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
  • 张京祥,罗震东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4210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城乡规划-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演进的总体框架1

1.1 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环境中的城乡规划思潮2

1.1.1 空间规划的“建构”哲学与生成逻辑2

1.1.2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演进的基本框架4

1.2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流变的阶段划分5

1.2.1 既有的相关研究5

1.2.2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流变的阶段划分9

1.3 不同阶段城乡规划思潮演变要述10

1.3.1 1949—1977年:单向落实计划需求的空间工具10

1.3.2 1978—1983年:传统框架下的思维有限突破12

1.3.3 1984—1991年:科学化思潮引领下的积极探索14

1.3.4 1992—2002年:经济快速增长环境中的被动应对16

1.3.5 2003年:科学统筹发展理念下的全面重构18

1.4 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演化的主要脉络21

1.4.1 脉络之一:规划的角色与目标21

1.4.2 脉络之二:规划的体系与内容22

1.4.3 脉络之三:规划的技术与方法23

1.4.4 脉络之四:规划的学科与研究24

1.5 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潮演化谱系比较与思考26

1.5.1 二战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潮的阶段性特征概述26

1.5.2 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潮的阶段性特征比较28

1.5.3 从外来规划借鉴到本土规划创造28

2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规划思潮简述(1949—1977年)30

2.1 主体意识形态:全面学习苏联31

2.1.1 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31

2.1.2 苏联模式全面而深刻的影响33

2.2 对城市的认知与曲折的城市化进程36

2.2.1 社会主义城市价值观36

2.2.2 “社会主义城市价值观”主导下的曲折受制的城市化历程42

2.3 城市规划的兴起、发展与停滞49

2.3.1 城市规划的兴起与短暂发展(1949—1957年)50

2.3.2 城市规划由“大跃进”到“打入冷宫”(1958—1964年)55

2.3.3 城市规划的全面、长期停滞(1965—1977年)58

2.4 对城市规划的认知:计划落实与工程技术62

2.4.1 角色认知方面: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落实62

2.4.2 空间认知方面:围绕生产及其配套的功能载体63

2.4.3 学科认知方面:典型的工程技术思维66

3 城市规划恢复性发展与计划主导思维(1978—1983年)68

3.1 国家发展中心任务的根本转移69

3.1.1 历史转折关头的思想大解放69

3.1.2 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增长奇迹69

3.1.3 改革开放宏大背景中的城乡规划发展72

3.2 城乡改革初步尝试与试探性对外开放72

3.2.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率先突破72

3.2.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突破75

3.2.3 恢复城乡商品市场76

3.2.4 试探性的开放:设立经济特区78

3.3 城市规划工作的全面恢复80

3.3.1 重新开启城市规划工作80

3.3.2 重建全国城市规划组织机构83

3.3.3 初步建立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83

3.3.4 恢复与发展城市规划人才培养工作84

3.4 计划主导下的城市规划思维延续85

3.4.1 恢复重建计划式的规划体系85

3.4.2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方针:谨慎的探索88

3.4.3 城市功能多样化认知及对西方规划理论的有限引入90

3.4.4 国家主导的计划规划思维:构建国土开发新格局97

4 双轨经济体制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潮(1984—1991年)100

4.1 两种经济体制形态的嬗变101

4.1.1 中国进入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战略推进阶段101

4.1.2 双轨制运行:转轨中摩擦,摩擦中转轨102

4.2 活力与混乱并存的城乡快速变革103

4.2.1 “小城镇,大战略”:找到了中国城市化之路?103

4.2.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与“价格闯关”失败106

4.2.3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08

4.2.4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影响城市发展的深远变革111

4.3 系统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的规划思潮113

4.3.1 对大城市的恐惧与小城镇情结113

4.3.2 城市规划角色认知:初步成为引领发展的主动工具116

4.3.3 系统化、规范化的思维:城市规划体系、规范的整体建立与基本完善118

4.3.4 两种新规划凸显出不同的思维取向121

4.3.5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思潮126

4.3.6 兼容并蓄、本土创新的规划思潮128

5快速增长神话下被动应对的城市规划思潮(1992—2002年)130

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131

5.1.1 南巡讲话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31

5.1.2 全面对外开放与外向型经济的增长道路131

5.1.3 国有企业改革与多元经济的多样化发展133

5.2 增长型体制与政府企业化主导的城乡发展环境135

5.2.1 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与体制135

5.2.2 分税制改革推动下的地方政府企业化138

5.2.3 亚洲金融危机助推城镇化成为国家战略142

5.2.4 中心城市优先增长与城市空间快速扩张146

5.2.5 社会保障体系的转变与全面重构151

5.2.6 城乡二元体制加剧城乡矛盾153

5.3 城市规划的被动应对与冲突激变的规划思潮155

5.3.1 市场经济环境中城市规划的角色认知156

5.3.2 空间的价值认知与开发扩张导向的规划158

5.3.3 规划体系内的被动应对:空间调控体系的失效与实用主义哲学162

5.3.4 规划体系外的有限探索:公平、效率的冲突与权衡169

6综合发展目标下城乡规划思潮的主动转型(2003年)173

6.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方式的挑战与转型174

6.1.1 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74

6.1.2 不断加强的宏观调控与中央再集权化176

6.1.3 不断加剧的区域发展落差179

6.1.4 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与矛盾181

6.1.5 单一GDP增长方式的问题与困境182

6.1.6 牺牲环境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183

6.2 统筹思想引导下的城乡发展巨大转变185

6.2.1 加速的城镇化与新国土开发战略185

6.2.2 都市区化进程中的区划调整与治理转型190

6.2.3 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2

6.2.4 民生与公平优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94

6.2.5 生态文明与宜居城市建设197

6.3 城乡规划的主动转型与多元包容的规划思潮200

6.3.1 前所未有的“规划高潮”:空间规划的“繁荣”200

6.3.2 城乡规划角色认知:从技术工具向公共政策的转变202

6.3.3 空间认知的演进:从单一孤立走向多元统一204

6.3.4 城乡规划理念的演进:公平、科学与人本215

6.3.5 城乡规划理论创新:实践总结与主动建构222

7充满挑战的中国城乡规划未来发展之路228

7.1 城市化世纪的新课题229

7.2 对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回溯230

7.2.1 城市化的原始积累基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整体剥夺231

7.2.2 通过殖民主义政策转嫁城市化的成本232

7.2.3 城市化得到了国际规制的庇护234

7.2.4 城市化基本是在没有生态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完成234

7.3 中国的“压缩型”城市化环境235

7.3.1 需要高度浓缩地完成多维历史进程235

7.3.2 中国城市化面对日益紧缩的内外环境237

7.3.3 压缩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240

7.4 中国城市增长主义环境的终结241

7.4.1 中国城市增长主义的内在制度逻辑242

7.4.2 城市增长主义的空间化表征244

7.4.3 城市增长主义的危机及其终结245

7.5 中国城乡规划的总体应对与理论建构247

7.5.1 全新环境中的中国城乡规划主动应对247

7.5.2 中国城乡规划理论建构的关键突破253

主要参考文献257

图片索引269

表格索引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