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农业机械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农业机械学
  • 耿端阳,张道林,王相友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7528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302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农业机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农业机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农业机械在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1

1.2我国农业机械及机械化的发展历史1

1.3农业机械作业特点2

1.4农业机械的分类3

1.5农业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3

1.6农业机械制造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格化3

1.7国内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4

1.8农业机械学研究内容5

1.9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和方法5

第2章 行走装置6

2.1轮子的种类和构造6

2.1.1轮子的种类6

2.1.2轮子的构造7

2.2轮子配置9

2.2.1轮子配置的原则与型式9

2.2.2机具的回转中心9

2.3轮子运转条件10

2.3.1行走轮10

2.3.2传动轮11

2.3.3主动轮(驱动轮)11

2.4轮子的沉陷12

2.4.1轮子的承载能力12

2.4.2刚性轮的下陷量14

2.5轮子的滚动阻力和土壤推进力15

2.5.1刚性轮在软地面上的滚动阻力15

2.5.2充气轮胎在软地面上的滚动阻力16

2.5.3轮子滚动阻力的简单计算公式17

2.6履带行走装置的构造17

2.6.1履带18

2.6.2驱动轮20

2.6.3支重轮与支重台架21

2.6.4导向轮、张紧装置及托轮21

2.6.5悬架22

2.7履带行走装置的结构配置22

2.7.1履带行走装置结构配置的基本形式22

2.7.2履带行走装置结构配置的有关参数22

2.8履带行走装置的行走阻力23

2.9履带行走装置的通过条件24

第3章 耕地机械27

3.1概述27

3.1.1土壤耕作目的27

3.1.2土壤耕作方法27

3.2土壤物理性质及其与土壤耕作的关系28

3.2.1耕层土壤物理特性29

3.2.2土壤的力学特性29

3.3铧式犁的构造和结构型式33

3.3.1铧式犁类型和一般构造33

3.3.2犁的工作部件34

3.3.3犁的辅助工作部件35

3.3.4安全装置37

3.3.5牵引犁的升降和调节机构38

3.3.6双向犁的翻转机构39

3.3.7其他类型的犁40

3.4铧式犁工作过程和土垡宽深比42

3.4.1三面楔的工作原理42

3.4.2土垡翻转和宽深比确定43

3.4.3窜垡过程44

3.5犁体曲面形成原理和设计方法44

3.5.1犁体曲面形成原理44

3.5.2犁体曲面的设计46

3.5.3犁体曲面的绘制50

3.5.4犁体曲面研究展望54

3.6作用在犁体上的力和犁耕的牵引阻力56

3.6.1犁体受力特征和测力结果分析56

3.6.2犁的牵引阻力、影响阻力的因素和减轻阻力的方法58

3.6.3犁的效率58

3.7犁耕机组的配置计算和总体配置59

3.7.1配置计算59

3.7.2总体配置59

3.8悬挂犁的受力61

3.8.1纵垂面内的受力分析61

3.8.2水平面内的受力分析63

3.8.3横垂面内的受力分析64

3.9悬挂犁的悬挂参数选择和挂结调节原理64

3.9.1纵垂面悬挂参数选择65

3.9.2水平面悬挂参数选择67

3.9.3悬挂犁的挂结与调整69

第4章 整地机械72

4.1概述72

4.1.1整地的作用与目的72

4.1.2整地的农业技术要求72

4.1.3整地机械的分类72

4.2旋耕机72

4.2.1旋耕机的类型及性能特点73

4.2.2旋耕机的构造73

4.2.3旋耕机运动轨迹与分析76

4.2.4旋耕机的功率消耗与配置78

4.3圆盘犁80

4.3.1圆盘犁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80

4.3.2圆盘犁的类型与构造81

4.4深松机具82

4.4.1深松机具的种类和一般构造82

4.4.2深松铲83

4.5圆盘耙85

4.5.1圆盘耙的类型85

4.5.2圆盘耙的构造86

4.5.3圆盘耙的工作过程88

4.5.4圆盘耙片的结构参数和基本计算88

4.5.5圆盘耙的受力与平衡90

4.6水田耙92

4.6.1水田耙的类型92

4.6.2水田耙的结构92

4.7其他表土耕整机械94

4.7.1齿耙94

4.7.2水田耕整机96

4.7.3镇压器96

4.7.4起垄、作畦机械98

第5章 插秧机与栽植机99

5.1概述99

5.1.1秧苗特性99

5.1.2插秧的农业技术要求100

