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第1卷 绪论和全国概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松弟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52MB
- 文件页数:528页
- 主题词:经济地理-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 第1卷 绪论和全国概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的学术史回顾1
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2
二、1950—2000年中国大陆的近代经济地理研究4
三、口岸—腹地关系探讨:近代经济地理形成的另一个方面7
四、从“港口—腹地”到“中国近代经济地理”11
第二节 本书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15
一、研究对象16
二、理论框架18
三、几个基本概念36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全书结构39
一、研究内容39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资料40
三、全书结构43
第一章 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商业的发展45
第一节 通商口岸的出现与密集化45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东南五口的开埠通商47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沿海和台湾的开埠通商52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长江三口的开埠通商55
四、西北陆路口岸的开埠通商58
五、1862年至甲午战争以前通商口岸的开埠过程63
六、甲午战争以后通商口岸的开埠过程65
七、自开通商口岸的开埠过程69
第二节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过程72
一、进出口贸易的展开72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变78
第三节 主要口岸的进出口贸易状况82
一、主要口岸及其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比重82
二、主要贸易对象国及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85
三、主要贸易对象与中国区域港口格局的变迁88
四、近代上海在东亚港口中的地位93
第四节 近代国内商业的发展96
一、商业从业人员和组织结构的变化96
二、商业经营内容和营销方式的改变100
三、市场发育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107
第二章 近代人口的增长和空间分布125
第一节 清民国人口增长和传统人口—经济模式的接近终结125
一、中国传统的人口—经济模式125
二、清代与民国的人口增长和传统人口—经济模式的接近终结130
第二节 晚清人口的变动与迁移134
一、晚清人口的变动134
二、晚清人口的迁移136
第三节 民国人口的迁移143
一、向东北的移民143
二、向海外的移民146
三、中国乡村人口的国内迁移146
第四节 人口的空间分布152
第五节 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分布157
一、城市人口的定义157
二、对民国城市人口的不同估计159
三、1949年的城市人口统计165
第三章 近代农业的发展变化与空间格局168
第一节 近代农业区域特征与区域变化168
一、人口增加导致地区开发深度逐渐提升170
二、农业取代了原有的非农业土地利用方式191
三、人口增加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变化196
第二节 传统农业中滋生的商品性农业经营方式与作物种类206
一、华北农作物种植制度地域差异与农产品商品性的提升206
二、江南农作物种植结构转型与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215
第三节 畜牧业及其游牧方式219
一、划定季节牧场220
二、季节牧场的范围227
三、规定游牧路线228
四、营盘的环境选择229
五、季节营地内放牧顺序和放牧方法230
六、放牧与畜群233
第四章 近代工矿业的发展和地理分布235
第一节 近代工业区位研究综述235
第二节 煤炭、钢铁工业的发展和地理分布239
一、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地理分布239
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地理分布245
第三节 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区位分布及变动250
一、近代棉纺织业地区分布之大势251
二、近代棉纺织业的区位变化过程257
第四节 影响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以汉冶萍公司为例264
一、汉阳铁厂“由粤移鄂”透视:宏观布局研究264
二、从中观到微观布局:汉阳铁厂厂址定位问题新解274
第五节 结论285
一、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布局之主要区位因素285
二、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时空特征292
第五章 近代交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298
第一节 轮船航运业的兴起300
一、晚清轮船航运的兴起300
二、民国时期轮船航运业的变化304
三、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的水运业306
四、远洋、沿海和内河的主要轮船航线308
第二节 铁路和公路的兴起310
一、晚清时期铁路的兴起310
二、民国时期铁路交通的变化317
三、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的铁路交通323
四、公路交通的兴起和发展325
第三节 邮电业和民用航空运输的兴起333
一、晚清时期中国邮政电信业的兴起333
二、民国时期邮政电信业的发展变化338
三、抗战时期及战后的邮政和电信业340
四、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兴起341
第四节 近代交通的发展水平和布局特点345
一、近代交通的重大作用和发展水平345
二、近代新旧交通方式的混搭使用348
三、近代交通布局的特点353
第六章 近代金融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356
第一节 旧式金融业的兴衰356
一、票号356
二、钱庄358
第二节 新式金融业的兴起362
第三节 金融业的空间分布与市场结构368
一、金融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368
二、金融市场结构371
第四节 区域间的资金流动378
一、全国资金流动中心:上海379
二、长江流域的资金流动382
三、天津与腹地间的资金流动386
第七章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空间分布390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城市概貌390
第二节 近代城市的兴起与空间分布393
一、条约口岸城市的兴起394
二、非条约口岸城市的发展401
三、近代城市的不均衡分布408
第三节 传统城市的转型和不同城市的两元并峙413
一、传统的行政中心城市向近代工商业城市的转型413
二、两类中心城市的并立和合一417
第四节 没有硝烟的革命:从地方自治到市的出现420
一、清末民初的城市自治421
二、建制市的成立及其推行427
三、民国设市的时空进程和重大意义431
第五节 城市空间的改变433
一、城墙的拆除433
二、双岸城市的出现436
三、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形成441
第六节 港口城市与中国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444
一、港口城市对附近农村的经济推动444
二、港口城市与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发展447
三、港口城市和近代经济区的出现452
第八章 近代经济变迁的时空进程:本卷结语461
第一节 近代经济变迁的时间进程461
第二节 “自东向西,由边向内”: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468
一、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空间进程为“自东向西,由边向内”468
二、“自东向西”为主要方向,“由边向内”为次要方向472
第三节 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与表现473
后记478
表图总目480
参考征引文献目录484
索引508
热门推荐
- 2843843.html
- 3591055.html
- 135858.html
- 220859.html
- 1926967.html
- 583147.html
- 2120418.html
- 3460433.html
- 3353935.html
- 3306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0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4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6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9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2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4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96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7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