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播电视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播电视概论
  • 周小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9014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广播电视-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播电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基础概念1

二、人是信息动物3

三、广播的定义3

第一编 认识广播电视媒介9

第一章 广播电视史前史9

第一节 人类早期媒介9

一、早期的重要媒介10

二、历史上的图像传播12

三、原始声音媒介14

第二节 近代相关科技发明14

一、电的发明14

二、电气通信16

三、视觉设备发明17

四、听觉设备发明18

第二章 广播电视的产生与技术发展20

第一节 广播的诞生与发展20

一、广播诞生20

二、创办电台22

三、广播的发展23

第二节 电视的诞生与技术发展25

一、电视的前发展期25

二、电视诞生26

三、电视的发展26

第三章 广播电视新媒体33

第一节 新媒体的界定及特征33

一、新媒体的概念界定33

二、新媒体的特征34

三、新媒体的技术依托35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态及发展38

一、网络视频38

二、网络音频(网络广播)39

三、手机电视/广播40

四、数字广播41

五、数字电视42

六、IPTV43

七、电视的新兴应用44

八、接收终端的多样化45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47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符号及其特性48

一、声音48

二、图像53

三、文字56

四、广播电视信号的特性57

第二节 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与接收58

一、广播电视信号的传送技术58

二、广播电视的传播信道60

三、广播电视的接收特性67

第二编 走近广播电视媒体73

第五章 外国广播电视事业73

第一节 美国广播电视事业73

一、第一家广播电台74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74

三、广播节目发展75

四、电视事业的创办及发展76

五、三大电视网“三足鼎立”78

第二节 英国广播电视事业80

一、英国广播公司的创立81

二、BBC制度的建立81

三、BBC节目类型82

四、BBC开办电视82

五、竞争时代83

第三节 法国广播电视事业85

一、法国广播电视体制85

二、法国卫星电视87

三、法国数字电视88

四、法国广播电视现状88

第四节 俄罗斯广播电视事业89

一、苏联的电台电视台89

二、俄罗斯的广播89

三、俄罗斯的电视91

第五节 日本广播电视事业92

一、广播开播93

二、战后变革93

三、步入电视时代93

四、电视的发展94

五、现状96

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97

第一节 中国广播的产生与前期发展(1922—1949)97

一、早期电报电话的创办97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98

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100

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101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10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04

一、“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国广播电视事(1949—1966)104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广播电视事(1966—1976)106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109

一、过渡阶段及早期改革发展(1978—1983)109

二、深化改革时期(1984—1992)111

三、大发展时期(1993—2000)113

第三编 操作广播电视媒介119

第七章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119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类别120

一、广播电视的节目概念120

二、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方法121

第二节 教育性、文娱性、服务性节目类别123

一、教育性节目124

二、文娱性节目126

三、服务性节目126

第三节 新闻节目类别127

一、广播新闻节目类别127

二、电视新闻节目类别132

三、言论类新闻节目139

第八章 广播电视采访摄录143

第一节 选题与采访准备143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144

二、选题145

三、采访准备148

第二节 采访提问150

一、观察150

二、访问152

三、提问154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摄录156

一、广播新闻采录156

二、电视新闻摄录160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写作166

第一节 广播语言167

一、广播语言的特点167

二、广播语言写作170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176

一、广播电视文字稿件的作用177

二、广播电视新闻写作177

三、广播电视新闻结构183

第十章 广播电视节目声画编辑189

第一节 广播电视节目声音编辑189

一、声音元素189

二、广播节目的音响编辑191

三、电视节目的声音编辑194

第二节 电视节目画面编辑198

一、图像类别198

二、画面编辑199

第十一章 广播电视文字编辑与节目编排213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文字编辑213

一、获得文字稿213

二、选择稿件214

三、稿件的修改214

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216

一、概述216

二、影响节目编排的因素217

三、编排思想218

四、编排原则218

五、编排的类别220

六、节目编排——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221

七、栏目编排——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223

八、频道编排224

第十二章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230

第一节 主持人的角色特征和功能230

一、主持人的界定230

二、主持人的角色特征231

三、主持人的角色功能234

第二节 主持人分类235

一、新闻资讯类节目主持人235

二、社会教育类节目主持人237

三、信息服务类节目主持人237

四、综艺娱乐类节目主持人238

第三节 主持人的素质240

一、思想素质240

二、文化素质241

三、职业素质243

四、身心素质245

第四编 理解广播电视媒介251

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251

第一节 多体制并存的世界广播电视252

一、公营体制(公共事业体制)252

二、私营商业体制253

三、国营体制253

第二节 私营商业体制下的广播电视管理——以美国为例254

一、美国广播电视的体制变迁254

二、美国广播电视的内容规范256

三、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管理职能257

四、美国广播电视的管理特点258

第三节 公营体制下的广播电视管理——以英国为例260

一、英国广播电视公营体制的政策演变260

二、BBC的管理政策261

三、英国广播电视业管理机构Ofcom的结构职能262

第四节 中国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262

一、中国广播电视国营体制的建立及政策演变262

二、广播电视管理机制的内容和手段266

三、现存广电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268

第十四章 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271

第一节 世界广播电视产业概况271

一、美国271

二、英国274

三、日本274

第二节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和发展275

一、概况275

二、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276

三、中国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的发展变化279

第三节 数字化时代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走向286

一、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86

二、数字化时代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趋势288

第十五章 西方广播电视研究经典理论概述292

第一节 广播电视媒介研究的四个方向292

一、作为技术的广播电视293

二、作为符号系统的广播电视295

三、作为叙事媒介的广播电视296

四、作为媒介组织的广播电视299

第二节 广播电视的效果研究300

一、魔弹论/皮下注射论301

二、有限效果论302

三、宏观效果论303

第三节 广播电视的批判研究306

一、拉扎斯菲尔德等的功能主义视角307

二、吉特林等的权力视角308

三、阿多诺等的文化工业视角308

四、莫利等的文化研究视角309

五、隆·莱博等的收视文化视角310

参考文献313

后记3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