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地质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立强,吴晓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172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09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地质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地质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1
1.1硅酸盐类矿物LA-ICP-M S微区原位分析2
1.1.1技术方法与主要原理2
1.1.2实验部分3
1.1.3结果与讨论5
1.1.4结论与展望12
1.2碳酸盐及氟碳酸盐矿物LA-ICP-MS微区原位分析14
1.2.1实验方法14
1.2.2结果与讨论16
1.2.3结论与展望21
1.3硫化物矿物LA-ICP-MS微区原位成分分析23
1.3.1实验方法23
1.3.2结果与讨论24
1.3.3结论与展望29
1.4单个熔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及地质学应用31
1.4.1地质背景与样品特征31
1.4.2熔体包裹体LA-ICP-MS分析方法31
1.4.3结果与讨论32
1.4.4结论34
1.5 LA-ICP-MS分析矿物微区成分分布技术方法研究36
1.5.1实验部分36
1.5.2结果与讨论37
1.5.3结论与展望41
1.6 LA-ICP-MS微区原位矿物分析中的基体效应研究43
1.6.1元素对比值研究基体效应原理43
1.6.2实验方法44
1.6.3结果与讨论46
1.6.4结论与展望50
1.7硫化物微区分析标准物质研制53
1.7.1实验部分53
1.7.2结果与讨论54
1.7.3结论与展望57
1.8硅酸盐微区原位分析成分(备选)标准物质的研制59
1.8.1 CGSG系列玻璃的原料及玻璃样品的制备过程59
1.8.2均匀性检验60
1.8.3 稳定性检验66
1.8.4 CGSG系列玻璃态样品的定值分析与定值结果66
1.8.5结论与展望67
1.9斜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与应用70
1.9.1研究区地质概况70
1.9.2技术方法与主要原理70
1.9.3实验部分75
1.9.4应用与研究成果76
1.9.5结论与展望80
1.10探针片LA-MC-ICP-MS锆石和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定年82
1.10.1研究区域与地质特征82
1.10.2技术方法82
1.10.3实验部分83
1.10.4结果与讨论85
1.10.5结论与展望88
1.11 LA-MC-ICP-MS硼同位素示踪分析与应用93
1.11.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93
1.11.2技术方法与主要原理94
1.11.3实验部分95
1.11.4应用与研究成果97
1.11.5结论与展望99
第2章 原位微区及形态分析技术与矿山生物地球化学研究101
2.1微区X射线荧光及吸收谱技术在植物重金属分布和形态中的应用研究102
2.1.1同步辐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102
2.1.2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精细结构技术102
2.1.3实验部分102
2.1.4结果与讨论103
2.1.5结论与展望108
2.2土壤铅矿物转化特征及微生物与铅的相互作用研究111
2.2.1实验部分111
2.2.2结果与讨论112
2.2.3结论117
2.3铅锌矿地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类抑制与激活作用119
2.3.1实验部分119
2.3.2结果与讨论120
2.3.3结论127
2.4应用HPLC-ESI-MS测定土壤和植物中小分子有机酸128
2.4.1实验部分128
2.4.2结果与讨论129
2.4.3结论131
2.5铅锌矿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及鉴定技术134
2.5.1激光拉曼光谱方法134
2.5.2实验部分135
2.5.3铅锌矿及其伴生(共生)矿物的拉曼光谱特征135
2.5.4未知矿物鉴别141
2.5.5结论143
第3章 矿物物相与元素赋存状态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145
3.1河北相广锰银矿床中锰矿物研究146
3.1.1样品与实验方法146
3.1.2结果与讨论147
3.1.3结论150
3.2甘肃北山绢英岩中云母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152
3.2.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152
3.2.2实验部分153
3.2.3应用与研究成果155
3.2.4结论158
3.3甘肃白山堂铜矿区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160
3.3.1实验部分160
3.3.2结果与讨论164
3.3.3结论与展望164
3.4甘肃白山堂矿区黄铁矿特征LA-ICP-MS与电子探针联合分析167
3.4.1实验部分167
3.4.2结果与讨论168
3.4.3结论173
3.5甘肃北山斑岩铜矿中钾长石粉晶X射线结构研究174
3.5.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175
3.5.2实验部分175
3.5.3结果与讨论176
3.5.4结论与展望181
3.6凹凸棒石矿综合分析技术与应用183
3.6.1仪器与主要材料183
3.6.2样品前处理方法183
3.6.3样品分析方法184
3.6.4结果与讨论185
3.6.5结论188
3.7滑石物相分析技术与应用190
3.7.1仪器与主要材料190
3.7.2样品分析方法190
3.7.3结果与讨论192
3.7.4结论194
3.8石棉物相分析技术与应用196
3.8.1仪器与主要材料196
3.8.2样品分析方法196
3.8.3结果与讨论197
3.8.4结论199
3.9高岭石和蒙脱石物相分析技术与应用201
3.9.1仪器与主要材料201
3.9.2样品检测方法201
3.9.3结果与讨论202
3.9.4结论206
3.10紫金山铜多金属矿蚀变矿物组合分析技术与应用209
3.10.1实验部分209
3.10.2结果与讨论210
3.10.3结论212
3.11金银碲化物矿物的交生结构特征及对成矿条件的指示216
