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UG CAD实用教程 NX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波,龚勉,屠建中编著;洪如瑾审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9957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64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UG NX2 CAD-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UG CAD实用教程 NX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UG入门1
1.1 UG图形用户界面简介1
目录1
1.1.1 工具条与下拉菜单2
1.1.2 对话框、提示行与状态行2
1.2 文件管理3
1.3 工具条的定制4
1.3.1 工具条的显示与隐藏4
1.3.2 工具条图标的显示与隐藏5
1.3.3 工具条图标尺寸、颜色及提示行与状态行的位置5
1.4 通用工具6
1.4.1 类选择器6
1.3.4 用户定义的工具条6
1.4.2 点构造器9
1.4.3 矢量构造器14
1.4.4 平面工具15
1.4.5 坐标系构造器16
1.5 对象操作18
1.5.1 编辑对象显示18
1.5.2 隐藏/再现对象18
1.5.3 删除对象和撤消已完成的操作19
1.5.4 对象的变换19
1.6 层操作21
1.6.1 层类目设置21
1.6.2 层的设置22
1.7 视图布局24
1.7.2 打开布局25
1.7.1 建立新布局25
1.8 坐标系26
1.8.1 WCS下拉式菜单27
1.8.2 动态移动或旋转坐标轴28
1.8.3 旋转坐标轴29
1.9 观察对象29
1.9.1 观察对象的方法29
1.9.2 建立动态横截面视图31
1.10 信息查询32
1.11 几何计算与物理特性分析33
1.11.1 单位设定33
1.12.1 对象参数的预设置34
1.12.2 显示参数的预设置34
1.11.2 密度的设定与编辑34
1.12 参数预设置34
1.12.3 选择参数的预设置38
1.12.4 工作平面的预设置39
1.13 帮助与CAST的使用40
第2章 曲线41
2.1 建立点及点集42
2.1.1 建立点42
2.1.2 建立点集43
2.2 直线、圆弧和圆的建立44
2.2.1 建立直线44
2.2.2 圆弧和圆的建立方法50
2.3.1 倒圆角52
2.3 倒圆角与倒斜角52
2.3.2 倒斜角55
2.4 建立其他类型的曲线56
2.4.1 建立正多边形56
2.4.2 建立其他类型的曲线58
2.5 编辑曲线58
2.5.1 修剪拐角59
2.5.2 修剪曲线60
2.5.3 编辑曲线参数62
2.6 曲线的操作64
2.6.1 曲线的偏置65
2.6.2 曲线的桥接68
2.6.3 投影曲线72
2.6.4 组合投影曲线76
2.6.5 交线77
第3章 草图79
3.1 建立草图及草图几何对象79
3.1.1 建立草图80
3.1.2 建立草图对象81
3.1.3 激活草图84
3.2 约束与定位草图86
3.2.1 草图点与它的自由度86
3.2.2 建立几何约束87
3.2.3 建立尺寸约束92
3.2.4 动画草图95
3.2.5 替换解法96
3.2.6 转换为/从参考对象96
3.2.8 约束条件98
3.2.7 草图的定位98
3.3.1 偏置抽取线和镜像草图102
3.3.2 拖动草图102
3.3 草图的操作102
3.3.3 编辑定义串104
3.3.4 删除与抑制草图104
3.3.5 编辑草图105
3.4 练习题110
第4章 模型的建立与编辑115
4.1 概述115
4.1.1 实体建模的优点115
4.1.2 术语115
4.1.3 共同的概念115
4.2 体素特征116
4.1.4 特征建模工具栏命令按钮116
4.2.1 块117
4.2.2 圆柱体117
4.2.3 圆锥体118
4.2.4 球体120
4.3 扫描特征121
4.3.1 拉伸体121
4.3.2 旋转体126
4.3.3 沿导向线扫描128
4.3.4 管道129
4.4 参考特征131
4.4.1 基准平面131
4.5.1 概述134
4.4.2 基准轴134
4.5 布尔操作134
4.5.2 相加135
4.5.3 相减135
4.5.4 相交135
4.6 成型特征135
4.6.1 概述135
4.6.2 孔138
4.6.3 凸台140
4.6.4 型腔141
4.6.5 凸垫142
4.6.6 键槽143
4.6.7 沟槽145
4.6.8 抽取几何体146
4.7 操作特征148
4.7.1 拔锥148
4.7.2 边缘倒圆153
4.7.3 边缘倒直角157
4.7.4 挖空159
4.7.5 螺纹161
4.7.6 引用特征163
4.7.7 修剪实体165
4.7.8 分割实体166
4.7.9 偏置表面166
4.7.10 实体比例缩放167
4.8 部件导航器168
4.9 编辑特征169
4.9.1 编辑特征参数170
4.9.2 编辑特征定位尺寸172
4.9.3 移动特征173
4.9.4 特征重排序173
4.9.5 删除与抑制特征173
4.10 例题及建模技巧175
4.10.1 建模技巧175
4.10.2 例题176
4.11 练习题196
第5章 装配200
5.1 装配概述200
5.1.1 基本概念200
