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的历史巨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世纪的历史巨变
  •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780116476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世界史:现代史-研究-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的历史巨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23

第一节 基本发展轨迹23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25

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危机26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27

四、80和90年代的新调整和新发展28

第二节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33

一、百年科技进步33

二、政府和企业大规模开发利用科学技术35

三、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以及美国的科技优势37

四、教育进步39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41

一、垄断资本的发展41

二、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的变革44

第四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革和社会福利制度48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变革48

二、社会福利制度50

第五节 产业结构、金融体系的变化52

一、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52

二、金融体系和金融霸权的变化55

第六节 经济全球化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59

一、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59

二、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60

第二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职能的发展70

第一节 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71

一、早期政治制度的建设72

二、对大众民主的怀疑恐惧和遏制73

三、19世纪后期的发展和调整74

第二节 危机时代:20世纪前期的困境76

一、战争与革命的冲击和局部民主改良76

二、经济大危机和两种道路的抉择78

三、反法西斯战争与民主81

第三节 巩固和调整:20世纪后期的发展83

一、统治阶级内部政治秩序的调整83

二、扩大民主权利,缓冲社会矛盾,利用民主政治形式维护社会统治86

三、麦卡锡主义的教训88

四、若干发展特点89

第四节 国家职能:从“守夜人”到“干预者”92

一、从自由资本主义的近代国家职能走向现代国家职能的初步转变93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现代国家职能的扩大97

三、二战后国家职能的进一步大规模发展99

四、国家职能与依法行政105

第五节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资本主义改革109

一、国家干预中的问题109

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国家职能的调整110

三、国际协调的加强和部分国家主权的转移115

第三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118

第一节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变化118

一、工人阶级结构及其变化118

二、资产阶级结构及其变化126

三、中间阶层结构及其变化133

第二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阶级关系的调节139

一、企业内部对劳资关系的微观调节140

二、国家对劳资关系的宏观调节142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调节的作用和实质145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148

一、阶级斗争根源及发展148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及其特点151

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发展趋势154

第四章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159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59

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159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163

第二节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165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重大变化165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66

第三节 第二国际的瓦解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67

一、关于时代特征和性质问题168

二、关于革命形势问题168

三、关于建党问题169

四、俄国十月革命的客观条件问题170

第四节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最初探索172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问题探索的三个阶段172

二、对社会主义问题的重大反思177

三、晚期关于党的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宝贵思想181

第五章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89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189

一、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189

二、新经济政策的终止191

三、斯大林时期的大转变193

四、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202

五、苏联模式的历史功绩及其严重弊端2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东欧、中国、越南、朝鲜、古巴等国的实践226

一、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22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232

三、越南、朝鲜、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34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对世界的影响238

第六章 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40

第一节 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动因、性质和道路240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直接动力240

二、改革是克服社会生产力发展障碍的现实需要241

三、改革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43

四、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43

第二节 苏联东欧国家体制改革的实践245

一、改革的发端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前期)245

二、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252

三、改革的全面展开和遭到严重挫折的阶段(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257

四、苏联的解体和俄罗斯转向私有化的阶段(90年代初至1999年)268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272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科学概括27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273

三、以农村改革为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74

四、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采取逐步推进的改革战略275

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276

六、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277

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发展278

第四节 越南、老挝、古巴、朝鲜等国家的体制改革279

一、越南的体制改革279

二、老挝的体制改革281

三、古巴的体制改革282

四、朝鲜的体制改革284

第五节 20世纪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285

一、导致苏东剧变的原因285

二、20世纪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292

第七章 殖民帝国的瓦解301

第一节 殖民帝国瓦解的过程301

一、概况301

二、战败国殖民帝国的瓦解305

三、俄罗斯帝国的消失306

四、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下的帝国的瓦解307

第二节 殖民帝国瓦解的原因317

一、“非殖民化”的含义317

二、国际格局的变化不利于殖民统治318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319

四、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319

五、宗主国的反殖因素327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基础330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主义历史遗留331

一、拉丁美洲国家的殖民主义历史遗留331

二、亚洲国家的殖民主义历史遗留336

三、非洲国家的殖民主义历史遗留344

第二节 新殖民主义问题349

一、新殖民主义的实质349

二、新殖民主义的多种表现352

第九章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363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363

一、概述363

二、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发展365

三、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373

四、非洲国家的政治发展383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390

一、概述390

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392

三、亚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400

四、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409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历史思考417

一、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问题418

二、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421

第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变化425

第一节 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425

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基本格局425

二、欧洲列强的争斗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26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428

一、欧洲霸权的衰落428

二、美苏的崛起429

第三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内在矛盾430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430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弊端与内在矛盾432

第四节 苏联的国际影响435

一、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435

二、对资本主义和殖民体系的冲击436

第五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437

一、20年代国际关系的调整——暂的和平437

二、30年代的国际关系——萧条、危机与走向战争442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446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两极格局的形成44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46

二、冷战的起源448

三、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452

第二节 两极格局的演变456

一、冷战的高潮及两极格局的形成456

二、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与激烈对抗460

三、美苏关系的明显缓和、重新加剧与多个力量中心的发展467

四、后冷战时期的开始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475

第三节 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480

一、联合国的诞生480

二、联合国的积极作用481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487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487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489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491

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作用的演变492

第十二章 9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和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495

第一节 各国在高科技领域内的激烈竞争496

一、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革命496

二、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497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发展的影响500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两极分化501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日益脱节,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502

三、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正激起新的反抗浪潮502

第三节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体系503

一、急欲实现对世界的领导504

二、以大力发展军事高科技作为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504

三、企图以地区性军事同盟取代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505

四、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动新的冷战506

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造的新“理论”507

第四节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第三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508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508

二、第三世界地位的上升与多极化513

第五节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方兴未艾516

一、世界需要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516

二、围绕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的斗争517

第十三章 20世纪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世界的影响520

第一节 百年耻辱 百年抗争520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520

二、救亡图存的伟大革命斗争522

第二节 独立自主 艰苦探索526

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526

二、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528

三、不断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529

第三节 重新崛起 举世瞩目531

一、伟大的成就531

二、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反响533

简要参考书目539

后记5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