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金属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赓祥,钱苗根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金属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1
§1-1晶体学基础1
一、晶体与非晶体1
二、空间点阵2
(一)空间点阵的概念2
(二)晶胞3
(三)晶系3
(四)布拉菲点阵5
(五)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5
(一)晶向指数6
三、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6
(二)晶面指数7
(三)六方晶系指数9
(四)晶带10
(五)晶面间距10
四、晶体的对称性11
(一)对称要素12
(二)点群及空间群14
五、晶体的极射投影15
(一)参考球和极射投影15
(二)吴氏网16
(三)标准投影16
一、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18
§1-2金属的晶体结构18
(一)面心立方结构(A1)20
(二)体心立方结构(A2)21
(三)密排六方结构(A3)22
(四)多晶型性23
二、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23
三、晶体结构中的间隙25
四、原子半径27
五、亚金属的晶体结构30
(一)金刚石型结构(4)30
(二)其他亚金属结构30
§1-3合金相结构31
()置换固溶体32
一、固溶体32
(二)间隙固溶体37
(三)固溶体的微观不均匀性38
(四)固溶体的点阵畸变39
二、中间相40
(一)正常价化合物41
(二)电子化合物42
(三)具有砷化镍结构的相44
(四)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45
(五)拓扑密堆相(TCP相)49
(六)超结构(有序固溶体)56
§2-1点缺陷63
一、空位和间隙原子63
第二章 金属晶体的缺陷63
二、点缺陷的移动66
三、过饱和点缺陷66
四、点缺陷对金属性能的影响67
§2-2位错的基本概念67
一、位错学说的产生67
二、刃型位错和柏氏矢量69
(一)刃型位错69
(二)柏氏矢量70
三、螺型位错71
四、混合型位错72
五、位错密度73
(一)刃型位错74
§2-3位错的运动74
一、位错的滑移74
(二)螺型位错75
(三)混合型位错76
二、位错攀移76
§2-4位错的弹性性质77
一、应力和应变分量77
二、位错的应力场79
(一)螺型位错应力场79
(二)刃型位错应力场79
三、位错的应变能80
四、作用在位错上的力81
五、位错的线张力82
六、位错间的力83
§2-5实际晶体结构中的位错85
一、实际晶体结构中的单位位错85
二、堆垛层错86
三、不全位错87
四、位错反应及扩展位错88
五、汤普森四面体及记号90
§2-6位错源和位错增殖90
一、晶体中位错的形成91
二、弗兰克-瑞德位错源——位错的增殖91
三、其他方式的位错增殖93
一、浸蚀法94
§2-7位错的实验观测94
二、位错的电子显微镜观察95
(一)直接观察96
(二)水纹图象法96
(三)衍衬法97
§2-8金属界面98
一、概述98
二、小角度晶界99
三、大角度晶界102
四、晶界能104
五、孪晶界105
六、晶界的特性106
七、外表面107
一、扩散第一定律108
第三章 固体金属中的扩散108
§3-1扩散方程108
二、扩散第二定律109
三、扩散第二方程的应用举例110
§3-2影响扩散的因素113
一、温度113
二、固溶体类型113
三、晶体结构113
四、浓度114
五、合金元素114
六、晶界扩散和表面扩散115
一、扩散的驱动力116
二、扩散原子的迁移率116
§3-3扩散问题的热力学分析116
三、上坡扩散117
§3-4扩散机制117
一、间隙扩散117
二、置换扩散119
(一)柯肯达尔效应119
(二)空位扩散机制119
三、晶界扩散120
四、位错扩散121
§3-5反应扩散122
一、反应扩散的概念122
二、反应扩散速度123
(一)金属熔化时体积的变化124
一、液态金属的一些性质124
第四章 金属的凝固124
§4-1液态金属124
(二)熔化潜热125
(三)熔化熵125
(四)衍射分析的结果125
二、液态金属的结构126
§4-2熔液的过冷与凝固过程127
一、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127
二、过冷现象128
(一)晶核形成时的能量变化129
一、均匀形核129
§4-3形核129
三、形核与生长129
(二)形核率131
二、不均匀形核132
§4-4生长135
一、液-固界面上原子迁移过程的动力学135
二、液-固界面处的温度梯度136
三、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136
四、晶体生长机制和生长速率138
五、纯金属凝固时的生长形态139
(一)在正的温度梯度下139
(二)在负的温度梯度下140
一、金属凝固后的晶粒大小141
§4-5凝固理论的应用举例141
二、制取单晶体142
(一)垂直提拉法143
(二)尖端形核法143
三、非晶态金属143
第五章 二元相图和合金的凝固145
§5-1相平衡与相图145
一、相平衡145
(一)相的概念145
(二)合金的相平衡条件146
(三)相律147
