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朝宗临证辨治精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孙朝宗临证辨治精要
  • 孙震(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18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辨证论治-经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孙朝宗临证辨治精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四诊1

第一节 望诊1

一、观神察色1

二、审辨苗窍3

三、色泽主病12

第二节 闻诊14

一、辨声息14

二、辨嗅味17

第三节 问诊18

一、问寒热19

二、问汗20

三、问身躯20

四、问头痛21

五、问小便22

六、问大便22

七、问二阴23

八、问饮食与呕吐24

九、问胸胁24

十、问腹痛25

十一、问口味与口唇25

十二、问睡眠与精神26

十三、问耳、目、鼻27

十四、问月经27

十五、问带下28

第四节 切诊28

一、诊脉原则29

二、脉象阐释32

附:触诊37

一、诊肌肤四肢37

二、诊小儿指纹38

三、胸诊39

四、腹诊40

第二章 辨证论治45

第一节 病机概论45

第二节 常用辨证方法53

一、六经辨证53

二、八纲辨证61

三、卫气营血辨证65

第三节 脏腑证治69

一、脏腑表里辨证69

二、脏腑通治之法85

第三章 处方用药精义89

第一节 寒热温平药性歌89

一、寒性药89

(一)入心、小肠经89

黄连90

胡黄连90

连翘91

附:金银花91

木通92

朱砂93

川楝子93

(二)入肝、胆经94

桃仁95

青黛95

附:大青叶 板蓝根96

青蒿96

茵陈97

秦皮99

益母草99

附:茺蔚子100

泽兰叶100

车前子100

(三)入脾、胃经101

石膏102

桑叶103

附:桑枝 桑椹103

薏米105

枳实 枳壳105

芒硝106

(四)入肺、大肠经106

前胡107

附:白前108

贝母108

黄芩109

天冬 麦冬110

桑白皮111

枇杷叶111

瓜蒌112

大黄113

山豆根 射干114

附:马勃115

(五)入肾、膀胱经116

知母117

黄柏117

地骨皮118

牡丹皮118

龙骨 牡蛎119

桑螵蛸120

泽泻121

滑石 篇蓄 瞿麦121

猪苓123

二、热性药123

(一)入心、小肠经123

(二)入肝、胆经123

附子 肉桂124

吴茱萸125

(三)入脾、胃经126

炮姜127

干姜127

(四)入肺、大肠经128

桂枝128

(五)入肾、膀胱经129

小茴香130

三、温性药130

(一)入心、小肠经130

酸枣仁131

当归132

何首乌132

乳香133

(二)入肝、胆经133

山萸肉134

川牛膝135

红花136

杜仲137

莪术137

防风137

香附139

青皮139

天麻140

钩藤140

(三)入脾、胃经141

黄芪142

苍术143

附:制苍术144

白术144

扁豆145

生姜145

陈皮146

厚朴147

肉豆蔻147

藿香148

木香149

(四)入肺、大肠经149

杏仁150

人参151

五味子152

乌梅肉153

炒莱菔子(萝卜子)153

紫苏154

(五)入肾、膀胱经155

麻黄156

远志肉157

熟地黄157

巴戟天 肉苁蓉158

狗脊158

四、平性药159

(一)入心、小肠经159

没药159

丹参160

柏子仁161

(二)入肝、胆经161

菊花162

三棱162

(三)入脾、胃经163

山药163

茯苓164

焦山楂165

附:炒神曲、炒麦芽166

葛根166

火麻仁 郁李仁167

(四)入肺、大肠经168

(五)入肾、膀胱经168

阿胶169

龟版169

附:鳖甲169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170

第二节 用方详解173

一、七方十剂173

二、常用效验方分类辨析176

(一)解表剂176

(二)泻下剂186

(三)和解剂193

(四)清热剂200

(五)温里剂215

(六)补益剂221

(七)固涩剂232

(八)安神剂239

(九)开窍剂242

(十)理气剂245

(十一)理血剂253

(十二)消导剂262

(十三)祛湿剂266

(十四)祛痰剂275

(十五)祛风剂279

(十六)治燥剂283

(十七)驱虫剂288

第三节 针灸常用十四经穴图解289

一、手太阴肺经289

二、手阳明大肠经291

三、足阳明胃经292

四、足太阴脾经294

五、手少阴心经295

六、手太阳小肠经297

七、足太阳膀胱经298

八、足少阴肾经302

九、手厥阴心包经303

十、手少阳三焦经305

十一、足少阳胆经307

十二、足厥阴肝经309

十三、督脉311

十四、任脉313

第四章 常见病的治疗315

第一节 内科病315

流行感冒315

咳嗽316

哮喘319

痰饮321

头痛324

眩晕327

不寐328

健忘331

心悸333

汗证335

胁痛338

胸痹340

胃脘痛342

腰痛344

腹痛346

泄泻349

痞满351

吐血354

咳血(附咯血、唾血)356

衄血359

尿血361

便血363

呕吐365

呃逆367

痢疾369

黄疸371

水肿374

痹证376

痿证379

第二节 妇科病380

月经提前380

月经错后382

白带384

黄带386

妊娠呕吐387

妊娠子肿389

产后尿闭390

产后发热391

产后腹痛392

方剂索引3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