5.2水稻室内育秧过程及设备101

5.2.1水稻育秧的农艺要求101

5.2.2育苗盘102

5.2.3育苗盘用播种机102

5.2.4育苗器103

5.2.5苗盘架104

5.2.6碎土筛土机104

5.2.7土壤肥料拌合机104

5.3水稻拔秧机104

5.3.1机动小钳夹式拔苗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105

5.3.2滚梳式水稻拔苗机108

5.4机动水稻插秧机108

5.4.1机动水稻插秧机的设计要求109

5.4.2机动水稻插秧机的类型109

5.4.3机动水稻插秧机的构造109

5.5水稻钵苗移栽机械115

5.5.1水稻钵苗抛秧移栽技术及农艺要求115

5.5.2水稻钵苗移栽机械的类型及特点116

5.5.3水稻钵苗移栽机械的主要工作装置118

5.6旱地育苗移栽机械119

5.6.1工厂化育苗设备119

5.6.2旱地钵苗移栽设备123

第6章 播种机械127

6.1概述127

6.1.1播种方法127

6.1.2种子特性和种子处理128

6.1.3播种要求129

6.1.4我国播种机发展概况130

6.2播种机的类型及一般构造131

6.2.1播种机的类型131

6.2.2播种机的工作过程及一般构造131

6.3排种器类型和设计135

6.3.1条播排种器135

6.3.2点播排种器136

6.3.3马铃薯专用排种器138

6.3.4排种器排种精确性分析139

6.3.5排种器的性能试验143

6.4种子箱设计要点144

6.4.1种子箱的设计要求144

6.4.2种子箱容积和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144

6.4.3组合式种肥箱145

6.5开沟器和成穴器145

6.5.1开沟器145

6.5.2成穴器145

6.5.3开沟器适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147

6.5.4开沟深度控制147

6.5.5开沟器的力平衡148

6.6播种机其他部件149

6.6.1导种管149

6.6.2覆土器149

6.6.3镇压轮150

6.6.4划行器150

6.7播种作业的监测装置150

6.7.1面积计数器150

6.7.2加种预报装置150

6.7.3故障报警器150

6.7.4排种质量检测装置151

6.7.5现代播种机监测系统152

6.8播种机的总体设计153

6.8.1总体设计程序153

6.8.2选择整机型式153

6.8.3确定整机主要参数153

6.8.4选择传动机构154

6.9播种机的使用与调整154

6.9.1播量调整154

6.9.2各行播量一致性的检查和调整155

6.9.3粒距、穴距和每穴粒数的检查与调整156

6.9.4划行器臂长计算156

6.9.5播种机牵引阻力及功率估算156

第7章 施肥机械158

7.1肥料的种类和施用方法158

7.1.1肥料的种类158

7.1.2肥料的施用方法159

7.2固体化肥施用机械160

7.2.1撒肥机械160

7.2.2犁底施肥机161

7.2.3种肥施用机械162

7.2.4追肥机械162

7.3化肥排肥器163

7.3.1化肥特性163

7.3.2排肥器的农业技术要求164

7.3.3排肥器的主要类型及其性能特点164

7.4厩肥撒播机167

7.4.1有机肥料的特点167

7.4.2撒厩肥机的种类和构造167

7.4.3厩肥机的主要参数169

7.5制粒肥机170

7.5.1颗粒肥料的特点170

7.5.2制粒肥机的种类及构造170

7.6液肥施用机172

7.6.1化学液肥施用机172

7.6.2厩液肥施用机174

第8章 中耕机械176

8.1概述176

8.2中耕机的农业技术要求及耕作原则177

8.2.1中耕机的农业技术要求177

8.2.2中耕原则及中耕作用177

8.3中耕机的类型178

8.3.1中耕机分类178

8.3.2水田中耕机178

8.3.3旱地中耕机180

8.4旱地中耕机主要工作部件及使用180

8.4.1除草铲180

8.4.2松土铲181

8.4.3培土器181

8.4.4护苗器182

8.4.5中耕锄铲的选择和配置182

8.4.6中耕机的使用182

8.4.7中耕作业注意事项183

8.4.8中耕机的仿形机构183

8.5除草技术及其发展185

8.5.1化学除草185

8.5.2火焰除草187

8.5.3电力除草188

8.5.4其他除草技术189

8.5.5未来除草技术展望189

第9章 植保机械190

9.1概述190

9.1.1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190

9.1.2机械化化学防治方法191

9.1.3植保机械的农艺技术要求191

9.1.4国内外植保机械的发展概况191

9.2植物保护机械的类型及特点192

9.2.1喷雾机192

9.2.2喷粉机械194

9.2.3喷烟机械194

9.2.4多功能药剂喷洒机械195

9.2.5静电喷雾机199

9.3药液雾化装置200

9.3.1压力式喷头200

9.3.2气力式喷头202

9.3.3离心式喷头203

9.3.4影响喷头工作性能的因素204

9.4喷雾机的其他工作部件205

9.4.1喷雾机的压力泵205

9.4.2空气室207

9.4.3调压安全阀和压力表208

9.4.4药液箱、搅拌器和滤网208

