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反思与建构 大学办学特色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反思与建构 大学办学特色问题研究
  • 陈翠荣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5698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办学组织形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反思与建构 大学办学特色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

(一)国际背景1

(二)国内背景3

二、文献综述6

(一)国内有关大学办学特色问题的研究状况6

(二)国外有关大学办学特色问题的研究状况10

三、研究的框架和意义17

(一)研究的框架17

(二)研究意义17

四、研究方法18

五、主要概念的界定19

第二章 大学办学特色解析20

一、何谓特色20

二、何谓大学办学特色25

(一)对已有研究的梳理25

(二)“大学办学特色”概念的重新给定37

(三)大学办学特色的基本属性47

三、相关概念辨析51

(一)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51

(二)大学办学特色≠特色大学55

(三)大学办学特色≠大学办学优势、办学传统57

(四)大学办学特色≠大学办学个性60

第三章 大学办学特色的理论基础64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大学办学特色的教育学基础65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形成了大学创建办学特色的前提与基础65

(二)大学创建办学特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要求68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大学办学特色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70

(一)核心竞争力与大学核心竞争力70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办学特色的关系73

三、生态位原理:大学办学特色的生态学基础75

(一)生态位原理简述75

(二)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大学生态位原理77

(三)生态位原理对创建办学特色的启示79

四、后现代主义:大学办学特色的哲学基础82

(一)后现代主义的思维特征82

(二)后现代主义与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86

(三)后现代主义对创建大学办学特色的启示87

第四章 国内外大学创建办学特色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97

一、国内外大学办学特色创建的历史经验98

(一)创建办学特色的外部条件分析98

(二)创建办学特色的内部条件分析111

(三)基于普林斯顿大学办学特色发展的个案分析131

二、国内外大学创建办学特色的历史经验的启示139

(一)创建办学特色既要满足社会需要,更要保持大学自身的相对独立性139

(二)发展办学特色既有赖于物质条件和制度环境的创建与完善,更有赖于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培育144

(三)形成办学特色既是政府积极扶持的结果,更是大学自身累积性发展的结果146

(四)创建办学特色既有必要学习借鉴外在的办学经验,更需要坚持自主选择与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149

第五章 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52

一、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53

(一)办学盲目模仿现象比较严重153

(二)“为特色而特色”现象比较明显158

(三)“重有形轻无形”建设现象比较普遍159

(四)将“特色建设”与“一流建设”混同现象突出161

二、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62

(一)政府层面162

(二)社会层面171

(三)传统文化层面175

(四)大学层面180

第六章 创建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的对策思考194

一、调整政府的教育职能194

(一)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并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同时改革校长遴选、任期及考评制度194

(二)正确引导大学办学水平评估,建立大学分类评价制度197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与激励政策200

二、加强社会的引导功能203

(一)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用人机制203

(二)完善社会竞争机制,建立有利于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社会评价制度204

三、发挥大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06

(一)纠正办学认识偏差,增强学校创建办学特色的意识206

(二)建立现代大学理念与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政治、行政与学术权力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210

(三)合理规划办学特色建设212

主要参考文献217

后记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