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德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医德学
  • 文金宽,赵可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92341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德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医德学一般原理1

第一章 医德学研究的对象和医德的本质2

第一节 医德学研究的对象2

一、医德学概念2

二、医德学研究的对象3

三、医德学的内容5

第二节 医德的本质6

一、医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学领域的特殊表现6

二、医德是医务人员的和为准则7

三、医德贯穿于整个医疗卫生工作的各个7

第二章 医德的社会作用和基本特征9

第一节 医德的社会作用9

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9

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10

三、促进医学人才的成长和医学科学的发展11

第二节 医德的基本特征12

四、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12

一、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13

二、时代性的继承性的统一15

三、个体性的社会性的统一16

第三章 医德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7

第一节 医德学与医学科学和生命医学决策科学的关系17

一、医德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的17

二、生命医学科学是医德学问题的主要来源18

三、医德学与生命医学决策科学有密切联系18

第二节 医德学与法学和哲学的关系19

一、医德学与法学的关系19

二、医德学与哲学的关系20

第四章 医德的基本范畴22

第一节 医德义务与责任22

一、医德义务22

二、医责任25

一、医德情感26

第二节 医德情感与良心26

二、医德良心29

第三节 医德审慎与保密31

一、医德审慎31

二、医德保密32

第四节 医德荣誉和幸福34

一、医德荣誉34

二、医德幸福36

一、中国传统医德的产生38

第五章 医德学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38

第一节 中国医德学的历史发展38

二、中国传统医德的发展40

三、社会主义医德是中国医德发展的新阶段44

第二节 国外医德学的传统和现状48

一、国外医德学的传统48

二、国外医德学的现状和进展52

一、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确立有其客必然性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确立6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确立60

第二编 社会主义医德60

二、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确立有其历史继承性61

三、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工作这一特定职业所提出的必然要求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确立的意义62

一、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共产主义道德原则62

二、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62

三、社会主义医协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要求63

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63

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64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66

第七章 社会主义医德基本规范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及其特点68

一、医德规范的概念68

二、社会主义医德规范的特点69

一、救死扶伤 忠于职守7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70

二、钻研医术 精益求精73

三、尊重人格 平等待人75

四、语言谦和 文明礼貌76

五、清正廉洁 不徇私情77

六、 互学互尊 团结协作79

七、保守医密 尊重患者80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医德的社会作用8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医德的作用和特征81

二、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优秀医务工作者82

三、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医德的特征84

一、科学性与进步性的统一84

二、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85

三、医德意识和医德行为的统一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8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医德建设86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8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特征8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建设的新发展92

一、丰富和扩展了传统医德价值观的内涵92

二、促进了医疗竞争意识的形成和发展93

三、产生了着眼于整个人类健康和社会利益的医德思想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方向9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建设的重要性9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建设的基本方向98

第三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德103

第十章 我军医德的形成103

第一节 创建时期103

一、健全卫生组织,创办医院和卫生学校103

二、确立红军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105

三、重视医务卫生工作,强调医德医风建设108

一、我军医德理论的初步形成109

第二节 形成时期109

二、我军医德的进一步实践111

第十一章 我军医德的成熟与发展113

我一节 我军医德的成熟113

一、从佤着眼,为战争胜利服务113

二、一切为了伤病员,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医务工作的最高准则114

三、破除陈旧旧观念,树立科学严谨的思想115

四、克服门户之见,提倡团结协作的精神116

一、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117

第二节 我军医德的新发展117

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积极参加抢险救灾118

三、深入边远山区和老解放区,为群众防病治病119

四、积极收治地方病人,为国家排忧解难119

五、努力开展医学研究,攀登学高峰120

第十二章 我军医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121

第一节 我军医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121

一、祖国传统医德是前提条件121

二、我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是阶级基础122

第二节 医德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源泉123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理论依据123

二、军队的武装斗争是实践源泉124

第十三章 我军医德的基本特征127

第一节 军人道德是人民解放军医德的基础127

一、军人道德与军队医德127

二、军队医务工作者要用军人道德规范自己128

一、军队医务人员要把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放在工作首位131

第二节 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是国人民解放军医德的核心内容131

二、军队医务人员要围绕保障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积极开展工作132

第三节 共产主义道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德的最高准则134

一、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了军队医德必须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最高准则134

二、军队的医务工作者要在共产主义道德指导下开展工作136

第十四章 我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139

第一节 我军医院实行有偿服务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139

第二节 我军医院有偿服务与我军医院根本职能142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144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及影响因素150