9.4.5混药器209

9.4.6加药器209

9.5喷洒装置及喷头配置209

9.5.1喷杆的类型209

9.5.2喷杆喷雾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10

9.6航空植保211

9.6.1喷雾装置211

9.6.2喷粉装置212

9.6.3药剂的沉降与分布212

9.6.4地勤工作214

9.7雾滴的运行和沉降214

9.7.1雾滴的运行214

9.7.2雾滴的穿透性216

9.7.3雾滴的沉降216

第10章 收割机械218

10.1概述218

10.1.1谷物的生物学特征218

10.1.2国内外谷物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218

10.1.3谷物收获工艺及机械种类220

10.1.4谷物收获的农业技术要求222

10.2收割机和拾禾器222

10.2.1收割机的种类222

10.2.2收割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223

10.2.3拾禾器226

10.3切割器227

10.3.1茎秆切割过程的影响因素227

10.3.2切割器的农业技术要求229

10.3.3切割器的类型及其应用229

10.3.4往复式切割器的构造和传动机构231

10.3.5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及运动分析234

10.3.6往复式切割器的参数分析238

10.4拨禾器241

10.4.1拨禾器的种类、构造及其应用241

10.4.2拨禾轮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确定244

10.4.3拨禾轮的调整249

10.4.4扶禾器的运动分析及参数确定251

10.5输送器和放铺机构254

10.5.1输送带的速度分析254

10.5.2双带卧式割台的转向放铺原理255

10.5.3立式割台输送放铺机构的参数256

第11章 脱粒机械258

11.1概述258

11.2脱粒机的种类和构造258

11.2.1全喂入式脱粒机258

11.2.2半喂入式脱粒机259

11.2.3玉米脱粒机259

11.3脱粒装置260

11.3.1谷物的脱粒特性与脱粒原理261

11.3.2脱粒装置的种类262

11.3.3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262

11.3.4钉齿滚筒式脱粒装置269

11.3.5双滚筒式脱粒装置272

11.3.6轴流滚筒式脱粒装置274

11.3.7半喂入式(弓齿滚筒式)脱粒装置278

11.3.8脱粒滚筒功率耗用和运转稳定性281

11.3.9滚筒的平衡286

11.4分离机构286

11.4.1分离机构的功用、类别和构造286

11.4.2逐稿器的分离原理289

11.4.3逐稿器主要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及其选择291

11.5清粮装置295

11.5.1气流式清粮装置295

11.5.2气流筛子式清粮装置295

11.5.3气流清选筒296

11.6输送装置297

11.6.1螺旋推运器297

11.6.2刮板式输送器298

11.6.3抛扔式输送器300

第12章 谷物联合收获机301

12.1联合收获机的特点及分类301

12.1.1联合收获机的特点301

12.1.2联合收获机的分类301

12.2联合收获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303

12.2.1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获机303

12.2.2全喂入式稻麦联合收获机305

12.2.3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306

12.2.4割前脱粒联合收获机306

12.3联合收获机的割台309

12.3.1谷物收获机割台309

12.3.2大豆收获割台313

12.3.3水稻收获割台316

12.3.4割台的升降和仿形装置316

12.3.5割台的调整和使用320

12.4联合收获机的中间输送装置322

12.4.1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的倾斜输送器322

12.4.2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的夹持输送装置324

12.5联合收获机的自动控制和监视装置325

12.5.1联合收获机的自动控制装置325

12.5.2联合收获机的监视装置327

12.6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其他装置330

12.6.1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捡拾、集卸粮与稿草处理装置330

12.6.2联合收获机的驾驶室、操作台332

12.6.3行走装置332

12.7联合收获机的总体设计333

12.7.1联合收获机基本参数的确定334

12.7.2联合收获机的总体配置334

12.7.3联合收获机所需的功率及发动机选择336

12.7.4联合收获机的传动装置337

