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理解马克思 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理解马克思 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
  • 李金辉著 著
  •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9225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理解马克思 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理解马克思的结构主义理论模式28

第一节 结构主义方法的兴起28

一、结构主义的历史沿革及其分类28

二、阿尔都塞: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范式转换31

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34

第二节 理解马克思的结构主义理论模式36

一、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人道主义”37

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47

第三节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和理论局限49

一、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49

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性52

第四节 “实践的解释学”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超越56

一、结构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困境及其超越56

二、马克思思想中的结构分析方法及“实践的解释学”对结构主义的超越60

第二章 理解马克思的总体性理论模式69

第一节 总体性理论的兴起和基本理论特征70

一、总体性理论的兴起和发展70

二、总体性理论的基本特征72

第二节 理解马克思的总体性理论模式的几种类型74

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74

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总体性的反思81

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总体性的反思86

第三节 总体性解释模式的特点、意义及缺陷90

一、对教条主义的批判:总体性解释模式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意识90

二、启蒙的辩证法对总体性解释模式的批判和反思93

第四节 马克思的“总体性”范畴及其对总体性理论模式的超越97

一、马克思的“具体总体性”范畴97

二、共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历史生成100

三、“实践的解释学”对理解马克思的总体性理论模式的超越106

第三章 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模式111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演变的历史及其三种理解112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历史112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不同理解115

第二节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类型118

一、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作为“权力解释学”的意识形态批判118

二、作为文化批判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123

三、作为话语政治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129

四、走出“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空间133

第三节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与“实践的解释学”的关联141

一、意识形态批判的解释学视角141

二、“实践的解释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特征146

第四章 “实践的解释学”的基本理论149

第一节 走向“实践的解释学”的解释学理论150

一、方法论的解释学还是本体论的解释学150

二、历史的解释学还是批判的解释学154

三、“实践的解释学”的双重超越:隶属性和疏异性的统一165

第二节 “实践的解释学”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172

一、“实践的解释学”不是什么172

二、“实践的解释学”是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双重批判”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176

三、“实践的解释学”的理论优势179

第三节 马克思的文本中“实践的解释学”思想180

一、马克思文本中的“实践”的观点181

二、马克思文本中的“解释学循环”思想184

第五章 理解马克思:“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的深层解读187

第一节 解读马克思的两种理论范式:从“科学的”说明到“解释学”的理解187

一、从“说明”马克思到“理解”马克思190

二、理解马克思三重内涵: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统一193

第二节 20世纪马克思解读模式分化的方法论反思196

一、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启示197

二、“回到马克思”之方法论批判202

三、“走出马克思”之惑:后现代解释学的方法论反思207

四、“实践的解释学”的理解:在“回到马克思”和“走出马克思”之间210

五、理解马克思文本的方法论原则216

第三节 “实践的解释学”视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提供了什么222

一、“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的马克思唯物史观222

二、“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的马克思哲学224

三、马克思的理论是总体性的“批判理论”230

结论233

参考文献235

后记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