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让传统告诉未来 关于民族传统与发展的人类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富强,蓝襄云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6884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影响-环境保护-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影响-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让传统告诉未来 关于民族传统与发展的人类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总序 徐杰舜1
引言1
上篇:民族传统文化与喀斯特环境恢复:以广西忻城为例5
第一章 忻城:喀斯特环境中的多民族聚居地5
一、忻城的位置、人口和民族5
二、实施喀斯特环境恢复项目的9个乡镇的基本情况8
(一)宁江乡8
(二)大塘镇9
(三)思练镇10
(四)安东乡11
(五)果遂乡12
(六)新圩乡13
(七)红渡镇13
(八)遂意乡14
(九)北更乡15
(一)宁江乡18个行政村16
三、实施喀斯特环境恢复项目的所有行政村基本情况16
(二)大塘镇13个行政村21
(三)思练镇16个行政村26
(四)安东乡5个行政村31
(五)果遂乡8个行政村33
(六)新圩乡4个行政村36
(七)红渡镇12个行政村38
(八)遂意乡12个行政村42
(九)北更乡14个行政村46
第二章 忻城民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52
一、壮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54
(一)忻城壮族分布概况54
(二)忻城壮族文化55
(三)忻城壮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67
二、汉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72
(一)忻城汉族的分布概况72
(二)忻城汉族文化75
(三)忻城汉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78
(一)忻城瑶族概况81
三、瑶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81
(二)忻城瑶族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83
(三)瑶族文化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88
四、仫佬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91
(一)忻城仫佬族概况91
(二)忻城仫佬族的文化特点92
(三)忻城仫佬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96
(一)忻城苗族的分布与来源97
五、苗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97
(二)忻城苗族文化99
(三)忻城苗族文化对喀斯特环境恢复的影响106
第三章: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恢复和建设喀斯特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109
一、弘扬与合理改进传统生产、生活方式111
(一)继承与发扬传统耕作方式中的科学内容111
(二)兼顾环境的特点,致力于开发“绿色”农业111
(三)建立新型的生产合作模式112
二、整合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科技理念113
促进个人对环境保护的自主参与114
(二)尊重和吸收传统社会管理体系的经验,114
三、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与现代行政管理相结合114
(一)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在自然环境的保护方面曾展现权威114
四、大力开展适应当地自然和文化生态的环境保护教育115
下篇: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以那坡水弄苗族为例120
第一章 水弄苗族屯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特点120
一、地理环境、人口和历史120
二、生产生活概况127
(一)生产方式127
1.刀耕火种的游耕(旱作)农业127
2.禽畜饲养131
3.狩猎和采集133
4.手工业134
5.短期打工135
(二)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136
三、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138
(一)政府行政管理138
(二)内部的社会组织139
(三)婚姻140
(四)家庭和继嗣142
(五)性别角色与地位143
1.劳动分工143
2.社会交往145
3.婚姻家庭中的性别地位差异146
4.变迁在无奈中发生:水弄苗族妇女的抗争及其影响148
(六)生育与性观念150
1.以饮酒为主要娱乐和交往手段的生活方式152
(七)人生价值观152
2.“随便”的生活态度154
3.自杀的极端事例156
(八)宗教信仰156
(九)文化艺术生活158
四、水弄苗族社会文化特点:封闭性、传统性、边缘性161
第二章 水弄苗族传统文化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171
一、传统教育体系171
(一)社会礼俗教化171
3.社会角色的形成172
1.性别观念的形成172
2.伦理道德的教化172
4.家族、社会活动的参与173
(二)生产技能的传授174
(三)传统生活技能的传承175
(四)水弄社区传统教育体系的特点177
二、水弄苗族现代基础教育的历史与现状177
(一)现代学校教育的开启与发展177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现状180
1.水弄希望小学的建设与小学教育的现状180
2.中学教育188
3.成人教育190
三、现代学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191
(一)地理因素191
(二)经济因素191
(三)观念因素192
1.养儿育女为“吃子女力气”的生育观念192
2.“读书无用”的观念193
(四)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194
3.重男轻女的观念194
1.长期闭塞的生活状态及其传统语言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差异限制了学生的领悟力和接受水平195
2.教学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教学质量195
3.教学内容距离实际生活太远196
4.教师对学生缺乏理解和鼓励196
2.无法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发展条件197
1.导致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流失197
(二)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97
1.各项农业发展措施难以实行,农业技术推广步履维艰197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97
四、现代学校教育滞后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97
2.造成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缺乏合理的扬弃198
3.缺乏与现代文明的交流,传统文化的发展缺乏动力198
(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98
1.不利于苗族同胞充分参与社会管理198
2.不利于消除民族间的隔膜与偏见198
3.不利于国民意识的培养199
一、实验开发项目的确定200
第三章 振兴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的对策:实验与评估200
二、实验项目的实施与效果202
(一)创建现代校园文化202
(二)编写和试用乡土教材205
(三)举办农业技术培训208
(四)派驻巡点技术员212
(五)举办妇幼保健和权益知识讲习班212
(七)举办苗族文化展示活动214
(六)推动当地政府开办苗族女童班214
三、水弄苗区开发实验的理论思考219
(一)要以科研勇气直面少数民族特困人群219
(二)从振兴教育文化入手的开发实验活动对水弄苗民产生了积极影响219
(三)在水弄苗族社区要激活教育的功能,首先要去除封闭、边缘的文化心理障碍,途径是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220
(四)开发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烈激发研究人员对于后续研究的新思维220
跋221
后记225
热门推荐
- 2574017.html
- 408134.html
- 2053514.html
- 2954406.html
- 2141371.html
- 3781390.html
- 2874694.html
- 1821165.html
- 1740637.html
- 2730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9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1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2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0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8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0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0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4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