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师承学堂 五运六气解读人体生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师承学堂 五运六气解读人体生命
  • 田合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425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运气(中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师承学堂 五运六气解读人体生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五运六气是生命之本1

一、天人合一的人体生命双结构1

(一)父母遗传有形生命体1

(二)自然遗传无形生命体2

(三)神9

(四)人体生命时空密码——五运六气12

(五)五运六气是生命之本16

二、天地合气于黄庭17

三、天、人相合的开始时间19

四、天与人相合的磨合期20

五、自然遗传人体生命滋养父母遗传人体生命21

六、人体生命结构图22

七、两个生命体的和谐是健康的保障25

八、中医体质学26

第二章 人体三本心肺脾27

一、人体三本心肺脾27

(一)先天之本——心27

(二)后天之本——肺、脾31

(三)内外病因40

(四)形与神41

(五)黄道周的中医理论43

二、心肺脾三本与三胚层44

三、人体三本与丹田——丹田理论的建构45

(一)膻中丹田45

(二)神阙丹田46

(三)人体天地阴阳两种分法50

四、从三本论人之真气和宗气52

五、人体生命三步曲55

(一)人体生命三步曲55

(二)五气、五味的生化56

六、后天肺脾二本养先天心本62

七、心肺脾三本联病64

(一)二阳之病发心脾64

(二)太阳阳明病67

(三)后天之本肺脾病68

(四)三阳、二阳、三阴病69

(五)白塞综合征72

八、心肺脾三本与《内经》结构74

第三章 寸口脉76

一、左寸脉78

二、右寸脉79

第四章 天地五气五味论80

一、气、味是健康的保障80

二、气、味是疾病发生之源81

三、天气对生物的影响84

四、气、味病的诊断88

五、气、味是治病之本88

六、小结93

第五章 《伤寒论》和《脾胃论》95

一、《伤寒论》与心肺脾三本95

二、《脾胃论》与心肺脾三本100

(一)李东垣创作《脾胃论》的大纲是《伤寒论》的“病发于阴”100

(二)病及心肺104

(三)阳虚三联病111

三、阴火与戴阳、格阳112

第六章 标本中气115

一、标本中气115

(一)标的定义116

(二)本的定义121

(三)中见122

(四)从化规律123

(五)化生在“中气”123

(六)六经三大系统129

(七)标本中气治则140

(八)脉诊140

二、张子和突出少阳太阴“从本”的火湿141

(一)张子和提出“火湿”是生命之本141

(二)火湿病141

(三)百病纲领143

三、营卫气血生于脾胃,布散于肺154

(一)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154

(二)肺为营卫输布之枢机155

(三)从脾胃传肺的途径155

(四)肺的宣发和肃降155

(五)少阳相火是关键156

四、神机与气立156

五、临床应用157

(一)寸口脉157

(二)张仲景建中理论158

(三)李东垣甲己化土说159

(四)明清三张160

(五)养生161

(六)田氏“中医三部六经体系”164

(七)十二经之原170

六、中气升降运动173

(一)中气是升降运动的枢纽176

(二)相火是升降运动的根本176

(三)肝肺是升降运动的通道176

(四)心肾是升降运动的征兆177

七、扶阳论177

(一)人体阳气本源在胃脘177

(二)阳气的作用178

(三)阳气本于三焦相火179

(四)阳气病见四肢180

(五)张仲景论阳气病180

第七章 田氏心肺脾三本诊法183

一、运气诊184

二、胸背诊184

三、腹骶诊187

四、胸腹诊方法191

五、李东垣胸背、腹骶诊法191

六、表里概念194

第八章 心肺脾三本与养生气功198

一、《周易参同契》198

二、太极序列199

(一)阴阳鱼太极图199

(二)阴阳五行太极图199

(三)逆则成仙200

三、黄庭太极与丹田201

(一)笔者注解《内经图》(《内景图》)201

(二)笔者注解《修真图》202

(三)中医养生202

(四)佛家七轮203

第九章 中医大数据化智慧206

一、方位数据化206

二、生命数据化207

三、人气、营卫运行数据化208

四、运气数据化213

第十章 医案216

一、狐惑病216

二、痤疮218

三、手脚癣220

四、皮痹221

五、面颊斑疹226

六、脚气228

七、糖尿病229

八、太阳病胸痹231

九、太阴病脾湿阻痹232

十、脑梗塞234

十一、少阳病234

十二、呃逆235

十三、皮癣237

附录 五运六气解读《伤寒例》240

一、四时正气病240

(一)四时次序240

(二)伤寒241

(三)伤寒与温病、暑病的区别241

二、时行之气病243

(一)时行之气243

(二)推算四时正气与时行之气244

三、秋分后至春分前四时正气为病与时行之气为病的区别246

四、伏寒发病机制248

五、春分后至秋分前四时正气为病与时行之气为病的区别249

六、季节气候变化与外感病的关系255

七、六气都伤人,只举寒邪伤人为例261

(一)伤寒病的治疗261

(二)因地制宜263

(三)举伤寒为例264

(四)重感异气病变269

八、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270

九、外感风寒应当遵循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及误治后的变证270

十、论述汗下两法的运用271

十一、论述两感病的诊治转归272

十二、论述服药的法度272

十三、对时气病口渴饮水的护理原则273

十四、饮水要适度273

十五、欲愈脉证273

十六、温病针刺穴位274

十七、损脉预后274

十八、伤寒与伤暑的脉证区别274

十九、以脉证互参判断预后274

二十、总结全篇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