3.11.1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样品采集216
3.11.2实验方法及主要原理216
3.11.3实验与研究成果216
3.11.4结论与展望220
3.12大台沟超深铁矿矿物组分分析技术222
3.12.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222
3.12.2研究方法与主要原理222
3.12.3实验部分222
3.12.4结果与讨论223
3.12.5结论225
3.13磷灰石物相分析技术与应用226
3.13.1实验部分226
3.13.2结果与讨论227
3.13.3结论231
3.14碳酸盐矿物物相分析技术与应用232
3.14.1实验部分232
3.14.2结果与讨论234
3.14.3结论238
3.15 耐火黏土矿物分析鉴定技术与应用239
3.15.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239
3.15.2鉴定方法与主要原理239
3.15.3实验部分239
3.15.4结果与讨论240
3.15.5结论244
3.16硼矿石物相分析技术与应用246
3.16.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246
3.16.2实验部分246
3.16.3结果与讨论247
3.16.4结论249
3.17高磷铁矿中铁磷元素赋存状态研究250
3.17.1实验部分250
3.17.2结果与讨论251
3.17.3结论254
3.18丹巴杨柳坪铜镍硫化物铂族矿床铂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255
3.18.1实验部分255
3.18.2结果与讨论256
3.18.3结论261
3.19铁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及元素赋存状态研究263
3.19.1实验部分263
3.19.2结果与讨论265
3.19.3结论268
3.20变温条件下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270
3.20.1实验部分270
3.20.2结果与讨论271
3.20.3结论274
3.21湖南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不同颜色萤石中流体包裹体实验技术研究276
3.21.1实验部分276
3.21.2结果与讨论277
3.21.3结论与展望281
3.22铁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实验技术284
3.22.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284
3.22.2实验部分285
3.22.3结果与讨论286
3.22.4结论与展望292
3.23雪山嶂铜多金属矿床金属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293
3.23.1实验部分293
3.23.2结果与讨论294
3.23.3讨论297
3.23.4结论与展望298
第4章 岩石矿物分析技术与应用研究300
4.1钨矿石、铌钽矿石、铍矿石中多元素配套分析技术301
4.1.1钨矿石、铌钽矿石ICP-OES/MS配套分析方法301
4.1.2铍矿石ICP-OES/MS分析方法305
4.1.3结论306
4.2镍矿石中主次痕量元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研究308
4.2.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308
4.2.2实验部分308
4.2.3结果与讨论309
4.2.4结论313
4.3铝土矿中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技术研究314
4.3.1样品地质背景314
4.3.2实验部分315
4.3.3结果与讨论316
4.3.4结论与展望318
4.4铁矿石中主次量元素分析技术研究320
4.4.1实验部分320
4.4.2结果与讨论321
4.4.3结论324
4.5 钼铜多金属矿中主次量元素分析技术研究326
4.5.1样品矿物特性326
4.5.2粉末压片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主次量元素326
4.5.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铅锌钨钼330
4.5.4结论与展望332
4.6雪山嶂铜多金属矿中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333
4.6.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333
4.6.2实验方法333
4.6.3结果与讨论334
4.6.4结论与展望336
4.7硫化铜矿样品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研究338
4.7.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338
4.7.2实验部分338
4.7.3结论341
4.8铁铜多金属矿复杂基体样品中稀土元素分析技术研究343
4.8.1实验部分343
4.8.2结果与讨论344
4.8.3结论与展望345
4.9含重晶石的银铅矿中铅的分析技术研究346
4.9.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346
4.9.2实验部分346
4.9.3结果与讨论347
4.9.4结论350
4.10内蒙古东乌旗铅锌矿中主次量元素分析技术研究352
4.10.1实验部分352
4.10.2结果与讨论353
4.10.3结论与展望356
4.11超贫磁铁矿中磁性铁分析技术研究358
4.11.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358
4.11.2实验部分359
4.11.3结果与讨论360
4.11.4实际样品分析362
4.11.5结论与展望363
4.12超深铁矿中磁性铁分析技术研究364
4.12.1实验部分364
4.12.2结果与讨论365
4.12.3结论367
4.13金矿中金元素电位滴定分析技术研究369
4.13.1方法主要原理369
4.13.2实验部分369
4.13.3结果与讨论370
4.13.4结论372
4.14硫铁矿中铁的自动电位滴定分析技术研究373
4.14.1实验部分373
4.14.2结果与讨论374
4.14.3结论378
4.15 地质样品中稀散元素镓铟铊锗硒碲分析技术研究380
4.15.1实验部分380
4.15.2结果与讨论381
4.15.3结论与展望385
