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案说法 专利复审 无效典型案例指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5292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46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专利-审查-案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以案说法 专利复审 无效典型案例指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1
1 《专利法》第2条所称的发明创造1
1.1 技术方案的判断2
1.2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的特殊问题4
2 根据《专利法》第5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7
2.1 发明创造是否违反法律7
2.2 发明创造是否违反社会公德9
2.3 发明创造是否妨害公共利益10
3 根据《专利法》第25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11
3.1 发明创造与科学发现11
3.2 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12
3.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5
3.4 动物和植物品种28
4 计算机领域的特殊问题30
4.1 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申请30
4.2 计算机算法31
4.3 图形用户界面32
4.4 语义分析33
4.5 机器翻译34
4.6 汉字输入方法35
4.7 计算机图形学37
4.8 信号结构和帧结构38
第二章 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39
1 现有技术与现有设计的审查基准39
1.1 为公众所知的概念39
1.2 公开时间的判断50
2 出版物公开53
2.1 书刊54
2.2 专利文献55
2.3 技术标准56
2.4 学位论文61
2.5 其他印刷品63
3 使用公开64
3.1 销售64
3.2 招、投标67
3.3 展会71
3.4 药品上市审批前的临床试验72
4 互联网公开73
4.1 互联网的公布与出版74
4.2 新闻报道76
4.3 电子商务78
4.4 社交网站80
4.5 其他83
第三章 新颖性85
1 新颖性的审查原则86
1.1 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86
1.2 单独对比原则87
2 对比文件公开内容的认定90
3 新颖性判断的常见情形92
3.1 简单的文字变换92
3.2 具体(下位)概念与一般(上位)概念93
3.3 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94
3.4 数值和数值范围96
3.5 参数、用途或制备方法等特征97
4 抵触申请102
4.1 在先申请的申请人103
4.2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的申请103
4.3 以在先申请的全文为比较基础104
4.4 外观设计不能作为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抵触申请105
5 化学领域发明的新颖性105
5.1 化合物发明105
5.2 组合物发明114
5.3 物质的制药用途发明117
6 优先权121
6.1 “相同主题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判断122
6.2 “首次申请”的判断127
6.3 优先权成立对现有技术时间节点的影响128
7 新颖性宽限期129
7.1 享有宽限期的时间条件129
7.2 宽限期同时适用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抗辩130
7.3 不影响新颖性、创造性的公开行为130
7.4 宽限期声明的提出135
第四章 创造性138
1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确定138
1.1 对技术领域的考量139
1.2 对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考量141
1.3 对发明构思和技术手段的考量143
2 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确定147
2.1 发明区别特征的确定148
2.2 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确定154
3 技术启示的判断165
3.1 在现有技术中寻找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165
3.2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改进动机对技术启示判断的影响170
3.3 发明构思对技术启示判断的影响183
3.4 准确把握现有技术的公开内容对技术启示判断的影响186
3.5 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和有限的试验对技术启示判断的影响190
4 其他因素对判断发明创造性的影响195
4.1 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195
4.2 技术偏见196
4.3 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197
5 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202
5.1 组合发明202
5.2 选择发明203
5.3 转用发明203
5.4 要素变更的发明205
6 化学领域发明的创造性判断205
6.1 化合物发明的创造性205
6.2 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209
6.3 制备方法发明的创造性213
6.4 制药用途发明的创造性214
第五章 实用性216
1 实用性的判断216
1.1 在产业上能够制造或者使用216
1.2 能够产生积极效果219
2 缺乏实用性的典型情形220
2.1 无再现性221
2.2 违背自然规律222
2.3 利用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223
2.4 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224
2.5 无积极效果225
第六章 说明书227
1 能够实现的必要条件228
1.1 清楚228
1.2 完整231
2 能够实现的判断236
2.1 权利要求与能够实现236
2.2 技术问题、技术效果与能够实现237
2.3 实验证据与能够实现239
2.4 生物材料的保藏246
第七章 权利要求249
1 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249
1.1 权利要求的理解与认定249
1.2 技术特征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影响261
2 权利要求应当清楚265
2.1 权利要求的类型应当清楚265
2.2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清楚267
3 权利要求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274
3.1 申请文件的教导274
3.2 现有技术的水平279
3.3 与功能性特征有关的支持问题283
3.4 马库什化合物权利要求的支持问题286
3.5 与数值范围有关的支持问题288
4 独立权利要求应当记载必要技术特征290
4.1 以发明或实用新型声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准290
4.2 与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对应292
第八章 修改295
1 修改依据295
1.1 可以作为修改依据的内容295
1.2 不能作为修改依据的内容297
2 “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判断299
2.1 基于公知常识的技术特征改变299
2.2 基于分离技术特征的重新组合304
2.3 基于下位概念或实施例的概括305
2.4 基于必要技术特征的删除306
2.5 基于明显错误的修改307
2.6 基于权利要求类型转化的修改309
第九章 单一性311
1 单一性判断的要点311
1.1 特定技术特征的认定311
1.2 相同或者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313
2 特定领域单一性的判断314
2.1 马库什要素是化合物的权利要求314
2.2 生物序列的单一性316
第十章 证据的认定318
1 证据资格与证明力318
1.1 书证318
1.2 证人证言321
1.3 鉴定意见323
1.4 互联网证据324
1.5 域外证据328
2 举证责任330
3 证明标准332
3.1 达到证明标准332
3.2 未达到证明标准336
4 举证期限338
5 证据的调查收集341
5.1 现场勘验申请的审查341
5.2 鉴定申请的审查342
第十一章 程序343
1 复审请求的审查343
1.1 对驳回决定程序合法性的审查344
1.2 对驳回理由的审查348
1.3 对驳回决定未提及的其他理由和证据的审查349
1.4 引入公知常识或公知常识性证据353
1.5 复审程序中的听证355
2 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357
2.1 确定审查文本357
2.2 对请求人提出的无效理由进行审查358
2.3 对请求人提出的无效理由之外的其他理由进行审查358
2.4 引入公知常识或公知常识性证据362
2.5 无效程序中的听证364
3 当事人主体资格365
3.1 专利权人的主体资格认定365
3.2 无效宣告请求人的主体资格认定365
4 委托手续366
4.1 根据《专利法》第19条的要求委托专利代理机构366
4.2 特别授权367
5 一事不再理368
5.1 “相同理由”的判断368
5.2 “相同证据”的判断371
第十二章 外观设计374
1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客体374
1.1 外观设计的定义374
1.2 不符合外观设计定义的情形377
1.3 主要起标识作用的平面印刷品381
2 外观设计对比判断的主体和客体382
2.1 判断主体382
2.2 判断客体385
3 实质相同的判断399
3.1 外观设计实质相同的判断基准399
3.2 实质相同的情形401
4 明显区别的判断407
4.1 与一项相同或相近种类产品现有设计对比407
4.2 现有设计的转用408
4.3 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409
4.4 整体视觉效果的判断419
5 外观设计与在先权利的冲突431
5.1 在先权利的范围432
5.2 请求人的主体资格432
5.3 与在先商标权相冲突433
5.4 与在先著作权相冲突435
5.5 与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相冲突438
6 其他440
6.1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440
6.2 外观设计应当清楚地显示专利保护的产品441
6.3 修改超范围的认定443
6.4 优先权的认定444
热门推荐
- 286880.html
- 840229.html
- 248765.html
- 1639550.html
- 2555720.html
- 1407034.html
- 559432.html
- 355157.html
- 416962.html
- 866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2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3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9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1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71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2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2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