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知识产权文库 知识产权的司法救济体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知识产权文库 知识产权的司法救济体系研究
  • 孙山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801564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知识产权文库 知识产权的司法救济体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从“Intellectual”说开去: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

二、本书的章节安排及其逻辑关系8

三、不是废话的废话: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20

第一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导思想: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25

第一节 公私法的划分:过时的标准还是适时的宣教25

一、公私法划分的主要学说评介25

二、公私法划分的必要性:从国情出发28

三、公私法划分的可能性:不可避免的综合说38

第二节 私法与民法:语词变换中的思维转向41

一、私法、市民法与民法41

二、私权、市民权利与民事权利45

三、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合法性之争47

四、自然人与公民:《民法通则》中的斗争52

五、债与责任:《民法通则》的创新抑或被创新59

六、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暗流62

第三节 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同义反复还是微言大义65

一、逻辑上的混乱:似是而非的“公权化”66

二、被抛弃的个人意思自治:立法目的的迷失69

三、公权力的肆意扩张:政府角色的失位71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的二元结构:以法益的保护为基础76

第一节 概念的缺失——“唯权利论”的破产76

一、占有谜题76

二、死者与胎儿利益的保护82

三、无根的“商业秘密权”86

四、权利大爆炸与侵权概念的失效90

第二节 寻找被遗忘的法益93

一、法益探源:广狭法益之分及其辨正94

二、超越事实:类型化的法益及其效力103

第三节 法益之上的知识产权法与知识产权法中的法益127

一、未上升为权利的法益在民法中的作用127

二、法益与广狭知识产权法的界定130

三、证成知识产权法体系的法益136

第三章 知识产权私法救济之立法模式选择:设权模式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式之争139

第一节 原则与规则之治139

一、原则与规则的区分与联系:以法益的区分为基础140

二、私法中原则与规则的功能147

三、作为一般条款的原则154

第二节 侵权行为概念辨正158

一、《德国民法典》中的“Unerlaubte Handlung”159

二、《法国民法典》中的“délit”163

三、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侵权行为”164

四、启示170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定位:从一般条款出发174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175

二、公序良俗原则:沟通民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媒介183

第四节 立法模式的选择:设权模式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式193

一、设权模式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模式的由来193

二、原则与规则之间:立法模式的基理及其选择195

第四章 知识产权私法救济体系的具体构造:以请求权为基础的救济199

第一节 法典中的请求权:请求权概念的功能分析199

一、《德国民法典》中的请求权:意思自治的实现工具200

二、物上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中文语境下的假辩论与伪辩论203

三、诉讼时效208

四、请求权与意思自治原则214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何以可能:必要的创新与随意的改造216

一、混乱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中“民事责任”章创新的结果217

二、责任方式选择中的理想与幻想:论责任方式的整合222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请求权体系228

一、知识产权对象的特征对请求权配置的影响228

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请求权体系构成231

第五章 结论239

第一节 本书的结论239

第二节 民法典的立法理念与语言逻辑的运用243

第三节 革新与变化:理论的优劣评判标准247

参考文献250

初版后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