(一)单元系相图148
二、相图的表示和实验测定方法148
(二)二元系相图149
§5-2相图的热力学基础151
一、固溶体的自由能151
(一)固溶体自由能的计算方法152
(二)固溶体的自由能-成分曲线154
二、多相合金的自由能155
三、二元合金的相平衡156
四、从自由能-成分曲线推测相图158
五、二元相图的一些几何规律161
§5-3匀晶相图和固溶体的凝固162
一、匀晶相图162
二、固溶体的平衡凝固163
三、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164
四、合金凝固时的溶质分布165
(一)液体中溶质完全混合的情况166
(二)液体中溶质部分混合的情况167
(三)液体中溶质仅通过扩散而混合的情况168
五、区域熔炼169
六、合金中的成分过冷170
(一)成分过冷的概念170
(二)出现成分过冷的临界条件171
(三)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172
七、固溶体凝固时的晶体生长172
§5-4共晶相图及共晶转变176
一、共晶相图176
(二)共晶合金177
二、共晶合金的平衡凝固177
(一)含Sn量小于19%的合金177
(三)亚共晶合金178
(四)过共晶合金179
三、共晶组织及其形成机理179
(一)组织形态179
(二)金属-金属型共晶180
(三)金属-非金属型共晶183
四、亚共晶及过共晶组织185
五、共晶合金的不平衡凝固186
(一)伪共晶186
§5-5包晶相图及包晶转变188
一、相图188
(二)不平衡共晶组织188
(三)离异共晶188
二、具有包晶转变合金的平衡凝固189
(一)含424%Ag的Pt-Ag合金(合金Ⅰ)189
(二)424%<Ag%<663%的Pt-Ag合金190
(合金Ⅱ)190
(三)105%<Ag%<424%的Pt-Ag合金190
(合金Ⅲ)190
三、具有包晶转变合金的不平衡凝固191
四、包晶转变的应用192
§5-6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192
一、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192
(二)两组元形成化合物的相图193
(三)具有固态转变的二元相图194
(一)熔晶、偏晶和合晶相图195
二、复杂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197
(一)分析步骤197
(二)复杂二元相图分析举例198
(三)应用相图时要注意的问题200
三、根据相图分析合金热处理的可能性201
四、根据相图判断合金的性能201
§5-7铁碳相图和碳钢203
一、铁碳相图203
二、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凝固204
(一)含碳0.01%的合金(工业纯铁)204
(三)含碳0.40%的合金(亚共析钢)205
(二)含碳0.77%的合金(共析钢)205
(四)含碳1.2%的合金(过共析钢)207
(五)含碳4.3%的合金(共晶白口铸铁)207
(六)含碳3.0%的合金(亚共晶白口铸铁)208
(七)含碳5.0%的合金(过共晶白口铸铁)208
三、碳分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10
四、杂质元素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11
(一)硅和锰的影响211
(二)硫的影响211
(三)磷的影响213
(四)氮的影响213
§5-8合金铸件的组织与缺陷214
(六)氧的影响214
(五)氢的影响214
一、铸锭(件)的宏观组织215
(一)三晶区的形成机理215
(二)铸锭(件)组织的控制217
二、枝晶间距218
三、偏析219
(一)宏观偏析219
(二)显微偏析219
四、缩孔222
(一)缩孔的类型222
(二)凝固方式对缩孔的影响222
(三)散热条件对集中缩孔的影响223
五、晶粒取向224
(四)一般疏松与中心硫松224
六、钢锭的组织与缺陷225
(一)镇静钢226
(二)沸腾钢228
第六章 三元合金相图229
§6-1三元相图的成分表示方法229
一、浓度三角形229
二、在浓度三角形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线230
三、三元合金相图成分的其他表示方法230
的相图231
一、相图分析231
§62组元在液态及固态均无限溶解231
二、水平截面234
三、垂直截面234
§6-3组元在液态无限溶解、具有共235
晶转变的相图235
一、组元在固态完全不溶、具有共晶转变235
的相图235
(一)相图分析235
(二)水平截面236
(三)重心法则237
(四)垂直截面238
(五)投影图239
相图240
(一)组元在固态有限溶解时相图的基本特征240
二、组元在固态有限溶解、具有共晶转变的240
(六)相区接触法则240
(二)组元在固态有限溶解、具有共晶转变的相图242
§6-4三元合金相图举例245
一、Fe-C-Si三元系的垂直截面245
二、Fe-CrC三元系的垂直截面247
(一)相图分析247
(二)三元合金中的四相平衡转变249
(三)典型合金相变过程分析249
三、Fe-Cr-C三元系的水平截面250
(一)典型合金的相组成250
(二)三相平衡转变时相浓度的变化251
四、Al-Cu-Mg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252
(三)关于单相区252
五、Fe-C-P三元系的投影图254
(一)相图分析254
