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
  • 武廷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953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区域规划-中国-近代-高等学校-教材;区域规划-中国-现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的特殊意义1

1.1.1 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1

第1章 导论1

1.1.2 区域规划是国家或地方应对环境变化的战略选择3

1.1.3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具有历史独特性3

1.1.4 在“现代化”范式下审视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4

1.2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的发展脉络6

1.2.1 “实业救国”浪潮下区域规划的产生(1840—1926年)6

1.2.2 国家重建过程中的区域规划实践(1911—1949年)7

1.2.3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区域规划实践(1949—1978年)8

1.2.4 改革开放时期的区域规划探索(1979年以来)9

1.3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9

1.3.1 现代世界区域规划的发展10

1.3.2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的国际比较12

1.3.3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在世界区域规划史上的地位14

1.4.1 已有研究评述18

1.4 研究思路与组织结构18

1.4.2 本书的研究方法20

1.4.3 本书的组织结构21

1.5 重要术语辨析与界定22

1.5.1 区域22

1.5.2 规划23

1.5.3 区域规划24

1.5.4 区域空间规划25

1.5.5 现代化、近代化与近现代26

第2章 近代区域规划思想与实践28

2.1 张謇的“村落主义”与区域现代化实践(1895—1926年)28

2.1.1 “村落主义”29

2.1.2 区域现代化的一个样板33

2.1.3 “测绘—规划 建设”的工作程序34

2.1.4 张謇区域思想的来源及其价值35

2.2 孙中山《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1918—1921年)37

2.2.1 通过区域开发实现全国一体化38

2.2.2 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39

2.2.3 借鉴国际先进规划思想39

2.2.4 目标导向的工作程序:“规划设想—调研/测绘 建设”41

2.3 “黄金十年”的区域规划与建设(1927—1937年)42

2.3.1 国民政府南京“首都计划”42

2.3.2 “实业计划”的研究与设计47

2.3.3 “九·一八”事变后对抗战的筹备52

2.3.4 苏维埃运动根据地建设55

2.3.5 乡村建设运动58

2.4 抗战烽火中的区域规划与建设事业(1937—1945年)59

2.4.1 后方战略基地建设59

2.4.2 拓展西南、西北的交通路线61

2.4.3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63

2.4.4 沦陷区的区域规划64

2.5.1 “实业计划”实施方案研究65

2.5 设想战后重建与解放战争中的空间战略(1940—1949年)65

2.5.2 综合的扬子江水利工程计划67

2.5.3 资源委员会设想战后重建67

2.5.4 战后大城市区域规划69

2.5.5 共产党力量与政策重点的空间转移74

2.6 中国近代区域规划发展的特征75

2.6.1 区域规划服从救国、建国需要75

2.6.2 区域规划围绕实业建设而展开75

2.6.3 重视区域规划与测绘、调查的关系76

2.6.4 规划进步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矛盾77

第3章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的区域规划实践79

3.1 三年经济恢复奠定发展基础(1949—1952年)79

3.1.1 面向全流域综合规划的治水事业艰难起步80

3.1.2 修建西南、西北铁路和公路80

3.1.3 恢复东北地区的重工业81

3.2 区域规划的迅速开展(1953—1960年)81

3.2.1 工业布局与城市规划结合,奠定区域规划基础81

3.2.2 合理布置新建的工业企业和居民点要求“迅速开展区域规划”83

3.2.3 “大跃进”的客观形势要求广泛开展区域规划工作87

3.2.4 其他区域性规划工作89

3.3 区域规划遭受曲折与挫折(1961—1978年)95

3.3.1 区域规划走“下坡路”95

3.3.2 “三线建设”95

3.3.3 规划工作的局部恢复98

3.4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区域规划发展的遗产与缺陷100

3.4.1 区域规划服务于经济建设101

3.4.2 区域规划与国民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工业区与厂址选址密不可分102

3.4.3 区域规划兼有战略性与技术性104

3.4.4 忽视区域规划危害甚多105

第4章 改革开放与区域规划探索106

4.1 计划经济体制内的空间规划改革(1979—1991年)106

4.1.1 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的试点及推行107

4.1.2 城镇体系规划与市域规划的开展113

4.1.3 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引起重视119

4.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区域规划发展(1992—2002年)120

4.2.1 跨省区区域经济规划工作的起步与尝试120

4.2.2 国土规划的衰变与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的兴起121

4.2.3 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升123

4.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区域规划新探索(2003年以来)129

4.3.1 “十一五”规划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130

4.3.2 开展城市规划的区域研究与加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31

4.3.3 重视国土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135

4.4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规划的特征与问题139

4.4.1 市场机制对区域规划的影响加大139

4.4.2 地域空间规划引起重视,但尚不成熟140

4.4.3 政府区域规划职能形成部门分置局面140

4.4.4 区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形成141

第5章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演进的环境、形式与内容143

5.1 中国与世界143

5.1.1 被迫开放(1840—1949年)143

5.1.2 被迫封闭(1949—1972年)144

5.1.3 主动开放与融入世界(1972年以来)146

5.2 计划与市场147

5.2.1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8年)148

5.2.2 从计划向市场转型(1979—1991年)148

5.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992年以来)149

5.3 区域规划形式与内容的变迁150

5.3.1 区域规划实践的不同类型150

5.3.2 区域规划进步与中国道路探索153

5.4.1 中国近现代区域规划表现出强烈的综合取向156

5.4 走向综合的区域空间规划156

5.4.2 历史经验证明空间规划的重要性157

5.4.3 开展综合的区域空间规划158

第6章 中国区域空间规划体系展望163

6.1 新形势下区域规划功能及规划体系变化的趋向163

6.1.1 区域规划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参与世界经济循环的战略措施163

6.1.2 区域规划是国家对经济建设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163

6.1.4 从更高层次把握规划体系的变化趋势164

6.1.3 区域规划是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的技术保障164

6.2 转变部门规划思想,开展横向合作166

6.2.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要突出区域规划及其相应的区域政策167

6.2.2 城市规划体系要加强区域战略问题研究169

6.2.3 国土规划体系要加强对各项用地供需的综合协调功能170

6.3 明确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主体,开展纵向合作170

6.3.1 明确的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主体:以省与县为依托171

6.3.2 区域规划的两种基本类型172

6.3.3 明确的职权划分,保障在获得权力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175

6.4 因势利导,注重实效,不断推进区域规划体制改革176

6.4.1 横向合作与纵向合作相结合176

6.4.2 “三规合作”与“三规合一”相结合177

6.4.3 政府间合作与非政府间协作相结合179

6.4.4 在推进政治文明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区域规划体制180

参考文献181

后记1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