九)婚后居处方式194

(十)婚后在婆家的禁忌194

(十一)族际通婚194

(十二)婚姻的解除195

(十三)家庭情况概述196

(十四)家庭夫妻关系抽样统计198

(十五)家庭功能199

第六章 逐渐完善的新寨哈尼族基层政治体系201

一、新寨政治体系201

(一)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新政权201

(二)新寨历任主要领导201

二、新寨村民政治信息的沟通渠道203

(一)村建工作203

(二)村民大会203

(三)听广播203

(四)赶街203

(五)报刊杂志204

(六)外出打工204

(七)学校传播204

三、新寨村民民主选举204

(一)1999年新寨村民民主选举情况204

(二)村民会议职能关系205

四、新寨村建工作205

五、新寨村寨建设和今后的打算208

(一)村寨建设208

(二)村委会今后的打算209

六、新寨基层组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09

(一)村委会209

(二)村委会的内部组织与分工211

(三)党小组212

(四)党小组活动制度213

(五)发展党员的工作214

(六)村民入党程序215

(七)议事小组216

(八)新寨团支部217

(九)“咪谷”组织219

七、新寨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意识221

(一)对国家政策的认识221

(二)新闻媒体在宣传国家政策中的作用222

(三)政治选举的参与222

八、新寨其他村务管理223

(一)水工制度223

(二)电工制度224

第七章 从习惯法到现代法的艰难历程225

一、新寨的禁忌与习惯法225

(一)禁忌225

(二)习惯法226

二、新寨的村规民约230

(一)新寨的村规民约230

(二)岔弄办事处制定的村规民约231

(三)新寨与办事处村规民约的关系233

(四)新寨专门性的村规民约233

(五)新寨与邻寨之间的村规民约235

(六)村民对村规民约的认知236

三、村寨争议及其解决方式237

(一)村民争议的原因及处理237

(二)村民解决争议的方式和程序239

四、新寨的合同法律问题242

(一)新寨茶叶地承包问题的个案242

(二)村民李农初与绿春县建筑公司“融资租赁”的个案243

(三)村民罗杰三与李保折砖窑合作的个案243

五、新寨的治保调解工作244

六、新寨的普法工作和村民法律意识245

(一)普法工作245

(二)村民的法律意识245

第八章 新寨哈尼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253

一、新寨哈尼族村民的语言文字253

(一)概述253

(二)哈尼语的使用情况253

(三)哈尼文的使用情况256

(四)汉语的使用情况256

(五)汉字的使用情况259

二、新寨哈尼族村民的文学艺术259

(一)概述259

(二)民间神话、传说、故事260

(三)民间谚语270

(四)民间谜语271

(五)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272

三、新寨村民的信息传播277

(一)概述277

(二)原始信息传递方式277

(三)现代大众传播方式281

四、新寨村民的民族心理286

(一)坚韧不屈,勤劳勇敢286

(二)温和柔顺,礼尚谦让287

(三)互帮互助,积德行善287

(四)热情好客,坦诚直率288

(五)传统民族心理与现代商品意识288

第九章 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290

一、新寨哈尼族的传统教育方式290

(一)家庭教育290

(二)村社教育292

二、新寨村民的现代教育294

(一)学校教育概况294

(二)新寨小学(教学点)296

(三)倮别小学297

(四)岔弄完小298

(五)新寨小学(教学点)代课教师情况300

三、新寨村民文化素质情况301

(一)受教育和文化程度情况301

(二)村民对学校教育的认识302

(三)扫盲工作303

四、新寨村民受教育情况及个案分析305

五、现代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希望307

第十章 新寨哈尼族的卫生与科技311

一、新寨的传统科技311

(一)丰富的民族医药及民族传统疗法311

(二)百工技艺319

二、现代科技在新寨的推广应用322

(一)先进技术的引进322

(二)科技人员的培养329

(三)农业科技推广329

(四)科技与生产发展331

(五)科技与生活质量332

三、区内现代医疗卫生工作333

(一)绿春县医疗卫生机构333

(二)岔弄办事处医疗单位334

(三)新寨的村医335

(四)新寨村民对现代医疗卫生的认知336

第十一章 与现实融合的民族宗教338

一、新寨民族宗教概况338

(一)村民的信仰338

(二)祭祀活动一览339

(三)信仰中的神灵体系342

二、人神之间的媒介343

(一)莫批343

(二)咪谷344

(三)莫批与咪谷的关系346

三、新寨宗教祭祀仪式与活动347

(一)祭祀地点347

(二)重要的祭祀活动350

四、灵物崇拜364

(一)蜂巢崇拜364

(二)神树崇拜364

(三)门槛崇拜365

(四)黄泡刺崇拜365

(五)新谷穗崇拜366

(六)“祭祀寨神的牺牲肉皮”崇拜366

(七)祖筒(宝都)崇拜366

(八)祖柱崇拜367

五、与现实的融合367

(一)民族传统文化在宗教活动中得到了传承367

(二)对维系村寨稳定的重要作用368

(三)对村民进行重视环境、善待自然的教育369

六、新寨村民对宗教信仰政策的认知370

后记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