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教学参考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童庆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78361;978789469302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教学参考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1
一、学习目标1
二、概念源流2
1.唯物史观2
2.社会结构3
3.意识形态4
4.艺术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4
5.艺术生产6
6.人的本质8
7.美的规律10
8.现实主义13
9.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标准15
三、知识点例析18
1.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8
2.“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20
3.诗意的裁判22
4.《插到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与列宁的批评23
5.阿尔卡季·阿维尔钦柯24
四、答题要点25
1.唯物史观对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设有什么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25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文学理论主张是什么?你对这些理论观点是怎样理解的?有哪些启示?25
3.列宁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27
五、相关知识28
1.马克思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28
2.恩格斯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诸因果(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关系29
3.马克思论生产和消费30
4.马克思论物质生产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31
5.马克思论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32
6.马克思论人的类特性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3
六、进一步阅读3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35
一、学习目标35
二、概念源流35
1.文艺的工农兵方向35
2.普及与提高36
3.文艺的“源”与“流”37
4.“六个更”38
5.歌颂与暴露38
6.“二为”方向39
7.“双百”方针40
8.主旋律与多样化41
三、知识点例析41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41
2.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42
3.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44
4.“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统一45
5.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46
四、答题要点46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46
2.为什么说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47
3.为什么说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47
4.加强文学队伍建设,要求文艺工作者具有哪些方面的思想艺术修养?47
五、相关知识47
1.马克思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47
2.马克思论存在决定意识49
3.列宁论人的意识反映并创造客观世界49
4.列宁论文学是反映生活的镜子49
5.毛泽东论歌颂什么反对什么50
6.毛泽东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0
7.钟嵘论诗歌与生活的关系50
8.刘勰论以少总多51
9.孔颖达论风、雅的典型性51
10.鲁迅论文艺与革命52
11.鲁迅论文学与时代52
12.鲁迅论文学的典型化52
13.郭沫若论文学与社会52
14.黑格尔论艺术家应依靠生活的富裕53
15.歌德论通过特殊显示一般53
16.雨果论文学与人民53
17.裴多菲论真正的诗歌是人民的诗歌54
18.高尔基论人民是第一个诗人54
19.高尔基论典型化54
六、进一步阅读54
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56
一、学习目标56
二、概念源流56
1.意识形态56
2.真实性57
3.倾向性58
4.审美文学60
5.情感评价62
三、知识点例析64
1.《诗经》的审美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64
2.从同题材诗歌看文学的倾向性65
3.文学的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66
4.从李贺诗歌看文学审美活动的特征67
5.《尤利西斯》的语体特征69
四、答题要点71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71
2.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72
3.文学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72
4.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72
5.谈谈你对文学性质的理解。72
五、相关知识73
1.恩格斯论宗教、哲学、艺术等是“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73
2.席勒论艺术真实是诗意的真实而有别于历史的真实74
3.康德论美的艺术75
4.朗格论艺术表现了艺术家所认识到的情感与情绪78
5.亨利·詹姆斯论艺术形象的个性79
6.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论“别材”“别趣”80
7.海德格尔论语言是诗,语言是人的主人82
8.朱光潜谈散文的声律之美83
9.汪曾祺论小说语言是视觉语言,使用语言像揉面,语言要和人物贴近86
六、进一步阅读87
第四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89
一、学习目标89
二、概念源流89
1.价值观89
2.风教90
3.净化90
4.模仿论91
5.感兴论92
三、知识点例析92
1.文学的价值观92
2.文艺的社会价值93
3.文学的真、善、美价值95
4.文学功能的整体性96
5.文学的认识功能98
6.文学的教育功能100
7.审美的非功利性101
8.悲剧型的审美功能103
四、答题要点104
1.何谓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如何形成的?104
2.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105
3.为什么说审美功能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105
4.试说明各种文学功能之间的关系。105
五、相关知识106
1.白居易论“讽谕诗”106
2.王国维论《红楼梦》为“彻头彻尾之悲剧”107
3.鲁迅论小说的“启蒙主义”和“为人生”108
4.梁启超论小说的“熏”“浸”“刺”“提”四种功能110
5.王尔德论“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111
6.钱锺书论“诗可以怨”112
7.埃莱娜·西苏论女性写作的反抗性113
8.德里达论文学的实行性114
六、进一步阅读115
第五章 文学创作117
一、学习目标117
二、概念源流117
1.艺术直觉117
2.艺术情感118
3.艺术想象119
三、知识点例析120
1.创作动因120
2.艺术构思123
3.艺术知觉125
4.艺术情感128
5.艺术想象129
6.作家与生活体验130
7.作家的文化修养与独特素质131
四、答题要点135
1.分析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区别。135
2.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有哪些差异?135
3.艺术情感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如何?135
4.艺术想象的特点是什么?136
5.艺术理解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有哪些作用?136
6.为什么说生活体验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136
7.怎样理解创作个性?136
8.如何处理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136
五、相关知识136
1.王夫之论情景关系136
2.维戈茨基论审美反应137
3.钟嵘论“即目”“直寻”137
4.朱光潜论直觉137