(二)典型合金相变过程分析255
六、三元合金相图小结257
第七章 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260
§7-1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260
一、工程应力-应变曲线260
二、真应力-真应变曲线262
(一)真应力和真应变262
(二)真应力-真应变曲线263
(三)流变曲线264
(四)应变速率敏感性264
§7-2单晶体的塑性变形265
(一)滑移的几何学266
一、滑移266
(二)滑移的位错机制271
二、孪生278
(一)孪生的特点279
(二)孪生的几何学280
(三)孪生的机制282
三、晶体的扭折282
§7-3多晶体的塑性变形283
一、多晶体变形的特点284
二、晶界(晶粒大小)的影响285
三、屈服现象286
(一)现象286
(二)屈服现象的解释287
一、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289
(一)显微组织的变化289
§7-4金属经塑性变形后的组织与性289
能289
(二)变形金属的亚结构290
二、塑性变形后金属性能的变化291
(一)性能变化情况291
(二)加工硬化292
(三)择优取向(形变织构)295
(四)残留应力和点阵畸变296
§7-5合金的塑性变形297
一、固溶体的塑性变形298
(一)固溶强化298
(二)有序强化300
(一)聚合型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301
二、多相合金的塑性变形301
(二)弥散分布型两相合金的塑性变形303
第八章 回复与再结晶307
§8-1概述307
§8-2回复308
一、回复的作用308
二、回复的动力学309
三、回复的机制309
(一)低温回复309
(二)中温回复310
(三)高温回复310
一、再结晶现象313
四、回复退火的应用313
§8-3再结晶313
二、再结晶的动力学315
三、再结晶过程中的形核317
四、再结晶温度319
五、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319
六、再结晶后晶粒大小322
§8-4晶粒长大323
一、晶界移动的驱动力324
二、晶粒的稳定形状325
三、正常晶粒长大326
(二)分散相微粒328
(一)温度328
四、影响晶粒长大的因素328
(三)晶粒间的位向差330
(四)微量杂质的存在330
(五)表面的热蚀沟331
五、异常晶粒长大(二次再结晶)333
六、表面能所提供的晶界移动驱动力335
七、再结晶图336
八、退火孪晶336
§8-5再结晶织构338
§8-6金属材料的热加工340
一、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341
响343
二、热加工对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343
三、超塑性345
第九章 固态金属中的相变348
§9-1总论348
一、固态相变的特点348
(一)相界面348
(二)位向关系349
(三)惯习面349
(四)应变能350
(五)晶体缺陷的影响350
(六)原子的扩散350
二、固态相变的分类350
(一)按热力学分类350
(一)均匀形核353
三、固态相变的形核353
(二)按原子迁移情况分类353
(三)其他分类方法353
(二)非均匀形核354
四、生长(相界面的移动)356
(一)生长机制356
(二)生长速率357
§9-2扩散型相变359
一、沉淀360
(一)沉淀的条件360
(二)沉淀过程举例360
(三)沉淀类型361
(四)沉淀相的聚集长大362
(一)形核364
二、共析转变364
(二)共析领域的生长365
三、调幅分解366
§9-3马氏体相变367
一、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367
(一)马氏体的形态和亚结构367
(二)表面浮突效应及变形特点368
(三)晶体学位向关系370
(四)马氏体转变的晶体学表象理论370
二、动力学371
三、热弹性马氏体与形状记忆效应372
热门推荐
- 1327016.html
- 1727846.html
- 541796.html
- 2991336.html
- 273589.html
- 2369228.html
- 1160409.html
- 1695511.html
- 1240689.html
- 2424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2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7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7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4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4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6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36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4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