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运行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运行机制研究
  • 刘惠萍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70394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运行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独立董事制度及其相关运行机制的意义4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6

(一)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6

(二)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首席执行官(CEO)的更换9

(三)独立董事与公司报酬激励计划11

(四)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信息披露12

(五)独立董事市场13

(六)独立董事的比例问题14

(七)独立董事制度与敌意收购行为15

(八)独立董事制度其他方面的研究16

三、本书的选题依据17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17

(二)目前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不足19

四、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20

(一)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20

(二)本书的创新点22

第二章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功能定位及职责25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5

二、独立董事的概念及独立性27

(一)独立董事的概念27

(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27

三、我国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30

四、独立董事的责任31

五、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35

(一)国内外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同背景35

(二)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监督功能36

(三)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的协调37

六、本章小结40

第三章 独立董事监督决策与激励机制41

一、相关理论文献41

(一)基于业绩评价的报酬激励41

(二)声誉激励理论46

(三)股权激励理论48

二、国内外有关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激励模式50

(一)国外有关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激励模式50

(二)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现状51

(三)我国独立董事薪酬模式设计54

三、独立董事最优监督水平决策57

(一)基本假设及经营者的最优激励57

(二)最优监督水平的确定59

(三)最优监督水平的影响因素63

四、独立董事不完全信息静态显性激励机制模型64

五、声誉激励机制与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66

(一)模型的基本描述66

(二)最优契约模型及其求解71

(三)显性激励契约中有无考虑声誉机制的比较分析74

(四)我国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的实证分析76

(五)发挥我国独立董事声誉激励作用的建议77

六、本章小结79

第四章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中的串谋问题及其防范机制81

一、国内外串谋理论介绍81

(一)串谋可能性与研究必要性81

(二)串谋的概念、分类及基本条件82

(三)防范串谋的原理或观点84

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串谋问题及其原因分析86

三、防范串谋机制模型建立的背景知识90

四、内生报酬来源下的最优防范串谋契约模型91

(一)模型假设91

(二)模型设计93

(三)模型分析96

五、外生报酬来源与再监督机制下的最优防范串谋契约模型98

(一)模型的基本描述98

(二)模型分析与比较101

六、同时防范事前与事后串谋的最优契约模型103

(一)事前串谋与事后串谋含义103

(二)模型设计103

(三)同时防范事前与事后串谋最优契约的条件及其分析106

七、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中串谋问题防范政策建议112

(一)奖赏与惩罚的有效结合112

(二)现金激励与股权激励的有效结合114

(三)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有效结合114

(四)权利与责任的有效结合116

(五)完善监督技术,提高监督的效率116

(六)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117

(七)促进独立董事的职业化117

(八)中小股东对独立董事薪酬的发言权117

八、本章小结118

第五章 独立董事业绩评价机制与测评指标体系119

一、独立董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120

(一)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及其对应的评价主体、目标和方法120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应的评价主体、目标和方法122

(三)新价值最大化理论或新利益相关者理论123

二、独立董事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组织模式125

(一)评价目的与内容125

(二)评价方法126

(三)评价主体与组织模式130

三、独立董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132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32

(二)独立董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134

(三)评价指标的解释及运用说明137

四、基于ANP的独立董事模糊综合测评模型143

五、独立董事模糊综合测评步骤144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144

(二)评价方式与人员的确定144

(三)单指标评判矩阵的确定145

(四)用ANP方法确定各个因素指标的权重150

(五)进行综合评判与结果分析156

六、本章小结156

第六章 独立董事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157

一、独立董事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的必要性157

二、建立独立董事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159

(一)以独立董事职业化为目标159

(二)建立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制定相关法律制度160

(三)成立独立董事协会,制定独立董事执业准则163

(四)设立独立董事事务所,形成法人化执业机构167

(五)遵循“独立董事选择与提名独立董事”原则,完善提名制度170

三、独立董事市场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172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172

(二)两阶段模型176

(三)两阶段模型的扩展180

(四)精练贝叶斯均衡186

(五)阶段博弈模型分析188

四、引入市场清退机制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189

五、本章小结192

第七章 独立董事责任追究制度与利益保护机制194

一、独立董事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195

二、独立董事面临的职业风险197

(一)公司风险197

(二)个人风险199

三、国际上有关董事利益保护的做法201

(一)经营判断原则201

(二)董事与高级职员责任保险202

(三)责任补偿制度203

四、我国独立董事的利益保护机制203

(一)法律保护203

(二)行业保护204

(三)自我保护204

(四)建立、健全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206

五、本章小结210

第八章 实证研究211

一、我国独立董事的调查研究211

(一)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员的构成状况211

(二)关于我国独立董事薪酬制度状况212

(三)关于独立董事对改善公司绩效的作用213

(四)关于我国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关系214

(四)对独立董事的抽样调查215

二、独立董事声誉激励机制的模拟分析218

三、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221

(一)公司背景介绍221

(二)构建指标体系ANP模型223

(三)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223

(四)计算超矩阵、加权超矩阵和极限超矩阵227

(五)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228

(六)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测评结果及其分析232

四、本章小结232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233

一、全书总结233

二、研究展望235

参考文献237

后记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