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华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4044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体育课-教育史-中国-近代;体育课-教育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导言1
一、课程研究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1
二、体育课程研究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3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需要加强体育课程历史研究4
四、研究体育课程史的目的和意义5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6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6
二、研究动机与设想7
三、研究的基本原则8
四、研究方法10
第二章体 育课程相关问题研究综述12
第一节 课程理论的研究进展及成果14
一、课程——一个被多元理解的概念14
二、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几个术语的含义19
三、关于课程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23
第二节 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24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概念与特性24
二、我国体育课程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28
第三章 清朝末期的体育课程(1840—1911)31
第一节 社会背景32
一、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32
二、封建教育的日益空疏腐败33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制建立前的体育课程——兼论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1840—1902)33
一、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与西学东渐34
二、洋务学堂与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38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体育课程设想及实践与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雏形39
四、小结46
第三节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03—1911)47
一、《钦定学堂章程》中的体操课程47
二、《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关体操课程的规定48
三、中日体操课程的比较50
四、《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体操课程的实施情况52
五、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兼评军国民体育教育思想57
六、清末学校文实分科及其体操课程的变化62
第四章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的体育课程(1912—1926)64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12—1919)64
一、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有关规定65
二、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实施情况67
三、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特点——兼论蔡元培体育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69
四、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历史评价76
五、封建复古教育思潮泛滥对体育课程的影响77
第二节 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1919—1926)79
一、社会背景79
二、军国民教育和兵式体操的衰落——壬戌学制及体操课程改革的先导80
三、新学制下的体育课程及其特点82
四、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的影响87
五、壬戌学制及其体育课程的历史意义90
六、小结91
第五章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49)93
第一节 体育课程的发展内容及其演变过程94
一、暂行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31)95
二、正式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2—1936)99
三、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6—1940)105
四、重新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40—1949)110
第二节 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及其历史评价119
一、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119
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影响122
三、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课程的历史评价127
第六章 新中国体育课程的发展(1949—2003)129
第一节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沿革及其利弊分析132
一、建国初期的体育课程(1949—1957)132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课程(1958—1965)144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课程(1966—1976)156
四、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课程(1977—1985)159
五、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利弊分析172
第二节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特征与反思及面临的挑战175
一、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的体育课程(1985—2003)175
二、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特征及反思205
三、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210
第七章 历史经验与展望212
第一节 历史经验与启示212
一、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212
二、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多因素制约性214
三、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性218
四、体育课程发展的社会强制约性与历史局限性220
五、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222
六、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224
七、体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226
第二节 结论与展望228
一、研究结论228
二、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展望230
附录 专家调查问卷233
主要参考文献236
后记239
热门推荐
- 994989.html
- 1623282.html
- 1627515.html
- 1890676.html
- 2701043.html
- 597637.html
- 3590676.html
- 1092556.html
- 1270976.html
- 2440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5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6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0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2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6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8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8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