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冰冻圈变化对中国西部寒区径流的影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仁升,张世强,阳勇,刘俊峰,赵求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81365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冰川学-影响-寒冷地区-径流-研究-西南地区;冰川学-影响-寒冷地区-径流-研究-西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冰冻圈变化对中国西部寒区径流的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冰冻圈变化水文效应的研究进展与趋势2
1.2.1 冰川变化对融水径流的影响3
1.2.2 冻土退化对寒区水文过程的影响5
1.2.3 积雪变化的水文效应6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8
2.1 研究区概况8
2.2 研究方法13
2.2.1 定位观测13
2.2.2 区域调查16
2.2.3 模型模拟17
第3章 高山区降水观测及降水产品18
3.1 高山区降水观测及校准19
3.1.1 降水观测网络19
3.1.2 固液态降水分离20
3.1.3 降水观测误差校正20
3.2 高山区降水分布特征及最大高度带24
3.2.1 降水海拔关系24
3.2.2 降水最大高度带26
3.3 高山区降水产品36
3.3.1 西部寒区多源降水数据精度评价36
3.3.2 高寒山区月降水产品(CAPD)38
第4章 冰川水文过程及融水变化43
4.1 冰川水文过程43
4.1.1 冰川融水径流的有关概念44
4.1.2 冰川产汇流过程45
4.1.3 冰川产流的主要影响因素46
4.1.4 冰川融水径流特点47
4.2 冰川水文效应48
4.2.1 冰川变化对海平面的影响48
4.2.2 流域水源作用49
4.2.3 流域径流调节作用49
4.3 过去50年冰川融水径流变化51
4.3.1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对融水径流的影响51
4.3.2 不同规模冰川的融水量变化特征54
4.3.3 中国西部冰川融水量评估55
4.4 未来冰川融水的变化64
4.4.1 冰川融水变化预估方法64
4.4.2 典型流域未来冰川融水变化65
第5章 冻土水文过程及其流域水文效应70
5.1 冻土水文过程70
5.1.1 冻土弱透水性70
5.1.2 冻土覆盖率对径流稳定性的影响71
5.1.3 冻土一维水热传输过程74
5.2 近几十年来冻土退化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83
5.2.1 近几十年来的冻土退化概况及祁连山示例83
5.2.2 冻土退化与径流变化88
5.2.3 冻土退化对区域水量平衡的影响91
5.3 冻土退化对未来河川径流的可能影响95
5.3.1 试验点冻土水热过程升温敏感性模拟95
5.3.2 流域尺度冻土退化对径流影响的敏感性试验97
第6章 积雪水文过程及融水径流变化100
6.1 积雪水文过程100
6.1.1 积雪累积过程101
6.1.2 积雪再分布过程101
6.1.3 积雪消融过程101
6.1.4 融雪下渗、产流和汇流过程102
6.2 积雪水文功能103
6.3 过去50年积雪要素与径流的关系103
6.3.1 积雪日数与径流104
6.3.2 积雪厚度与径流108
6.3.3 MODIS积雪面积与径流113
6.4 过去50年融雪径流变化116
6.4.1 黑河流域117
6.4.2 疏勒河流域119
6.4.3 长江源119
6.4.4 黄河源119
6.4.5 全球及中国过去融雪径流变化119
6.5 未来融雪径流的变化121
第7章 冰冻圈水文模型改进与构建124
7.1 冰冻圈水文模型现状与问题124
7.2 冰冻圈水文过程在流域水文模型中的耦合方法125
7.2.1 冰川水文模块125
7.2.2 积雪水文模块126
7.2.3 冻土水文模块127
7.3 VIC模型中冰川模式的改进127
7.3.1 模式的计算单元的改进128
7.3.2 冰川在模式计算单元中的次网格化129
7.3.3 冰川区气象要素的次网格化130
7.3.4 基于VIC模型改进的冰川模型131
7.4 冰冻圈流域水文模型开发136
7.4.1 气象因子模块137
7.4.2 冰川模块138
7.4.3 积雪模块139
7.4.4 植被截留及蒸散139
7.4.5 冻土水热耦合模块140
7.4.6 入渗过程146
7.4.7 产流模型147
7.4.8 汇流模块148
7.4.9 输入与输出150
第8章 寒区流域尺度径流变化综合评估151
8.1 过去50年径流变化特征151
8.2 降水和蒸散发变化对径流的影响152
8.2.1 过去50年西部降水和蒸散发变化特征153
8.2.2 降水及蒸散发变化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154
8.3 下垫面水文功能及其变化对寒区径流的影响156
8.3.1 山区不同下垫面的水文功能157
8.3.2 下垫面类型对流域径流的贡献和影响159
8.3.3 下垫面变化对山区径流空间分布的影响162
8.4 冰冻圈变化对过去区域/流域径流的综合影响163
8.4.1 天山山区163
8.4.2 祁连山山区167
8.4.3 青藏高原168
8.4.4 综合分析170
8.5 中国西部寒区流域径流变化预估170
8.5.1 21世纪中国西部气候变化特征171
8.5.2 21世纪末中国西部主要寒区流域径流的变化171
第9章 结论与展望180
9.1 结论180
9.2 展望182
参考文献184
热门推荐
- 3085229.html
- 1152901.html
- 2157140.html
- 148626.html
- 938123.html
- 1790355.html
- 2586118.html
- 1289444.html
- 996131.html
- 1521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1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2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7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99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38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5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8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