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气利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天然气利用手册
  • 徐文渊,蒋长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780164131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8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801页
  • 主题词:天然气-综合利用-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然气利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世界天然气工业现状4

第一节 世界天然气资源量、储量和产量4

一、世界天然气资源量4

二、世界天然气可采储量9

三、世界天然气生产15

第二节 我国天然气资源量、储量和产量16

一、我国天然气资源状况16

二、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现状20

三、我国天然气生产进展21

四、我国主要含气盆地简介24

一、天然气分类原则32

二、国内外学者对天然气分类划分的见解32

第一节 天然气分类32

第三章 天然气分类、组分及组分分析32

三、从矿场特点和化学组分来分类天然气34

第二节 天然气组分34

一、国外主要气田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组分34

二、我国主要气田天然气、凝析气和油田伴生气组成35

第三节 天然气分析与测定37

一、气体组分表示方法37

二、分析与测定技术39

三、天然气分析中标准气的制备与利用48

四、天然气分析测试方法标准名称汇览49

第四章 天然气的性质52

第一节 天然气及其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52

一、天然气中主要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52

二、天然气中有机硫化合物的主要性质52

三、天然气中其他组分的性质52

一、天然气的分子量54

第二节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54

二、天然气的视密度和相对密度55

三、天然气主要组分的蒸气压57

四、天然气的粘度58

五、天然气的临界参数61

六、天然气的p-V-T计算62

七、含有显著量H2S和(或)CO2的酸性天然气压缩系数的计算66

八、富含CO2的天然气压缩系数的计算67

九、天然气的烃露点70

第三节 天然气的热力学性质71

一、天然气的比热容71

二、天然气的绝热指数75

三、天然气的导热系数77

四、天然气凝液的气化潜热79

五、天然气的焓82

六、天然气的熵94

第四节 天然气的相特性及相平衡计算97

一、天然气的相特性97

二、流体的p-V-T关系106

三、流体p-V-T关系的普遍化计算109

四、流体相平衡计算111

第五章 天然气质量指标及净化工艺120

第一节 商品天然气质量指标120

一、国外管输天然气质量指标120

二、我国管输天然气质量指标120

第二节 天然气脱硫122

一、天然气脱硫的主要方法122

二、以甲基二乙醇胺为主溶剂的脱硫工艺143

三、天然气脱硫的其他方法153

五、选择天然气脱硫工艺的若干原则168

四、我国天然气净化厂的脱硫装置168

六、天然气的精脱硫169

第三节 硫磺回收与尾气处理171

一、国内外硫磺回收尾气二氧化硫排放标准172

二、克劳斯工艺173

三、克劳斯尾气处理工艺181

四、克劳斯组合及变体工艺187

五、选择尾气处理工艺的经济考虑193

六、我国天然气净化厂的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193

第四节 天然气脱水194

一、吸收法194

二、吸附法202

三、冷却法212

四、其他脱水方法214

一、国外主要地区(国家)输气管道概况218

第一节 国内外输气管道概况218

第六章 天然气输送、储存和输配218

二、我国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现状及发展228

第二节 天然气输送235

一、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特点与气质指标235

二、输气工艺及管道的工艺计算237

三、压气站242

四、输气管道的腐蚀与防护249

第三节 天然气储存263

一、天然气储存目的263

二、天然气储存方式分类263

三、地下储气库266

第四节 天然气输配276

一、天然气输配系统276

二、城市天然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280

一、天然气流量计量的特点286

第五节 天然气计量与检测仪表286

二、天然气流量测量方法及仪表287

三、天然气流量测量应用288

第六节 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储存及运输294

一、LNG工厂和装置类型294

二、LNG的原料气、产品组成及特性299

三、LNG生产工艺302

四、LNG储存309

五、LNG运输312

六、LNG的冷量利用314

七、LNG工业使用的材料315

八、安全系统315

九、工业卫生和防护316

十、世界LNG工业发展趋势316

十一、我国LNG工业发展前景317

第七章 天然气燃料利用322

第一节 天然气燃烧特性322

一、热值322

二、华白数和空气引射指数322

三、天然气燃烧所需空气量323

四、天然气燃烧产物量324

五、燃烧温度及烟气的焓325

六、着火温度和爆炸极限327

七、定容积燃气-空气混合气的发热量329

八、抗爆性330

第二节 天然气燃烧的基本原理331

一、天然气燃烧反应机理331

二、天然气的着火和点火332

三、火焰特性及传播原理334

四、火焰稳定性339

五、燃气互换性343

第三节 天然气燃烧技术的应用354

一、扩散燃烧技术和应用354

二、预混燃烧技术和应用356

三、特种燃烧技术358

第四节 天然气在工农业中的利用377

一、天然气在住宅-商业中的利用378

二、天然气在工业中的燃料利用388

三、天然气在农业中的利用391

四、天然气在发电业中的利用393

第五节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代用燃料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利用407