5.1.3 装配方法201
5.1.2 装配模式201
5.1.4 部件的工作方式202
5.1.5 装配模块的启动203
5.2 引用集203
5.2.1 引用集的基本概念203
5.2.2 建立引用集204
5.3 装配导航器206
5.3.1 装配导航器的一般功能206
5.3.2 装配导航器的预览面板和依附性面板209
5.4 自底向上装配210
5.4.1 按绝对坐标定位方法添加组件210
5.4.2 按配对条件添加组件212
5.4.3 例题219
5.5 自顶向下装配224
5.5.1 自顶向下装配设计的第一种方法226
5.5.2 自顶向下装配设计的第二种方法227
5.5.3 建立关联几何对象228
5.5.4 编辑关联几何对象230
5.6 复合装配方法231
5.6.1 编辑装配结构231
5.6.2 组件阵列232
5.6.3 装配排列234
5.6.4 镜像装配236
5.6.5 不同单位部件的装配237
5.6.6 装配顺序237
5.7 克隆装配242
5.7.1 克隆装配的步骤243
5.7.2 克隆装配及装配图的局部剖视例245
5.8 装配爆炸图247
5.8.1 概述247
5.8.2 爆炸图的建立和编辑248
5.8.3 爆炸图与装配图纸251
5.9 装配参数预设置252
第6章 工程制图253
6.1 概述253
6.2 工程图管理255
6.2.1 新建图纸255
6.2.2 打开图纸257
6.2.3 删除图纸257
6.2.4 编辑或修改图纸257
6.2.6 更新图纸258
6.2.5 显示图纸258
6.3.1 添加视图259
6.3 视图的添加259
6.3.2 输入视图260
6.3.3 正交视图260
6.3.4 辅助视图261
6.3.5 简单剖视图261
6.3.6 局部详图262
6.3.7 阶梯剖视图262
6.3.8 半剖视图263
6.3.9 旋转剖视图264
6.3.10 展开剖视图265
6.3.11 从轴侧图上建立简单或阶梯剖切视图267
6.4.2 建立轴侧视图的局部剖视图268
6.4 其他形式的视图268
6.4.1 添加特殊方位的轴侧图268
6.4.3 轴侧视图的剖视图举例269
6.4.4 在正交视图上建立图示剖切视图举例271
6.4.5 在正交视图上建立图示局部剖视图举例272
6.4.6 添加装配剖视图273
6.4.7 建立截断视图274
6.5 图纸的布局调整276
6.5.1 移动视图276
6.5.2 复制视图277
6.5.3 对齐视图277
6.5.5 编辑图纸279
6.5.4 移去视图279
6.6 实用符号280
6.6.1 概述280
6.6.2 创建线性中心线281
6.6.3 生成螺栓圆282
6.6.4 生成部分螺栓圆282
6.6.5 创建偏置中心283
6.6.6 创建圆柱中心线284
6.6.7 删除实用符号285
6.7 尺寸标注285
6.7.1 标注尺寸的菜单与快捷键285
6.7.2 标注尺寸的工具条及其命令的功能285
6.7.3 标注尺寸285
6.7.4 尺寸式样288
6.7.5 公差类型和公差值的选项294
6.7.6 尺寸的附加文本295
6.7.7 移动原点选择项295
6.7.8 尺寸的编辑296
6.7.9 创建尺寸举例296
6.8 注释与标签301
6.8.1 注释动态工具条302
6.8.2 注释编辑器302
6.8.3 注释编辑器工具条302
6.8.4 字体式样302
6.8.5 制图符号302
6.8.6 形位公差符号与基准符号304
6.8.7 引线与定位305
6.8.9 文本字体设定307
6.8.8 编辑形位公差与注释文本307
6.8.10 插入注释表格与装配明细表308
6.8.11 插入表面粗糙度符号313
6.8.12 用户自定义符号315
6.8.13 标识符号317
6.9 编辑制图对象321
6.9.1 移动制图对象位置321
6.9.2 编辑引出线321
6.9.3 抑制制图对象322
6.9.4 编辑元件323
6.9.5 编辑制图对象的相关性324
6.10 图框图样模板325
6.10.3 添加图样模板326
6.10.2 制作图样模板326
6.10.1 图样模板制作的方法326
6.11 视图相关编辑327
6.11.1 视图相关的创建327
6.11.2 视图边界构造线329
6.11.3 视图相关编辑331
6.12 工程图的参数预设置333
6.12.1 预设置工程图参数333
6.12.2 预设置视图显示参数334
6.12.3 参数设置说明(常用项)335
6.12.4 剖视图参数预设置339
6.13 详细视图与剖视图参数预设置340
7.1.3 样条的阶次343
7.1.2 样条的构造方法343
7.1 样条343
7.1.1 概述343
第7章 高级曲线343
7.1.4 单段样条和多段样条344
7.1.5 定义点和节点344
7.1.6 封闭样条344
7.1.7 从文件输入点344
7.1.8 选点方式345
7.1.9 指定斜率345
7.1.10 拟合方式346
7.1.11 改变权值347
7.1.12 过点样条347
7.1.13 过极点样条349
7.2 二次曲线350
7.2.1 概述350
7.2.2 通用二次曲线350
7.3 规律曲线355
7.3.1 概述355
7.3.2 控制规律曲线的方向356
7.3.3 规律子功能356
7.4 螺旋线359
7.4.1 概述359
7.4.2 操作步骤359
7.4.3 螺旋线半径方式359
7.4.4 定义方向360
7.5.1 概述362
7.5 样条分析362
7.5.2 样条分析363
7.6 编辑样条367
7.6.1 概述367
7.6.2 编辑定义点367
7.6.3 编辑极点369
