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试用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1538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试用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1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著作1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
2、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组成部分5
二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8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8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10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12
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13
1、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3
2、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5
3、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挥和发展17
第一编 哲学第一章 辩证的唯物主义21
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21
1、什么是物质26
二 世界统一于物质26
2、世界统一于物质28
3、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29
4、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32
三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33
1、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34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34
3、意识是物质的反映35
4、意识的能动作用36
第二章 唯物辩证法38
一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38
1、普遍联系的观点38
2、永恒发展的观点40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41
1、矛盾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3
二 对立统一规律43
2、矛盾的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5
3、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46
4、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及其意义48
三 质量互变规律51
1、事物的质、量、度51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53
3、量变质变的复杂性55
四 否定之否定规律56
1、辩证的否定56
2、否定之否定58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9
五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60
1、本质和现象60
2、内容和形式61
3、原因和结果62
4、必然性和偶然性63
5、可能性和现实性64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66
一 认识和实践66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66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68
3、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69
二 认识的辩证过程70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70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72
3、认识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73
三 真理75
1、客观真理75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6
3、真理发展的辩证过程78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81
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81
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81
2、社会存在82
3、社会意识83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86
1、什么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86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88
3、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90
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93
1、什么叫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93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94
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96
1、阶级和阶级斗争98
四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98
2、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和特点99
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99
4、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101
五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1
1、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01
2、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3
3、坚持群众路线105
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108
一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108
1、商品具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08
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09
3、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变化110
二 货币形式是商品价值最成熟的表现形式112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12
3、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113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113
4、货币拜物教是物对人的统治114
三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115
1、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15
2、商品经济在历史发展中呈现的不同类型117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17
4、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19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120
一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120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120
2、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出来的121
3、机器人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123
4、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124
二 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125
1、剩余价值在各产业部门之间分配的规律125
2、商业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规律获得商业利润127
3、银行资本家也要获得不低于平均利润的银行利润128
4、大土地所有者坐地分赃,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128
三 社会资本再生产129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前提129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怎样实现的13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是怎样实现的131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33
第七章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35
一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135
1、垄断在国内的形成135
2、垄断向国外的发展137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38
二 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139
1、生产和技术出现停滞趋势是腐朽性的突出表现139
2、怎样正确看待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度迅速发展140
3、帝国主义的腐朽性是个总体概念141
三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42
1、“垂死性”就是“过渡性”142
2、垄断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成熟的客观条件142
3、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使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143
4、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共存,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4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6
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146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146
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14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9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14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151
三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管理体制的改革154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管理体制的改革154
2、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管理体制的改革156
第九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59
一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159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商品经济又是计划经济159
2、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161
二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作用162
1、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163
2、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意义164
三 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和计划市场167
1、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167
2、社会主义的计划市场168
第十章 社会主义劳动制度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171
一 社会主义劳动制度及其改革171
1、劳动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71
2、我国原有劳动制度的特点及其改革的必要性172
3、劳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73
1、按劳分配方式17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175
2、其他分配方式179
三 社会主义的消费182
1、消费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182
2、提高消费水平的正确途径183
3、为什么在我国不宜提“高消费”的口号18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186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开放式的经济186
1、经济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86
2、经济开放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188
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189
1、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189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192
1、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开放的基本形式193
三 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相互开放193
2、社会主义国家对内开放的基本原则195
3、充分发挥城市在对内开放中的作用197
第三编 科学社会主义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200
一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00
1、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200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主要表现201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03
4、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205
二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207
1、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207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09
3、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210
4、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212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15
1、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不发达国家确立21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215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17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220
二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222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222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224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26
三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28
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标志和表现228
2、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30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233
一 无产阶级专政233
1、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特征233
2、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和阶级基础234
3、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235
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237
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237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238
3、剥削阶级消灭以后,为什么仍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40
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41
1、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241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244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245
第十五章 无产阶级政党247
一 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247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247
2、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250
3、党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252
二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253
1、党风及其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253
2、正确估计和看待党风问题255
3、加强党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256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256
三 实行党政分开,改善党的领导258
1、党政分开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关键258
2、党政分开必须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260
3、适应党政分开,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261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3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征、内容和意义263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263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65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269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69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270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71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73
1、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274
2、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275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277
4、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78
5、发挥知识分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80
6、党组织和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282
十七章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84
一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未来284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美好的未来284
2、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285
二 共产主义必胜290
1、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290
2、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291
三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294
1、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294
2、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297
热门推荐
- 2208339.html
- 2742432.html
- 1256855.html
- 1090480.html
- 465265.html
- 3020532.html
- 308587.html
- 1998366.html
- 789949.html
- 578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8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0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9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2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8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4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7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2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