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践的历史理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践的历史理性
  • 周燕来,李建森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2424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实践-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践的历史理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一种崭新的历史哲学——实践的历史哲学1

(一)对历史本体的哲学追寻2

(二)实践的历史哲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

(三)实践的历史哲学的根本变革7

(四)实践的历史哲学的视阈和逻辑9

1.历史决定论9

2.历史认识论11

3.人的历史哲学地位13

第一章 事实中的幻想还是幻想中的事实——实践的历史本体论17

一、历史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18

(一)对历史客观性问题的追溯18

(二)客观性:在刚性和弹性之间20

二、有关历史客观性问题的当代论战25

(一)历史客观性问题上的对立观点25

1.客观主义思想26

2.相对主义思想27

(二)后现代主义的态度30

三、实践唯物主义维度下的历史客观性问题33

(一)史学求实和认识一致性的意谓33

(二)人的生活实践是揭开历史之谜的钥匙37

第二章 实践之外无历史——实践的历史决定论41

一、历史决定论42

(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界定42

(二)以往的历史决定论44

(三)以往历史决定论的缺陷48

二、对实践的历史决定论的诘难50

(一)历史非决定论思想50

(二)现代西方历史非决定论53

1.意识形态方面53

2.社会历史现象的独特性54

3.生产方式理论55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58

(一)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59

1.历史的“交互作用”与“合力论”60

2.历史的“共时性”和“历时性”60

(二)实践的历史决定论的双重视角64

第三章 善与恶的较量——实践的历史动力论69

一、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70

(一)需要推动历史发展进步70

(二)需要的有效实现形式——恶75

二、道德和历史视角下的发展进步81

(一)进步和发展的两种标准82

(二)进步和发展标准的实践批判83

三、宏观和微观:不同动力机制下的历史进步和发展85

(一)宏观机制85

(二)微观机制86

第四章 哲学主题的转换与主体转换的哲学——实践的历史主体论91

一、非马克思流派对历史主体和主体性的阐释93

(一)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历史主体性根源的争论94

(二)康德对历史主体的社会性的扩展97

(三)黑格尔对历史主体的唯心思考99

(四)费尔巴哈对历史主体的概括——人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101

二、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102

三、社会历史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107

(一)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107

(二)主体选择的能动性与受动性109

(三)社会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的内在统一110

第五章 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实践的历史认识论113

一、思辨下的历史——历史认识的客观性115

二、历史下的思辨——历史认识的主体性120

三、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的统一——实践的历史认识论的基础126

第六章 历史理性批判的拱顶石——维柯的历史哲学研究132

一、历史的本体论133

(一)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133

1.历史发展的规律论133

2.历史发展的目的论137

(二)历史发展:宏观与微观的统一138

1.历史发展的式样138

2.历史发展的驱动机制140

3.历史发展的终极机制144

二、历史的认识论146

(一)历史认识的批判性和开放性146

1.历史认识的批判性147

2.历史认识的创造性148

(二)历史认识的原则和方法150

1.历史认识的原则151

2.历史认识的方法152

3.历史认识的质料153

第七章 思辨历史哲学的峰和谷——黑格尔历史哲学研究161

一、黑格尔历史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62

(一)“世界历史”、“世界理性”观念的形成162

(二)历史观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163

(三)世界观依然以唯心主义占据主导地位165

二、黑格尔历史哲学理论的逻辑构架168

(一)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基础169

(二)世界历史是精神自由的必然结果173

(三)充分肯定主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176

三、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局限性180

(一)唯心主义的神秘外衣181

(二)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181

四、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黑格尔历史哲学184

第八章 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构建187

一、马克思历史哲学基本概念的界定187

(一)对“历史”的界定187

(二)对“历史主体”的界定190

(三)对“历史客体”的界定193

(四)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联195

二、实践的历史哲学——历史哲学史的“哥白尼式革命”197

(一)德国古典历史哲学溯源197

(二)实践: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源泉和动力199

1.实践: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199

2.实践:人类历史的建筑术202

三、世界历史:从“空想”到“现实”205

(一)世界历史的逻辑始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世界化206

(二)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209

1.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一元论209

2.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多元论212

(三)世界历史的终极指向214

第九章 汤因比是怎样研究历史哲学的217

一、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内容218

二、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规律223

三、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转变225

四、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意义229

五、汤因比历史哲学观的局限231

第十章 未来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234

一、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演变历史235

(一)未来主义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235

(二)未来主义社会思潮的思想主旨238

二、 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243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思想与汤因比的文明历史观243

(二)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以往社会形态理论的比较246

三、未来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现时评价250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哲学幻象254

一、神话:理性的理性主义蜕变254

二、梦呓: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建筑术”261

三、破灭: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价值269

后记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