7.6.4 改变斜率371
7.6.5 改变曲率372
7.6.6 改变阶次373
7.6.7 改变刚度373
7.6.8 拟合374
7.6.9 光顺374
8.1.1 应用范围375
8.1 概述375
第8章 自由形状特征375
8.1.2 曲面构造的一般方法376
8.1.3 曲面构造基本原则和技巧376
8.2 基本概念及术语377
8.2.1 全息的片体377
8.2.2 体的类型378
8.2.3 自由形状构造结果378
8.2.4 行与列378
8.2.5 补片的类型379
8.2.6 自由形状特征的阶次379
8.2.7 公差379
8.2.8 栅格线379
8.3.1 概述380
8.3 直纹面380
8.3.2 操作步骤381
8.3.3 指定参数382
8.3.4 对齐方法382
8.4 通过曲线386
8.4.1 概述386
8.4.2 操作步骤386
8.4.3 阶次与补片类型386
8.4.4 封闭特征387
8.4.5 对齐方式387
8.4.6 第一条(最后一条)截面线的约束条件390
8.5 过曲线网格396
8.5.1 概述396
8.5.3 对话框选项397
8.5.2 操作步骤397
8.5.4 线串的选择398
8.5.5 脊柱线399
8.6 扫描403
8.6.1 概述403
8.6.2 导向线串(1~3条)403
8.6.3 截面线串(1~150条)405
8.6.4 插值方法405
8.6.5 公差406
8.6.6 脊柱线串406
8.6.7 方位控制—使用一条导向线串407
8.6.8 比例控制—使用一条导向线串409
8.7.1 概述417
8.7 截面体417
8.7.2 截面体类型418
8.7.3 拟合类型,控制特征在V方向(如平行于脊柱线)的阶次和形状419
8.7.4 Highlight Conic419
8.7.5 脊柱线串419
8.7.6 确定体长度419
8.7.7 顶点线串420
8.7.8 投射判别式420
8.7.9 五点方式421
8.7.10 圆角-rho421
8.7.11 圆角-桥接422
8.8 延伸426
8.8.1 概述426
8.8.2 自相交片体427
8.8.3 一般操作步骤428
8.8.4 相切延伸428
8.8.5 法向延伸429
8.8.6 角度延伸429
8.8.7 圆弧延伸430
8.9 规律控制延伸431
8.9.1 操作步骤432
8.9.2 对话框及选项说明432
8.10 偏置面434
8.10.1 概述434
8.10.6 偏置距离435
8.10.5 操作步骤435
8.10.4 编辑偏置面435
8.10.2 距离公差435
8.10.3 关联偏置435
8.10.7 变距偏置436
8.11 桥接片体437
8.11.1 概述437
8.11.2 操作步骤437
8.11.3 主曲面和侧面的选择437
8.11.4 连续类型439
8.11.5 拖动和重置439
8.12 修剪片体440
8.12.1 概述440
8.12.3 选择步骤441
8.12.4 投影方向441
8.12.2 操作步骤441
8.12.5 保留或删除区域442
8.13 面倒圆444
8.13.1 概述444
8.13.2 圆角类型444
8.13.3 半径方法446
8.13.4 选择步骤图标446
8.13.5 其他选项447
8.14 软圆角453
8.14.1 概述453
8.14.2 操作步骤454
8.14.3 Rho和Skew454
8.14.4 其他选项455
8.15.2 操作步骤457
8.15 N边表面457
8.15.1 概述457
8.15.3 选项说明458
8.15.4 “形状控制”对话框458
8.16 缝合461
8.16.1 概述461
8.16.2 操作步骤462
8.16.3 选项说明462
8.17 增厚片体463
8.17.1 概述463
8.17.2 操作步骤464
8.17.3 选择目标实体464
8.18.2 截平面465
8.18.3 一般操作步骤465
8.18.1 概述465
8.18 表面分析465
8.18.4 显示类型466
8.18.5 示分辨率466
8.18.6 曲面的选择467
8.18.7 曲率半径分析467
8.18.8 反射分析468
8.18.9 斜率,距离分析469
8.18.10 曲面曲率分析的说明470
附录A 基础练习471
附录B 表达式516
附录C 综合例题526
热门推荐
- 2940776.html
- 3299532.html
- 3598276.html
- 3276527.html
- 2035745.html
- 2481773.html
- 1153107.html
- 1980845.html
- 3078761.html
- 3851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2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7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8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2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1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6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6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