4.16磷矿石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387
4.16.1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12种主次量元素387
4.16.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主次量元素389
4.16.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磷矿石中的多组分391
4.16.4结论与展望393
4.17石膏矿中主次量元素分析技术研究394
4.17.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394
4.17.2实验部分395
4.17.3结果与讨论395
4.17.4结论398
4.18滑石矿中有害组分的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研究400
4.18.1研究区地质背景400
4.18.2矿石矿物特征400
4.18.3滑石矿中石棉的检测方法400
4.18.4滑石矿中有害元素分析方法403
4.18.5结论与展望404
4.19芒硝矿化学成分分析技术研究406
4.19.1实验部分406
4.19.2结果与讨论407
4.19.3 ICP-OES和离子色谱法的检出限409
4.19.4结论410
4.20石墨中常量元素分析技术研究411
4.20.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411
4.20.2实验部分411
4.20.3结果与讨论412
4.20.4结论与展望415
第5章 现场分析技术与应用417
5.1钻探流体现场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418
5.1.1研究区域与地质背景418
5.1.2钻探流体现场分析方法主要原理418
5.1.3结果与讨论419
5.1.4结论与展望420
5.2覆盖区浅钻样品的车载实验室现场分析422
5.2.1实验部分422
5.2.2结果与讨论424
5.2.3结论425
5.3车载偏振-EDXRF现场分析铜铅锌矿石427
5.3.1实验部分427
5.3.2结果与讨论428
5.3.3结论与展望430
5.4树脂富集EDXRF分析水样中重金属及现场应用432
5.4.1实验部分432
5.4.2结果与讨论433
5.4.3结论与展望436
第6章 海洋分析技术与应用437
6.1离子色谱分析技术在海水和孔隙水阴阳离子分析中的应用438
6.1.1海水和孔隙水分析应用地质背景438
6.1.2海水和孔隙水中阴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技术438
6.1.3海水和孔隙水中阳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技术443
6.1.4结论与展望446
6.2海洋沉积物234Th、210 Pb和137 Cs测年技术与应用449
6.2.1研究区域与地质特征449
6.2.2实验部分450
6.2.3结果与讨论451
6.2.4成果应用454
6.2.5结论与展望455
6.3海洋生物标志物现代分析技术456
6.3.1实验部分456
6.3.2结果与讨论458
6.3.3结论461
第7章 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与应用463
7.1地质调查海岸带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与方法的建立及应用464
7.1.1实验部分464
7.1.2结果与讨论467
7.1.3结论与展望470
7.2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样品的采集及现场处理技术471
7.2.1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测试方法的建立471
7.2.2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测试方法的应用473
7.2.3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现场前处理技术研究474
7.2.4结论475
7.3基于自制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材料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477
7.3.1实验部分477
7.3.2结果与讨论479
7.3.3结论与展望483
7.4母乳中典型氯代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与应用485
7.4.1研究区域与样品来源485
7.4.2实验部分486
7.4.3结果与讨论489
7.4.4方法应用491
7.4.5结论与展望492
7.5长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多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风险评价及来源研究495
7.5.1实验部分495
7.5.2结果与讨论497
7.5.3结论与展望501
7.6紫金山铜多金属矿中有机质的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503
7.6.1研究区地质背景504
7.6.2实验部分504
7.6.3结果与讨论505
7.6.4实际样品中生物标志物分析508
7.6.5结论与展望508
热门推荐
- 1862849.html
- 208973.html
- 2196325.html
- 1572532.html
- 442984.html
- 1628228.html
- 1120549.html
- 2913948.html
- 1476214.html
- 604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1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4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9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9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6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9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5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