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色动力学导论 量子色动力学及其对核子和核结构体系的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汉新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2237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量子力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核色动力学导论 量子色动力学及其对核子和核结构体系的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3
符号约定13
第1章 夸克模型与量子色动力学基础1
1.1 强子的夸克模型1
1.2 标准模型4
1.3 量子色动力学9
1.3.1 QCD拉氏量的定域对称性10
1.3.2 正则量子化12
1.3.3 Feynman规则13
1.3.4 QCD理论的泛函积分表述14
1.4 QCD拉氏量的对称性18
1.4.1 BRST对称性19
1.4.2 Slavnov-Taylor恒等式20
1.4.3 QCD作用量的整体对称性与守恒定律21
1.4.4 QCD的能量-动量和角动量24
1.4.5 QCD的分立对称性26
1.5 QCD微扰论基础27
1.5.1 QCD的正规化和重整化27
1.5.2 重整化群方程32
1.5.3 复合算符的重整化35
1.6 量子色动力学的基本特性37
1.6.1 QCD的渐近自由37
1.6.2 夸克禁闭38
1.6.3 手征对称性的自发破缺39
第2章 规范理论的规范不变性与多点格林函数间的严格关系42
2.1 量子电动力学(QED)中的对称性变换与Ward-Takahashi(WT)恒等式43
2.1.1 费米子-玻色子(矢量)顶角的WT恒等式43
2.1.2 手征变换与轴矢量顶角的WT恒等式46
2.2 量子色动力学(QCD)中的对称性变换与Slavnov-Taylor(ST)恒等式47
2.2.1 BRST变换与夸克-胶子顶角的ST恒等式48
2.2.2 胶子-鬼场顶角的ST恒等式50
2.2.3 3-胶子耦合顶角的ST恒等式51
2.2.4 QCD的手征变换与轴矢量ST恒等式51
2.3 规范理论的横向对称性变换53
2.4 QED的横向对称性变换与横向的Ward-Takahashi关系55
2.4.1 横向对称性变换与费米子-玻色子顶角(矢量顶角)的横向WT关系55
2.4.2 横向手征变换与轴矢顶角的横向WT关系57
2.4.3 QED中完全的费米子-玻色子顶角函数58
2.4.4 完全的费米子-玻色子顶角函数至单圈59
2.4.5 关于非微扰的顶角形式61
2.5 QCD的横向对称性变换与横向的Slavnov-Taylor关系62
2.5.1 联系BRST对称性的横向对称性变换63
2.5.2 夸克-胶子顶角的横向ST关系63
2.5.3 QCD的横向手征变换与轴矢顶角的横向ST关系65
2.6 QCD中完全的夸克-胶子顶角函数67
第3章 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与QCD部分子模型70
3.1 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与部分子模型71
3.1.1 电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71
3.1.2 中微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74
3.1.3 极化的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75
3.2 核子的夸克分布函数的分类78
3.3 深度非弹过程与算符乘积展开80
3.3.1 短距离展开80
3.3.2 光锥展开81
3.3.3 深度非弹散射与算符乘积展开82
3.3.4 重整化群分析84
3.4 部分子模型与微扰QCD85
3.5 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的QCD因子化90
第4章 核子结构的QCD理论93
4.1 部分子求和规则与核子(核)内夸克、胶子分布的知识94
4.1.1 满足核子量子数导致的部分子求和规则95
4.1.2 自旋无关的结构函数与部分子求和规则96
4.1.3 自旋依赖的夸克部分子求和规则98
4.2 核子的自旋物理102
4.2.1 核子自旋结构求和规则102
4.2.2 QCD角动量算符的微扰演化106
4.2.3 反常胶子的贡献108
4.2.4 夸克自旋对核子自旋的贡献:深度非弹散射测量的QCD分析109
4.2.5 夸克横向性分布与核子张量荷116
4.2.6 夸克横向性分布的实验探测118
4.3 推广的部分子分布与深虚康普顿过程121
4.3.1 推广的部分子分布122
4.3.2 推广的部分子分布的求和规则124
4.3.3 深虚康普顿散射(DVCS)126
4.4 核子质量的QCD结构128
4.5 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130
4.5.1 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定义和QCD因子化形式131
4.5.2 微扰QCD分析132
4.5.3 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推广的部分子分布参数化模型133
4.5.4 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格点QCD计算136
4.5.5 核子电磁形状因子的光锥求和规则计算及实验测量137
第5章 高能标度下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和原子核140
5.1 高能核子(强子)-核子(强子)碰撞:Drell-Yan过程140
5.1.1 非极化的Drell-Yan过程141
5.1.2 极化的Drell-Yan过程143
