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传统刑法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四辈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971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刑法-法制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传统刑法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中国刑法(法律)起源的一般条件1
第一章 中国刑法(法律)的起源与特点1
第二节 中国刑法(法律)起源的途径3
一、中国国家的建立3
二、中国刑法(法律)的起源6
三、中国刑法(法律)起源的途径7
第三节 中国刑法(法律)起源的特点11
一、礼刑(法)结合的特点11
二、维护宗法伦理的特点11
三、维护专制王权统治的特点11
六、民族大融合的特点12
四、法律(刑法)与道德相结合且界限不清的特点12
五、刑事法律相对发达而民事法律相对落后的特点12
第二章 “神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刑法13
第一节 “神治”思想的概念与萌芽13
一、“神治”思想的概念13
二、“神治”思想的萌芽14
第二节 “神治”思想的形成与完善17
一、“神治”思想的形成17
二、“神治”思想的完善19
第三节 “神治”思想的动摇与过渡21
一、“神治”思想的动摇21
二、“神治”思想的过渡26
第四节 董仲舒的“神治”思想29
一、天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主宰者29
二、天是社会政治秩序的本源30
三、“君权神授”与“王者承天意以成事”30
四、“祥瑞灾异”与行赏施罚31
第五节 “神治”思想在刑事法制方面的表现和特点33
一、至上神对刑法特征的影响33
二、至上神为世俗社会立法34
三、至上神行赏施罚与社会政治变动34
四、社会政治权力与“神治”思想34
六、司法官与“神治”思想35
五、刑事立法、司法与“神治”思想35
第三章 “德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刑法36
第一节 “德治”思想的概念与萌芽36
一、“德治”思想的概念36
二、“德治”思想的萌芽36
第二节 “德治”思想的形成38
一、“德治”思想形成于殷周更替之际38
二、西周“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39
第三节 “德治”思想的完善43
一、“性善论”是儒家“德治”思想的人性基础44
二、“仁者爱人”是儒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45
三、“修己正身”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实践基础47
四、实行“德政”,推行“仁政”,奠定儒家“德治”思想的物质基础49
五、循礼守法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要求51
六、德刑并用、宽猛相济是儒家“德治”思想的治国方略52
七、重视教化、以德去刑、息讼止争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和崇高理想54
八、民贵君轻、暴君放伐、法简刑轻是儒家“德治”思想的重要内容56
九、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59
第四节 “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变化60
一、董仲舒的神学“德主刑辅”思想60
二、朱熹的道德工具论62
三、朱元璋的“明刑弼教”思想64
第一节 “礼治”思想的概念和起源66
一、“礼治”思想的概念66
第四章 礼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刑法66
二、“礼”的起源67
第二节 “礼治”思想的形成与完善68
一、宗法制度68
二、“礼治”思想的形成和完善71
第三节 西周礼治思想的内容73
一、西周的礼73
二、西周的礼治思想75
第四节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79
一、等级性社会与礼之“明分”79
二、“为国以礼”与“正名”、“克己复礼”81
三、以“孝”、“忠”为核心,主张“教以人伦”83
四、“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依礼立法85
五、依礼司法与“父子相隐”、大义灭亲、认可复仇87
第五节 董仲舒的礼治思想90
一、“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主张90
二、“三纲五常”的封建立法原则91
三、《春秋》决狱的司法主张92
第五章 “法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刑法94
第一节 “法治”思想的概念和萌芽94
一、“法治”思想的概念94
二、“法治”思想的萌芽95
第二节 “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流变98
一、“法治”思想的形成98
二、“法治”思想的流变101
第三节 “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104
一、“法”的概念和性质104
二、“法”的起源106
三、实行“法治”的理论根据108
四、实行“法治”的必要性111
五、“垂法而治”113
六、“事断于法”114
七、“刑无等级”116
八、“信赏必罚”、“严刑重罚”与“重刑止奸”118
九、“法治”模式122
一、夏代刑事立法概况124
第一节 奴隶制刑事立法概况和特点124
第六章 中国传统刑事立法概况和特点124
二、商代的刑事立法概况126
三、西周的刑事立法概况128
四、春秋时期的刑事立法概况130
五、中国奴隶制刑事立法的特点133
第二节 封建制刑事立法概况和特点136
一、战国时期的刑事立法概况136
二、秦国与秦朝的刑事立法概况137
三、汉代的刑事立法概况141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刑事立法概况143
五、隋唐的刑事立法概况147
六、宋、辽、金、西夏、元的刑事立法概况151
七、明清的刑事立法概况157
八、中国封建制刑事立法的特点161
第三节 封建制向近代过渡时期——清末的刑事立法概况167
一、《大清现行刑律》167
二、《大清新刑律》与“礼法之争”168
三、刑事诉讼法律171
四、刑事法律渊源171
第七章 中国传统刑法典编纂体例结构的特点与影响172
第一节 中国传统刑法典编纂体例结构的特点与影响172
一、由总则和分则两部分组成173
二、实体法与程序法合一编纂175
三、“以刑统罪”转变为“以罪统刑”176
四、分则篇目排列标准的特点177
五、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特征179
六、法律责任与制裁方式的单一性180
七、中国传统刑法典编纂体例结构的影响183
第二节 清末刑法典编纂体例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185
一、由诸法合体转变为单一的刑法典185
二、“名例”改变为“总则”186
三、分则篇目名称命名标准的变化187
四、程序法与实体法由合典编纂到分立成典189
五、由例与律合编到弃例存律的刑法典190
六、法律责任、制裁方式由合一性到分立性以及新形式下的专一性191
第八章 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特征及其构成要件194
第一节 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概念及其特征194
一、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概念194
二、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基本特征196
第二节 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201
一、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主体研究201
二、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主观方面研究205
三、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客体研究208
四、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犯罪客观方面研究211
第九章 中国传统的刑法原则214
第一节 中国传统刑法的基本原则214
一、宗法原则215
二、等级特权原则218
三、罪刑法定原则223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刑事政策和其他定罪量刑原则228
一、刑事政策228
二、定罪原则230
三、量刑原则234
第十章 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罪名238
第一节 史籍对于刑法起源时罪名的记载238
第二节 中国传统刑法中的罪名239
一、夏朝的罪名239
二、商朝的罪名240
三、西周的罪名241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罪名244
五、秦朝的罪名245
六、汉朝的罪名248
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罪名251
八、隋、唐时期的罪名252
九、明朝的主要罪名256
十、清朝的主要罪名257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刑法中的刑罚259
第一节 史籍对于刑法起源时刑罚的记载259
一、苗族的肉刑259
二、舜帝的五刑259
四、象刑260
三、“刑起于兵”时的五刑260
第二节 中国传统刑法中的刑罚261
一、夏朝的刑罚261
二、商朝的刑罚261
三、西周的刑罚262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刑罚263
五、秦朝的刑罚264
六、汉朝的刑罚266
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罚268
八、隋、唐的刑罚269
十、元朝的刑罚271
九、宋朝的刑罚271
十一、明朝的刑罚272
十二、清朝的刑罚274
第三节 中国传统刑罚的特点275
一、以报应为目的,充满了残酷性275
二、缓慢地由野蛮走向文明275
三、刑罚名称及其方法最终由物质条件决定275
四、具有等级特权性276
五、广泛地规定和适用财产刑276
六、主要朝代的刑罚体系和刑罚制度均为“五刑”276
参考文献277
后记279
热门推荐
- 1665726.html
- 951357.html
- 3581586.html
- 626650.html
- 433986.html
- 696376.html
- 3587854.html
- 1497446.html
- 1135211.html
- 2236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9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9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9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7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5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2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6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