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国公共广播电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德)路赫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6354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广播电视-研究-德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国公共广播电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 提出问题1
2 政治学关联8
3 研究的现状11
4 研究方法15
5 结构和步骤17
第二章 公共领域的原则21
1 导论21
2 公共领域作为启蒙的原则22
3 现代的公共领域观念26
3.1 现代社会细分背景下的公共领域理论26
3.2 公共领域的(第一次)结构转变30
3.2.1 引言:批判理论30
3.2.2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变31
3.2.2.1 理论基础31
3.2.2.2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修订版33
3.2.2.3 结论36
3.3 卢曼:对公共领域的系统理论的理解36
3.3.1 自我组织的理念37
3.3.2 自生系统理论38
3.3.3 社会学对卢曼自生系统理论的接受41
3.3.4 系统理论角度的“公共领域部分体系”44
3.4 诺尔勒-诺依曼:公共领域的社会心理意义——公共领域作为评判机构50
3.4.1 导论50
3.4.2 公共领域和公共言论作为社会监督52
3.4.3 公共领域对于公共意见作为社会监督概念的理解53
3.4.4 对诺尔勒-诺依曼的社会心理公共领域概念的批判54
3.5 公共领域的第二次结构转变55
3.5.1 媒体的经济化和自主化58
3.5.2 公共领域结构转变的结果60
3.5.3 公共领域概念的转变62
4 公共领域在现代宪法国家作为标准规定66
4.1 对公共领域的宪法层面的理解66
4.2 公共领域作为政治意志形成和参与民主的前提条件68
5 总结:公共领域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70
第三章 (电子)大众媒体在建立公众社会和政治传播方面扮演的角色74
1 引言74
2 宪法法律的标准基础78
2.1 1945年之后德国电视广播系统的历史/目标78
2.2 德国广播电视的宪法法律框架80
2.2.1 国家确保广播电视自由和发展81
2.2.2 基本供应82
2.2.3 国家自由83
2.2.4 节目自由、多元化和均衡85
2.2.5 资金保障87
2.2.6 调整、限制、组织93
2.2.7 当前的节目供应/未来的节目/数字化95
2.3 总结:符合宪法的原则和针对国家的供给96
3 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100
3.1 大众媒体如何产生影响?101
3.1.1 媒体效果的旧理论102
3.1.2 议程设置理论103
3.1.3 易感性,“认知瓶颈”,社会背景——受众处于中心位置105
3.1.3.1 易感性105
3.1.3.2 “认知瓶颈”107
3.1.3.3 大众媒体接受影响力中社会环境的意义110
3.1.4 媒体议程对政治施为者以及政治系统的影响111
3.1.5 附录:媒介效果研究的个人理论116
3.1.5.1 视频困境,沉默螺旋116
3.1.5.2 智力参与117
3.2 大众媒体的覆盖范围,媒介消费119
3.3 媒体如何工作?——大众媒体的展示逻辑125
3.3.1 “守门员”理论126
3.3.2 选择标准127
3.4 公共领域第二次结构转变对于政治体制的后果133
3.4.1 政治体系的公共领域运作/个人化133
3.4.2 象征性政治136
3.4.3 象征性政治和媒体展示的结果141
3.4.3.1 给政治施为者带来的结果141
3.4.3.2 给政党带来的结果144
3.4.3.3 给政治结构和政治进程带来的结果146
4 公共广播电视的任务和功能151
第四章 广播体系的双元化156
1 前提156
1.1 新出现的技术带来的可能性157
1.2 对公共广播的指责157
1.2.1 来自政治人物和党派的指责157
1.2.2 对政治系统的依赖性提出的批评158
1.2.3 对高成本提出的指责161
1.3 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162
2 德国广播体系的双元化164
2.1 有线实验项目164
2.2 发展私营电视——电视市场的新生力量166
2.3 开放的通道168
3 私营广播的结构169
3.1 监管/州立传媒机构169
3.2 私营广播的融资174
3.3 播出体系的国际比较175
4 电视市场的变化178
4.1 播放格式和内容的变化178
4.2 趋同论点189
第五章 双元化导致的结果——讨论中的公共广播电视192
1 从政治信息类节目看电视节目的实际作用192
1.1 从双元化开始直到90年代末之间电视作用的发展193
1.2 转折点:发展的加强——使用行为中的新趋势203
1.3 电视收视的现状208
2 公共电视台是否发挥了作用?212
2.1 论坛、补充以及榜样作用212
2.2 融合作用216
2.2.1 融合的概念解析217
2.2.1.1 理论体系217
2.2.1.2 作为价值共识的社会融合220
2.2.2 分裂取代融合?222
2.2.2.1 分裂理论222
2.2.2.2 媒体受众的分离?225
2.2.3 通过大众传媒实现融合?230
2.2.3.1 通过媒体统一实现融合230
2.2.3.2 确保连接交流233
2.3 结论239
第六章 公共广电的未来:生存保护还是私有化?241
1 公共广播电视的私有化242
2 (更强的)面向市场248
2.1 缩减公共广播电视/部分私有化248
2.1.1 批评者的要求248
2.1.2 对批判的评价251
2.1.2.1 批判中的矛盾/“对其一致性的怀疑”251
2.1.2.2 集中于“特别的公共利益”并取消综合节目?252
2.1.2.3 取消广告?256
2.1.2.4 小结257
2.2 有公共使命的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258
3 新的(监管)结构262
3.1 双平台模式264
3.2 法律调控还是自我调控?266
3.2.1 法定“调控工具”266
3.2.1.1 外部监管266
3.2.1.2 内部质量管理267
3.2.1.3 “责任和义务”268
3.2.1.4 小结272
3.2.2 自我调控策略273
4 结论:行动指南278
5 展望:数字化287
5.1 新的技术可能性287
5.2 使用/效果290
5.3 任务分配/组织/规章291
5.4 小结292
第七章 结论295
1 总结295
2 进一步的研究需要306
附件308
参考文献311
后记313
热门推荐
- 2696455.html
- 540617.html
- 3437391.html
- 2026377.html
- 3740278.html
- 886442.html
- 2172640.html
- 3451291.html
- 1445802.html
- 1569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1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6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8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0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1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9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6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