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居安思危 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居安思危 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
  • 温志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866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紧急事件-公共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居安思危 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本书研究的理论价值4

三 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6

第二节 公共危机预防准备管理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8

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概况8

二 预防准备管理的研究现状24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29

一 研究思路29

二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之处30

三 研究方法32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假设、理论线索与研究框架33

一 基本假设33

二 理论线索36

三 研究框架39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41

第一节 公共危机41

一 公共危机的内涵及特征41

二 公共危机的分类及成因58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75

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及特征75

二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结构性分析86

第三节 公共危机管理的分类96

一 应急处置型公共危机管理97

二 预防准备型公共危机管理98

第三章 社会转型对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影响109

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内容的动态分析109

一 社会对抗自然灾害阶段——原始社会的公共危机管理(古代—18世纪)110

二 政府参与灾难救助阶段——公共危机管理的孕育(18世纪—20世纪50年代)110

三 以战争为背景的国家安全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形成(20世纪60—70年代)112

四 公共危机的综合管理阶段——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113

五 社会转型时期的非传统公共安全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扩展(20世纪末以来)113

第二节 基于转型理论的社会特点分析115

一 不确定性因素增多116

二 社会矛盾突出117

三 市场体制不完善118

四 政府治理局限120

五 法律法规不健全122

六 文化发展失衡123

七 全球化的影响加深123

第三节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社会风险分析130

一 灾害风险132

二 现代化发展风险132

三 制度风险133

四 全球化风险134

五 市场经济风险134

六 社会阶层分化风险134

第四节 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135

一 形式多元化136

二 规模扩大化136

三 影响辐射化137

四 频率增高138

五 破坏性加大138

第五节 社会转型对预防准备型公共危机管理的诉求分析139

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理想状态与预防原则140

二 公共危机管理的价值选择与人本原则142

三 公共危机管理的真实目标与长效原则146

四 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与准备原则147

第六节 构建中国预防准备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必然性148

一 基于社会风险的公共危机特性的需要148

二 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149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中国应急处置型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153

第一节 扬汤止沸,曲突徙薪:危机预防的关键性作用被淡化153

一 扬汤止沸,淡化了风险意识154

二 曲突徙薪,淡化了预防地位155

三 人云亦云,淡化了预防导向156

第二节 临阵磨枪,部门割据:临时组织的权威性受到挑战157

一 制度分散,缺乏权威158

二 临阵磨枪,仓促上阵159

三 部门割据,职责分割160

第三节 理想化预案,静态准备:应急计划的实际应用性受到质疑164

一 预案理想化,实际可操作性差164

二 缺乏系统规划,应机权变性差165

三 静态准备,缺乏动态演练165

第四节 热情有余,技术不足:专业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匮乏173

一 专业救援队伍缺乏173

二 专家咨询队伍薄弱174

三 专业的管理人才匮乏175

四 应急技术研究和公共危机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滞后175

第五节 临时动员,训练不足:公民缺乏自救知识176

一 大政府小社会,公民参与不足176

二 应急科普空白,公民缺乏自救知识演练177

第六节 资源匮乏,捉襟见肘:应急物资严重不足178

一 投入不足制约应急救援178

二 物资缺乏影响应急效率180

第五章 预防准备型公共危机管理对应急处置管理困境的弥补价值分析187

第一节 有利于培养危机预防文化188

一 树立预防思想188

二 倡导安全文化189

三 强化风险意识191

第二节 有利于降低政府的法制化治理的制度成本191

一 降低制度协调成本191

二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192

第三节 有利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3

一 弱化危机管理部门自身利益193

二 提高应急指挥的统一协调性193

三 提高危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195

第四节 有利于提高公共危机常态管理水平196

一 提高对于危机风险的可控性197

二 提高政府应急管理效能199

三 减轻危机发生后的危害200

四 降低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201

第六章 建构预防准备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212

第一节 思想准备:倡导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危机预防文化213

一 倡导预防文化,强化风险意识214

二 开展警示教育,提高社会整体防治公共危机的能力215

第二节 制度准备:基于非常态管理的《紧急状态法》的制度调整217

一 《紧急状态法》的宪政依据219

二 《紧急状态法》的基本内容219

三 《紧急状态法》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规制性作用分析220

第三节 体制准备:基于大部制思想下常设公共危机管理职能体制建设221

一 中枢决策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224

二 国家实体职能机构“紧急状态部”224

三 “紧急状态部”对于公共危机的常态化管理作用分析229

第四节 人力资源准备: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230

一 危机防治专业人才队伍培养230

二 危机防治技术研究232

三 危机防治学科建设235

第五节 自救准备:社会风险心理和公众自救能力的提高235

一 应急演练,增强民众自救能力235

二 心理干预,增强民众面对危机的勇气238

三 宣传教育,提高科学预防能力239

第六节 资金准备:基于储备金制度的“社会发展风险基金”的预算244

一 “社会发展风险基金”的预算依据与资金来源245

二 “社会发展风险基金”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的保障作用分析246

第七节 物资准备:基于应急物资物流平台的“应急实物准备库”建设247

一 “应急实物准备库”的建设内容248

二 “应急实物准备库”的应急物流规划249

三 “应急实物准备库”对于应急实物的资源配置作用分析250

第八节 应急预案准备:动态的预案编制250

一 预见性251

二 规范性251

三 时效性251

四 权变性252

五 科学性253

第九节 社会资源准备:建立适度的社会动员机制253

一 构建社会应急人力动员机制254

二 培养社会应急组织254

主要参考文献257

一 国内文献257

二 国外文献271

后记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