12.8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337

第13章 玉米收获机械340

13.1概述340

13.1.1玉米收获的特点340

13.1.2机械化收获玉米的方法340

13.1.3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概况341

13.2玉米收获机械的分类、构造和工作过程347

13.2.1一般构造348

13.2.2玉米收获机的工作过程352

13.3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台352

13.3.1纵卧辊式玉米收获机352

13.3.2立辊式玉米收获机353

13.3.3玉米割台与专用玉米联合收获机353

13.3.4摘穗辊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确定354

13.4玉米剥皮装置360

13.4.1剥皮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60

13.4.2剥皮辊参数确定363

第14章 经济作物收获机械365

14.1甜菜收获机械365

14.1.1概述365

14.1.2甜菜收获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65

14.1.3甜菜的切顶装置366

14.1.4甜菜挖掘装置368

14.2马铃薯收获机械369

14.2.1概述369

14.2.2马铃薯收获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69

14.2.3马铃薯挖掘铲370

14.2.4马铃薯的分离装置372

14.3花生收获机械373

14.3.1概述373

14.3.2花生收获机构造和工作原理374

14.4甘蔗收获机械377

14.4.1概述377

14.4.2甘蔗收获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77

14.4.3甘蔗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379

14.5棉花收获机械381

14.5.1概述381

14.5.2采棉机和摘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81

14.6水果和蔬菜收获机械383

14.6.1概述383

14.6.2水果收获机械384

14.6.3蔬菜收获机385

第15章 谷物清选机械387

15.1概述387

15.1.1谷物清选的意义387

15.1.2谷粒的物理机械特性387

15.2谷物清选原理与清选方法389

15.2.1筛选389

15.2.2气流清选393

15.2.3窝眼筒分选394

15.2.4按谷粒的表面特性进行分离397

15.2.5按谷粒的密度及其它特性进行分离397

15.3清选装置398

15.3.1扬场机398

15.3.2旋转轮式高效清选机398

15.3.3重力式清选机399

15.3.4摩擦分离器400

15.3.5颜色分选机401

15.3.6复式清选机402

第16章 谷物干燥机械405

16.1概述405

16.1.1谷物干燥的意义405

16.1.2谷物干燥机械的发展概况405

16.1.3谷物物理机械特性407

16.1.4湿空气特性408

16.2谷物干燥机械的类型和结构特点409

16.2.1谷物干燥机械的类型409

16.2.2谷物干燥机械的一般构造和特点410

16.3谷物干燥理论418

16.3.1水分在谷物中的存在形式418

16.3.2谷物干燥特性曲线418

16.3.3薄层干燥419

16.3.4深床干燥420

第17章 风机425

17.1概述425

17.1.1风机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425

17.1.2风机的类型425

17.1.3离心风机的型号426

17.2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427

17.2.1离心风机的工作工程427

17.2.2叶轮的工作原理427

17.2.3离心风机、效率和功率429

17.2.4风机的性能曲线431

17.2.5叶片形状431

17.3风机的选用433

17.3.1风机与管网的配合433

17.3.2管网的计算433

17.3.3离心风机的选用435

17.3.4离心风机的调节435

17.4风机性能的相似计算和相似设计436

17.4.1风机的相似条件436

14.4.2风机的无因次参数437

17.4.3离心风机的相似计算439

17.4.4比转速440

17.4.5风机的相似设计440

17.5离心风机的设计计算442

17.5.1通用型风机的设计442

17.5.2叶片的设计444

17.5.3风机外壳设计445

17.5.4清粮风机的设计446

17.6横流风机和轴流风机448

17.6.1横流风机448

17.6.2轴流风机449

17.7风机性能试验451

17.7.1风机的性能试验装置451

17.7.2基本参数测定方法452

17.7.3绘制性能曲线454

参考文献4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