5.维戈茨基论艺术情绪137
6.苏珊·朗格论情感意象137
7.艾略特论情绪的锤炼137
8.萨特论创作的主观性138
9.荣格论艺术家作为“集体的人”138
10.朱熹论感物咏叹138
11.叶燮论诗人胸襟138
12.列宁论写作与无产阶级事业的关系139
六、进一步阅读139
第六章 文学作品141
一、学习目标141
二、概念源流141
1.文学语言141
2.象征142
3.文学典型145
4.文类147
三、知识点例析148
1.对“意境”的六种理解148
2.分析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的意境和意蕴150
3.东西方戏剧的发展历程153
4.散文诗158
5.特征化159
四、答题要点160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160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160
3.试述文学形象的特征。161
4.试述文学象征的特征举例说明你对象征的理解。161
5.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162
6.请联系具体文学作品说明意境与象征的区别。162
7.何谓典型?试述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162
8.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意蕴的系统性和丰富性。162
9.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163
10.比较小说与剧本的叙事差异。163
五、相关知识163
1.什克洛夫斯基谈文学手法163
2.托马舍夫斯基论格律165
3.司空图论韵外之致166
4.别林斯基论创作的独创性167
5.王国维论“境”167
6.亚里士多德论戏剧的情节169
7.瓦特论小说的兴起170
六、进一步阅读171
第七章 文学接受172
一、学习目标172
二、概念源流172
1.文学接受172
2.文学经典173
三、知识点例析174
1.文本阅读与审美感受174
2.借鉴动机175
3.二度创造的开放性176
4.创造性阐释177
5.接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179
6.文学接受与文学经典180
7.经典化181
四、答题要点183
1.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183
2.谈谈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价。183
3.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活动过程中的“二度创造”?183
4.谈谈文学接受的差异性和共通性。184
5.试论文学经典的特征和意义。185
五、相关知识186
1.姚斯论读者的期待视界(期待视野)186
2.伊塞尔论阅读行为187
3.鲁迅论文学接受中的读者体验188
4.王朝闻论欣赏者的再创造188
5.王朝闻论欣赏活动189
六、进一步阅读190
第八章 文学批评191
一、学习目标191
二、概念源流191
1.文学批评191
2.文学批评的原则192
3.文学批评的标准192
4.文学批评的类型193
5.文学批评的方法193
6.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互动194
7.文学批评的主体194
8.文学批评文体类型194
三、知识点例析196
1.传记批评方法196
2.社会历史批评方法197
3.感兴批评方法199
4.语言批评方法200
5.心理分析批评方法201
6.读者反应批评方法202
7.意识形态批评方法204
8.文化批评方法205
四、答题要点206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206
2.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美学的历史的原则?207
3.文学批评中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如何?207
4.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文学批评的步骤。208
五、相关知识208
1.艾略特论批评的功能208
2.李健吾论《边城》209
3.普希金论批评209
4.恩格斯论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210
5.巴尔扎克论真实210
6.鲁迅论“文学的阶级性”211
7.托尔斯泰论情感212
8.老舍论文学语言212
9.刘勰论隐秀213
10.贺拉斯论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214
11.宗白华论中西差异215
12.艾伦论当代批评的特征215
六、进一步阅读215
第九章 文学的历史演变217
一、学习目标217
二、概念源流217
1.文学风格217
2.文学思潮219
3.浪漫主义220
4.现实主义222
5.现代主义225
三、知识点例析226
1.神话原型与文学的产生226
2.文学发展动力的问题227
3.政治对文艺发展的影响229
4.古为今用,洋为中用230
5.风格存在于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高度交融所形成的整体风貌中231
6.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精神和艺术特征233
四、答题要点237
1.简析劳动、语言、原始思维与文艺发生之间的关系。237
2.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237
3.如何理解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238
4.哪些因素决定着文学流派的形成?239
五、相关知识239
1.席勒论游戏冲动239
2.鲁迅论“不识字的作家”与文学的发生240
3.马克思论文学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241
4.毛泽东论文学艺术的继承与创新242
5.刘勰论文学发展的继承与创新242
6.马克思论风格的多样性243
7.刘勰论风格与作家个性244
8.布封论“风格却是本人”245
9.赫拉普钦科论文学流派245
10.詹明信论后现代主义的特点246
六、进一步阅读249
第十章 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250
一、学习目标250
二、概念源流250
1.文学生产250
2.文学消费253
3.文化产业255
4.夸示性消费256
5.图像化转向258
6.全球化259
三、知识点例析260
1.艺术生产的两重性——以宋代“润笔”制度为例260
2.商业出版中书商的作用——以明代通俗小说的繁兴为例262
3.电子媒介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刘震云及其《手机》为例263
4.当代文化的图像化转向——以图文书《老照片》为例265
5.网络文学修辞特色——以著名的网络文学作品为例267
6.全球化时代的交流与认同——以旅居海外的大陆作家为例269
四、答题要点271
1.如何理解文学生产的两重性及当代文学生产的新特点?271
2.如何理解文学消费的两重性及当代文学消费的新特点?271
3.媒介对于文学活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71
4.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的跨文化交流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271
五、相关知识271
1.马克思恩格斯论资产阶级将诗人和艺术家变成它的雇佣劳动者271
2.马克思论艺术生产作为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272
3.马克思论艺术生产本质上是非经济意义上的生产272
4.马克思论精神消费比物质消费更高尚273
5.马克思论精神产品的两种存在形式273
6.马克思论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274
7.马克思论精神生产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75
8.马克思论精神生产作为雇佣劳动是巨大的进步275
9.本雅明论资本主义文化市场中的作家及其作品275
10.本雅明论技术复制276
11.伊尼斯论传播的偏向278
12.艾柯论书籍不会消亡279
13.阿多诺论文化工业的性质280
14.韦尔施论日常生活审美化281
15.歌德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281
六、进一步阅读282
热门推荐
- 1010997.html
- 2321767.html
- 2533859.html
- 2754489.html
- 481258.html
- 2343309.html
- 572729.html
- 2160148.html
- 2597069.html
- 2525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8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8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1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2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7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8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