一、代用汽车燃料408

二、代用燃料在航空、铁路、内河运输及农业机械中的利用434

一、天然气用于制冷435

第六节 天然气利用中的新兴技术435

二、天然气用于燃料电池449

第八章 天然气化工利用466

第一节 天然气化工利用的地位及结构466

一、世界天然气化工利用的地位及结构467

二、我国天然气化工利用的地位及结构467

第二节 合成氨及尿素与其下游产品468

一、氨与尿素的性质及质量指标469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471

三、合成氨生产工艺474

四、尿素生产工艺494

五、碳酸氢铵499

六、氨的其他下游产品501

一、甲醇的性质及质量指标504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504

第三节 甲醇及其下游产品504

三、甲醇生产工艺506

四、甲醇的毒性、防护及储运519

五、甲醛及其下游产品519

六、甲基叔丁基醚536

七、乙酸及其下游产品547

八、甲胺553

九、甲酸甲酯及其下游产品558

十、二甲醚563

十一、甲醇蛋白565

十二、碳酸二甲酯568

十三、甲醇其他下游产品570

第四节 乙炔及其下游产品573

一、乙炔的性质及质量指标573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575

三、乙炔生产工艺576

四、乙酸乙烯与聚乙烯醇582

五、氯乙烯590

六、1,4-丁二醇593

七、丙烯酸及丙烯酸酯596

八、乙炔炭黑599

九、氯丁二烯601

十、乙炔其他下游产品604

第五节 天然气制合成油606

一、国内外发展情况606

二、费-托合成607

三、已工业化的合成油工艺608

四、正在开发中的新工艺613

五、天然气制合成油发展前景616

第六节 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其他产品616

一、炭黑616

二、氢氰酸620

三、甲烷氯化物623

四、二硫化碳630

五、硝基甲烷632

六、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其他产品635

七、天然气直接制单细胞蛋白638

第七节 天然气化工利用新技术639

一、已具备工业化条件的新技术639

二、研究开发中的重要新技术648

第九章 天然气副产品回收和利用658

第一节 天然气凝液回收658

一、NGL的性质和产品质量指标658

二、国内外NGL及其产品产量和市场658

三、NGL回收工艺659

四、我国引进的NGL回收装置667

五、国外NGL回收工艺发展概况672

六、国产NGL回收装置675

七、在回收NGL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679

第二节 天然气凝液化工利用679

一、裂解制乙烯680

二、脱氢制烯烃685

三、芳构化制苯、甲苯、二甲苯692

四、正丁烷制顺丁烯二酸酐及其下游产品697

五、C?制溶剂油707

六、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711

第三节 液化石油气燃料利用713

一、LPG特点和组成713

二、LPG质量指标及质量控制714

三、LPG作民用燃料716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720

一、氦的性质和质量指标720

第四节 氦回收和利用720

三、氦回收工艺721

四、氦的用途725

第五节 硫的利用726

一、硫磺、二氧化硫及硫化氢的性质726

二、硫磺和液体二氧化硫质量指标727

三、国内外硫磺生产量、消费量及消费结构727

四、硫磺、二氧化硫及硫化氢化工利用730

第六节 二氧化碳回收和利用747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质量指标747

二、二氧化碳资源748

三、国内外二氧化碳利用情况750

四、二氧化碳精制和回收工艺752

五、二氧化碳利用发展方向754

第十章 天然气市场760

第一节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迅速提高761

第二节 市场需求、消费及消费结构763

一、天然气需求和消费量763

二、世界各地区消费结构764

三、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和趋向767

四、世界天然气贸易市场768

第三节 天然气价格772

一、生产公司销售给输气公司772

二、输气公司销售给配气公司772

三、配气公司销售给用户772

四、“照付不议”合同773

五、天然气国际市场贸易价格774

第四节 天然气市场管理775

附录一 英文缩写词779

附录二 天然气工业中常用单位换算表7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