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
  • 中国科普研究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ISBN:978711009804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科学普及-中国-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3

馆校结合:让科学教育强起来——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总结3

基于科学课标的科技馆展品设计及配套教育活动策划——以集成性水利工程展品为例&蔡虹 黄雁翔4

中小学利用科技类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的调查与案例研究&陈晓君 李燕 鲍贤清 陈鹴怡 钱悦 何骁祺 李洁 顾雯婷11

浅谈馆校结合中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刁国斌18

挖掘科技场馆潜力 提升“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效果&范磊 王宇23

研学旅行活动下科技馆“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发展&洪在银28

STEM教育理念在科技馆教育中的实践——以“中华小航家”课程为例&胡婷婷34

提升馆校结合之科普场馆资源的效能与动能&胡鑫川40

游戏化思维在科技馆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应用&姜琳 于舰46

工业遗产的科技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之研究&亢宽盈53

国际视野中科学场馆教育模式的启示与构建&李宏61

科技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科技场馆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研与实践&李宏 张敏67

学校教学与博物馆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李婷婷 白欣77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是馆校结合的有效方法&李文军85

浅析现阶段如何做好科技馆馆校结合工作&李毅钢 强英 罗琴 韩涛91

馆校结合大戏的领衔主演——主题式教育活动的研究与思考&梁志超98

科技馆与中小学合作关系的探索——以辽宁省科技馆为例&刘晓峰 于舰 王诗蕙105

浅谈科技馆与中小学开展“馆校结合”的问题与对策&刘怡111

科技馆教育活动设计之探究——以宜兴科技馆为例&陆晖117

欧洲科技馆:重视开发科学本身的魅力&罗红122

科技馆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途径与方法&马延芳127

馆校结合在科学教育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倪晓春131

馆校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以上海科技馆学校定制活动为例&聂婷华 吴晓雷136

浅谈“中考串讲”中的馆校合作&秦媛媛145

探索科教发展新模式之科技馆是我的第二学堂&宋颖格 赵珂149

科技场馆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建立的措施和办法&邢继民156

浅谈科技场馆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若干问题&杨传青161

科普创客在科技馆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设计及应用&叶浩 张文林166

中小学科学探索实验室及相关评测指标体系的研究&俞琳 徐瑞荣 包明明172

基于馆校结合的科技馆教育活动设计与开发——以重庆科技馆为例&张丹181

科普场馆教育活动如何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基于“遇见·光”主题探究活动案例的研究&张辉186

探索中前行——馆校合作实践中的问题和思考&张丽霞195

从传播学视角看科技馆科普探究活动模式——以武汉科技馆“寰宇川行”主题科普探究活动为例&张娅菲200

小学生校外探究式科学教学的探索与反思——基于北京教学植物园科学教学实践&赵芳206

结合优势开展多样化的校外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赵茜212

基于馆校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探秘上海海岸”为例&郑志英 方向红 范代读 陈晓君 李燕 鲍贤清217

浅析如何结合STEAM因素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周辉军224

基于需求与特征分析的“馆校结合”策略&朱幼文229

科普能力与科普政策研究分论坛241

强化国家科普能力 发出中国科普声音——科普能力与科普政策研究分论坛总结241

博物馆科普能力评估体系探析&蔡杰243

科普能力评估与科技传播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侯蓉英248

少数民族地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互联网+科普”模式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为例&李宁253

中国科普人才发展研究&牛桂芹263

结合精神文明“三大创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王家绪 皮恩伸273

中国古代度量衡在科技馆中的互动展示探索——以“古今长度单位对比”展项为例&王爽278

基于超效率DEA的我国区域科普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于洁 佟贺丰 刘娅 黄东流285

科普人际传播能力建设模式的探索与总结——兼谈健康科普演讲能力培训三循环模式&宋玫 张超291

基于3E理论的我国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思光 刘玉强299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科普能力的思考&周建强 苏婷310

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及监测评估分论坛319

构建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科普实践和测评体系——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及监测评估分论坛总结319

科普场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应用探究——以浙江省科技馆app为例&陈洁 王咨兴 金利芳321

企业科普的外部性及其影响&何丽327

网络化科学促进科学传播实践——以其助力“科普中国”落地运用为实证&黄时进 刘兵332

科普教育基地信息化平台监评的研究与探索&石强 骆春荣 封娇媛 李建明337

新媒体时代“实验式”科普节目研究——以《都市快报》“好奇实验室”为例&王艳丽 钟琦345

以责任评估为抓手 激发社会科普活力——杭州科普社会责任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余勇平350

“科普中国”落地应用模式分析和建议&张亮355

科普期刊出版与学科科普创作分论坛365

以人民为中心,繁荣科普创作,共促科普期刊发展——科普期刊出版与学科科普创作分论坛总结365

我国科普微视频发展浅析&胡周颖367

我国科普图书评奖及推荐活动的现状与问题&马俊锋 高宏斌373

青少年科普图书的科学教育功能&王玥382

传统科普美术发展困境与出路&姚利芬388

人机交互在科普展项中的创新设计研究&曾艳394

我国科技类人物评奖的现状及对科普创作人才培养的启示&张天慧 高宏斌 颜实 鞠思婷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