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283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道家-生命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家生命观的理论渊源与文化背景1
第一节 老子的史官身份与道家生命观的理论渊源1
一、老子的史官身份1
二、老子生命观与上古神话中的生命意志3
三、老子生命观与原始宗教中的生命崇拜8
四、老子生命观与古代典籍中的生命关怀10
第二节 楚淮道家发源地与道家生命观的文化背景12
一、道家文化发源地:淮河流域13
二、淮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及其对道家生命观的影响14
三、楚淮文化的生命意蕴及其对道家生命观的影响17
第三节 老庄的时代与道家生命观产生的现实根源23
一、变革的时代与无序的社会23
二、拯救社会与拯救生灵27
第二章 道家生命观的主题嬗变与基本特征29
第一节 道家发展四形态29
一、老庄道家29
二、黄老道家31
三、向玄学与道教演变中的道家33
四、玄学新道家38
第二节 道家生命观的主题嬗变40
一、老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生命与自然40
二、黄老道家生命观的主题:生命与社会45
三、向玄学与道教演变中的道家生命观的主题:个体养生50
四、玄学新道家生命观的主题:生命与自由52
第三节 道家生命观的基本特征57
一、生命本位57
二、自然关怀60
三、超越意向64
第三章 道生德成的生命本源观69
第一节 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道69
一、生命根源问题的提出69
二、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道71
第二节 生命存在的现实根据——德85
一、老子的“德”论85
二、庄子的“德”论88
三、《管子》的“德”论92
四、《淮南子》的“德”论93
第四章 阴阳气化的生命机制观96
第一节 “气”的原型及其与生命的关系96
一、“气”的原型“风”与“土”及其与阴阳二气的关系96
二、“气”与生命现象的关联99
第二节 “气”的升华与道家生命机制观101
一、“气”的伦理学升华——儒家的伦理之“气”101
二、道家生命气化论的萌芽:老子的生命气化思想103
三、道家生命气化论的形成:庄子的生命气化思想105
四、道家生命气化论的发展:黄老道家的生命气化思想109
第五章 形神相依的生命结构观123
第一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初步形成:《管子》的生命结构观123
一、《老子》未提出生命结构问题123
二、《管子》对生命结构问题的初步思考124
第二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发展:《庄子》的生命结构观129
一、《庄子》对生命结构问题的高度重视129
二、《庄子》的形神观131
三、《庄子》的形心观134
四、《庄子》的身心观135
第三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细化与深化:《淮南子》的生命结构观137
一、《淮南子》的形、神、气生命三要素论138
二、《淮南子》对形体与精神之内在要素的探讨145
第四节 道家生命结构观的延续:桓谭、王充的生命结构观147
一、桓谭《新论》中的形神观147
二、王充《论衡》中的形、神、气三要素论150
第六章 生死更替的生命过程观156
第一节 “生”、“死”的本义与引申义:商周人的生死体验156
一、商周人所理解的“生”157
二、商周人所理解的“死”158
第二节 道家生命过程观的形成:老庄道家的生死自然观160
一、老子的生死自然观160
二、庄子的生死物化观165
第三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过程观173
一、《吕氏春秋》的宇宙大生命过程观174
二、《淮南子》对先秦道家生命过程观的继承与综合178
三、汉代儒道兼融的生死观182
第四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死观186
一、正始玄学生死观:合道而生,失道而死186
二、竹林玄学生死观:自然主义与神仙意识的交织188
三、西晋玄学生死观:生死皆命,安生顺死194
第七章 重人贵生的生命价值观198
第一节 老庄道家的生命价值观198
一、中国哲学诸流派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不同认识198
二、儒道在人类生命价值观上的思维取向之异201
三、“四大”与“天人并生”:老庄道家对人的类生命价值的肯定203
四、重身贵生:老庄道家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视207
第二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价值观210
一、《吕氏春秋》对人的个体生命价值与群体生命价值的肯定210
二、《淮南子》的生命价值观216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价值观223
一、从建安文学到正始玄学:汉魏之际生命价值观的儒道转换223
二、竹林玄学的生命价值观227
三、西晋玄学生命价值观的实用化倾向233
第八章 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238
第一节 老庄道家自然朴真的生命本质观238
一、理性与非理性:中西哲学生命本质观的特性之异238
二、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生命本质观的宇宙论根据:道性自然说241
三、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生命本质观的内涵:人性朴真243
第二节 黄老道家对老庄生命本质观的引申246
一、《吕氏春秋》的自然情欲论246
二、《淮南子》对先秦道家生命本质观的综合249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本质观254
一、从汉魏之际的品评人物到正始玄学的有情无情之辨254
二、竹林玄学的情欲有害无害之争258
三、西晋玄学的生命本质观:从自然主义到宿命主义260
第四节 道家生命本质观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261
一、道家自然人性论对竺道生心性论的影响262
二、道家自然人性论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263
第九章 无为之为的生命存在观266
第一节 自然无为的生存之道266
一、老庄道家的自然无为说266
二、黄老道家对老庄自然无为说的继承与发展270
三、玄学新道家自然率真的生命存在观276
第二节 理智机敏的处世之术285
一、老子理智思辨的处世艺术286
二、庄子巧智机敏的处世艺术289
第十章 形神兼养的生命修养观292
第一节 老庄道家的生命修养观292
一、老庄道家对儒墨修养论的否定292
二、老庄形神兼养而重于养神的生命修养观295
第二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修养观306
一、《吕氏春秋》的养生观306
二、《淮南子》的养生观311
三、《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观316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修养观320
一、正始玄学“无为无执”的生命修养观320
二、竹林玄学“任性从欲”的生命修养观322
三、西晋玄学“主静”、“坐忘”的生命修养观328
第十一章 身心超越的生命境界观332
第一节 老庄道家的生命境界观:身心超越332
一、超越之意蕴:自然无待333
二、解脱之途径:超越分别336
三、超越之境界:逍遥自由341
四、自由境界的人格化身:圣人、至人、真人、神人342
第二节 黄老道家的生命境界观:身国同治347
一、《管子》四篇 中的身国同治论347
二、《吕氏春秋》的身国同治论350
三、《淮南子》的身国同治论352
第三节 玄学新道家的生命境界观:内圣外王358
一、正始玄学的生命境界观:崇本举末359
二、竹林玄学的生命境界观:个性自由362
三、西晋玄学的生命境界观:内圣外王366
结语:反思与扬弃371
一、道家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371
二、道家生命观的尚阴思维及其历史作用381
三、道家生命观的平等意识及其现代价值383
四、道家生命观的生命关怀及其现代意义392
五、道家生命观的理论缺陷394
主要参考文献401
后记409
热门推荐
- 66200.html
- 1181771.html
- 649353.html
- 1955890.html
- 951640.html
- 67703.html
- 2116612.html
- 3548029.html
- 2619504.html
- 532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9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8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1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7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5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2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