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
  • 黄金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04949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碑文-文学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詹福瑞1

第一章 绪论1

一、诔碑文的研究范围3

二、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演变概述5

三、研究方法8

第二章 生命的礼赞:东汉诔碑文的崛兴10

第一节 诔文的形成及东汉诔文的演变10

一、诔文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10

二、由“兴言”到“铭章”:扬雄与诔文体式的形成16

三、诔以铭德:汉代诔文的职能及特征26

第二节 碑文体式的形成及兴盛35

一、汉代碑文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35

二、由庙徂坟、从金到石:碑文体式的形成47

三、碑以颂德:碑文的职能及其特征55

四、由礼文转向才艺之文的蔡邕碑文61

第三节 东汉诔碑文与东汉文学72

一、诔碑文的兴起与东汉文体的拓展72

二、诔碑颂德与东汉文学颂美主题76

三、由宫廷到与宫廷的疏离:东汉诔碑文与东汉文学的演进85

第四节 诔碑文对生命的礼赞与汉人对生命的思考96

一、诔碑文与汉代生命价值观念97

二、汉代诔碑文与汉末感伤思潮108

第三章 生命的伤悼:魏晋诔碑文的演变124

第一节 魏晋碑文的衰落124

一、魏晋碑文衰落的原因124

二、魏晋碑文职能的分化130

三、“碑披文以相质”:魏晋碑文的演变134

四、“孙绰之碑,嗣伯喈之后”141

第二节 生命的伤悼:魏晋诔文的演变145

一、魏晋诔文演变和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146

二、“诔无定制”:魏晋诔文创作观念的拓展150

三、“诔缠绵而凄怆”:魏晋诔文创作的转变158

四、“哀辞者,诔之流也”:诔文文体衍变之一163

五、由颂述体转向自抒体的曹植诔文173

六、“情洞悲苦,叙事如传”的潘岳哀诔文181

第三节 魏晋诔碑文与魏晋文学193

一、魏晋诔碑论193

二、诔碑述哀与魏晋文学伤悼主题197

三、哀诔文“自陈”与魏晋文学的个体化207

第四节 生命的伤悼与生命悲情的排解215

一、诔碑文与魏晋文人的生命自觉意识215

二、生命的悲情与排解221

第四章 生命价值的失落:南朝诔碑文的衰微235

第一节 南朝诔文的衰微235

一、南朝诔文衰微的原因235

二、文极侧艳的南朝诔文244

三、“哀策者,古诔之义”:诔文文体衍变之二252

四、诔文与祭文259

第二节 南朝碑文的衰落与墓志的兴起267

一、南朝碑文衰落的原因268

二、辞采增华的南朝碑文274

三、“素族无碑策,故以纪德”:墓志体式的形成279

第三节 南朝诔碑文与南朝文学289

一、南朝诔碑论289

二、南朝诔碑文的衰微与南朝文学伤悼主题的衰落297

三、诔碑文的衰落与南朝文学的走向世俗303

第四节 生命价值的失落与生命的沉沦311

一、诔碑文与南朝士子文人生命价值的失落312

二、死之迷失与生之沉沦321

第五章 儒学的复兴:北朝碑志的繁兴333

第一节 北朝碑志的繁兴333

一、北朝碑志繁兴的社会文化背景333

二、“古法尚存”的北朝碑志340

三、“华而不滞,秀而不弱”:庾信碑志349

第二节 北朝碑志与北朝文学362

一、北朝碑志与北朝文学观念362

二、北朝碑志与北朝文学的演进370

第三节 北朝碑志的社会文化意蕴382

一、北朝碑志与北朝士人的价值观念383

二、北朝碑志与北朝士子的生命感思388

第六章 结论393

附录:历代诔碑体式论辑录400

主要征引书目422

主要参考书目429

后记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