5.2 原子核内的夸克、胶子分布146
5.2.1 轻子-核深度非弹散射测量与EMC效应146
5.2.2 核Drell-Yan过程148
5.2.3 EMC效应的定性解释148
第6章 QCD非微扰途径:格点QCD150
6.1 Wilson格点151
6.2 在格点上的QCD作用量152
6.3 物理量的格点规范计算154
6.3.1 禁闭与禁闭势154
6.3.2 自发手征对称性破缺155
6.3.3 高温下的手征对称性恢复156
6.3.4 高温下的退禁闭试验157
6.3.5 核子的轴荷与张量荷158
6.3.6 核子中的反夸克成分160
第7章 Dyson-Schwinger方程途径164
7.1 QED中的Dyson-Schwinger方程164
7.2 QCD中传播子的Dyson-Schwinger方程167
7.3 QCD顶角函数的结构与Slavnov-Taylor恒等式170
7.3.1 鬼-胶子顶角的结构171
7.3.2 3-胶子顶角的结构172
7.3.3 夸克-胶子顶角的结构173
7.4 QED和QCD理论中的动力学手征对称性破缺173
7.4.1 QED理论中的动力学手征对称性破缺173
7.4.2 QCD理论中的动力学手征对称性破缺178
7.5 夸克和胶子色禁闭机制的方案和研究途径184
7.5.1 夸克和胶子色禁闭机制方案与研究途径185
7.5.2 一些禁闭方案和禁闭判据186
7.5.3 一个简单的禁闭模型193
7.6 夸克、胶子色禁闭动力学195
7.6.1 Mandelstam近似下胶子的DS方程解196
7.6.2 胶子与鬼耦合的传播子的DS方程解197
7.6.3 胶子、鬼传播子的红外行为与色禁闭&※200
7.6.4 色夸克-夸克关联态的禁闭202
7.6.5 完全的夸克-胶子顶角的非阿贝尔结构与夸克禁闭204
7.7 有限温度情况的退禁闭与手征对称性恢复207
7.8 有限密度(化学势)情况的退禁闭与手征对称性恢复210
7.9 关于QCD相图214
7.10 关于QCD非微扰相互作用与强子物理的讨论221
第8章 有效场论途径224
8.1 泛函积分途径与整体色对称模型225
8.2 强子化的GCM模型226
8.2.1 介子-双夸克玻色化226
8.2.2 GCM模型中的强子228
8.2.3 GCM模型中的孤粒子229
8.3 QCD味动力学、NJL模型及夸克-介子有效作用量232
8.3.1 NJL模型233
8.3.2 有效夸克-介子作用量234
8.3.3 低能有效手征拉氏量236
8.3.4 重子作为有效场的孤粒子238
第9章 QCD求和规则239
9.1 QCD求和规则的基本思想239
9.2 算符乘积展开241
9.3 计算实例:核子的张量荷计算241
9.4 QCD胶球的QCD求和规则计算244
9.4.1 标量胶球的常规QCD求和规则计算244
9.4.2 瞬子在QCD胶球的QCD求和规则中的作用247
9.5 光锥QCD求和规则251
9.6 非微扰真空凝聚和真空磁化率的确定254
9.7 QCD求和规则途径在强子物理和核物理中的应用256
第10章 低能标度下的强子、强子-强子相互作用和原子核259
10.1 低能标度下强子的唯象模型259
10.1.1 组分夸克模型或夸克势模型259
10.1.2 “袋”模型260
10.1.3 非拓扑孤粒子模型260
10.1.4 1/Nc展开与Skyrme模型261
10.2 手征孤粒子(Skyrme)模型中的重子态、相互作用与轻核261
10.2.1 重子的Skyrme孤粒子模型及集体坐标量子化261
10.2.2 Skyrme孤粒子与重子的非常规反10-重态263
10.2.3 Skyrme模型中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与氘束缚态267
10.2.4 Skyrme孤粒子-反Skyrme孤粒子束缚态270
10.2.5 Skyrme模型中的轻核271
10.3 组分夸克模型与QCD理论间的联系274
10.4 夸克模型下强子的定态性质276
10.4.1 强子的质量276
10.4.2 强子的定态性质278
10.4.3 核子内的奇异成分284
10.4.4 夸克模型下核子的自旋结构287
10.5 非常规的强子态292
10.5.1 胶球292
10.5.2 四夸克态296
10.5.3 夸克-胶子混杂态300
10.5.4 五夸克态302
10.5.5 六夸克束缚态—双重子态307
10.5.6 核子-反核子束缚态—(q3q-3)重子偶素308
10.5.7 坡密子与胶球311
10.6 重子激发态313
10.6.1 关于N*(1440)和N*(1535)的结构及Δ(1232)的形状315
10.6.2 搜寻“失踪”的重子激发态318
10.7 重子-重子相互作用的夸克模型319
10.8 夸克-介子耦合(QMC)模型与核多体问题324
10.8.1 夸克-介子耦合(QMC)模型及其作用量325
10.8.2 QMC模型对核物质的描述及与QHD的联系327
10.8.3 核物质的饱和性和不可压缩性330
10.8.4 核介质中的强子质量和性质变化332
10.8.5 QCD凝聚在核介质中的变化337
10.8.6 夸克-介子耦合模型对有限核的描述341
10.8.7 QMC有效作用与常规核物理中的有效核力(Skyrme力)的联系346
10.8.8 核介质中核子的夸克结构效应的观测350
10.8.9 结束语355
参考文献358
索引397
热门推荐
- 1817543.html
- 1655513.html
- 1494802.html
- 3870863.html
- 2921180.html
- 771574.html
- 3101517.html
- 2013338.html
- 700354.html
- 2177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4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0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7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3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