第一节 医患关系150

第十五章 医患、医际关系150

第四编 医德的具体规范150

二、医患关系的模式155

三、医患关系道德的原则与内容158

第二节 医际关系163

一、医际关系的重要性163

二、医际关系的道德要求164

第十六章 临床诊疗道德168

第一节 临床诊疗道德的意义与原则168

一、临床诊疗道德的意义168

二、临床诊疗中的基本道德原则171

第二节 诊疗中的道德要求172

一、采集病史的道德要求172

二、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173

三、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174

一、药物治疗中的 道德要求177

第三节 治疗中的道德要求177

二、手术治疗中的道德要求179

三、心理治疗中的 道德要求181

四、营养治疗中的道德要求183

第十七章 护理道德185

第一节 护理道德概述185

一、护理发展概述及护理工作的地位185

二、护理道德的特征187

三、护理道德的意义188

第二节 护士的素质189

一、护士的素质189

二、影响护理队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协调191

第三节 护理道德规范193

一、基础护理道德规范193

二、责任制护理道德规范195

第十八章 医技道德197

第一节 医技工作的地位及道德作用197

一、医技工作的地位197

二、医技工作道德的作用199

第二节 各医技科室的特殊道德要求201

一、检验科工作者的特殊道德要求201

二、放射科工作者的特殊道德要求202

三、药剂科工作者的特殊道德要求204

第十九章 预防医学道德与康复医学道德206

第一节 预防医学道德206

一、预防医学的特点206

二、预防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要求209

第二节 康复医学道德213

一、康复医学的特点213

二、康复医学活动中的道德要求215

第二十章 医学科研道德与医院管理道德219

第一节 医学科研道德219

一、医学科研道德的意义219

二、医学科研道德的实质221

三、医学科研中的道德要求223

一、医院管理的地位229

第二节 医院管理道德229

二、医院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230

三、医院管理的道德原则232

第五编 当代医德问题236

第二十一章 人口与健康道德236

第一节 人口道德236

一、人口控制的社会意义236

二、人口控制工作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239

一、健康和健康道德243

第二节 健康道德243

二、健康道德的基本原则246

三、健康道德的内容249

第二十二章 生命与死亡道德253

第一节 生命道德253

一、生命道德概念253

二、人类的遗伟责任258

第二节 死亡道德266

一、死亡的概念与标准267

二、安乐死的道德问题269

三、临终关怀274

第二十三章 人体实验和器官移植道德279

第一节 人体实验道德279

一、医学科研中的人体实验279

二、人体实验的道德价值280

三、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283

第二节 器官移植道德287

一、器官移植的概况287

二、器官移植的道德问题289

三、器官移植中的道德要求294

第二十四章 医学中的性道德295

第一节 性道德的概念和意义295

一、性在人生中的位置295

二、性道德的概念297

三、性道德的意义298

第二节 性道德问题299

一、保护妇女299

二、生殖器官疾病诊治中的道德301

三、性病防治与治疗中的道德302

四、纸前检查中的道德304

第三节 医务人员的性道德原则304

二、革命的原则305

三、进化的原则305

四、公平的原则306

第一节 环境道德概念及发展状况307

一、环境道德的概念307

第二十五章 环境道德307

二、环境道德的发展状况308

第二节 环境危机与人类健康310

一、环境严惩污染310

二、资源严重破坏316

三、环境影响人体健康318

第三节 环境道德的原则320

一、环境道德特征320

二、环境道德原则322

一、医德评价的概念及特点325

第一节 医德评价的内容与标准325

第六编 医德评价、教育及修养325

第二十六章 医德评价325

二、医德评价的内容326

三、医德评价的标准327

第二节 医德评价的根据、方式和意义330

一、医德评价的根据330

二、医德评价的方式332

三、医德评价的335

第三节 医德评价的实施及管理336

一、医德评价的实施336

二、医德评价的管理338

第二十七章 医德教育341

第一节 医德教育的意义和方法341

一、医德教育的意义341

二、医德教育的过程343

三、医德教育的方法344

一、教育目的的职业倾向性346

第二节 医德教育的特点346

二、教育功能的社会性347

三、教育手段的可控性347

四、教育时间的长期性347

五、教育过程的反复性347

六、教育组织的复杂性348

七、教育对象的自律性348

一、医德修养的含义349

第一节 医德修养的意义和方式349

第二十八章 医德修养349

二、医德修养的意义351

三、医德修养的方式353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的医德理想355

一、医德境界与医德修养355

二、医德境界的层次性356

三、攀登高层次医德境界的长期性、艰巨性358

后记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