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澄江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澄江县志
  • 王基宇主编;澄江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3323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95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862页
  • 主题词:地方志 澄江县(学科: 地方志) 澄江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澄江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11

西汉至清朝11

中华民国时期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5

第一编 建置41

第一章 位置 面积41

第二章 沿革41

第三章 行政区划42

第一节 明代至民国的行政区划42

第二节 1950年后的行政区划43

第四章 三镇 三乡49

第一节 三镇49

第二节 三乡52

第二编 自然环境55

第一章 地质55

第一节 地质演变55

第二节 构造56

第二章 地貌56

第一节 特征56

第二节 类型56

第三章 山脉57

第一节 西部山脉57

第二节 北部山脉59

第三节 东部山脉59

第四章 水系60

第一节 湖泊61

第二节 河流62

第三节 泉塘64

第五章 气候65

第一节 日照65

第二节 气温65

第三节 雨量68

第四节 风向 风速70

第六章 土壤71

第一节 种类71

第二节 分布72

第三节 土地利用74

第七章 自然资源74

第一节 水力资源74

第二节 水电资源74

第三节 矿藏资源75

第四节 植物资源75

第五节 动物资源76

第八章 自然灾害76

第一节 地震76

第二节 水灾 旱灾77

第三节 雪灾 霜冻79

第四节 风灾 雹灾80

第五节 生物灾害80

第三编 人口81

第一章 人口及分布81

第一节 人口81

第二节 分布86

第二章 构成87

第一节 年龄构成87

第二节 性别构成87

第三节 文化构成88

第四节 职业构成88

第五节 姓氏89

第三章 计划生育90

第一节 宣传90

第二节 措施91

第四编 农业95

第一章 生产关系95

第一节 土地私有95

第二节 减租退押97

第三节 土地改革97

第四节 互助合作98

第五节 人民公社98

第六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9

第二章 生产条件101

第一节 耕地101

第二节 劳动力101

第三节 农具 农机102

第三章 作物103

第一节 粮食作物103

第二节 经济作物106

第三节 栽培107

第四节 肥料110

第四章 农业科技111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111

第二节 土壤普查111

第三节 农业区划112

第四节 沼气112

第五节 培训112

第五章 机构113

第五编 林业 畜牧业114

第一章 林业114

第一节 林地114

第二节 山林权属117

第三节 植树造林119

第四节 林种123

第五节 树种引进125

第六节 林场125

第七节 森林保护126

第二章 畜牧业128

第一节 畜禽生产128

第二节 品种改良135

第三节 饲料136

第四节 疫病防治137

第六编 水利 电力141

第一章工程建设141

第一节 蓄水141

第二节 引水148

第三节 提水150

第四节 山区人畜饮水154

第五节 治河工程157

第六节 病害工程159

第二章 渔业159

第一节 鱼种159

第二节 养殖159

第三节 捕捞160

第四节 综合经营161

第五节 渔政162

第三章 管理163

第一节 工程管理163

第二节 用水管理163

第三节 城镇供水164

第四节 综合经营165

第四章 电力165

第一节 水电站建设166

第二节 电网建设171

第三节 电力管理172

第四节 综合经营173

第七编 工业176

第一章 矿业176

第二章 机械工业178

第一节 县机械厂178

第二节 轻工机械厂179

第三节 标准件厂180

第四节 拖拉机修配厂181

第三章 化工182

第一节 火药厂182

第二节 硫酸厂182

第三节 磷肥厂82

第四节 化工厂83

第五节 磷业化工公司83

第六节 磷化工厂184

第四章 印刷业185

第五章 轻纺工业186

第一节 纺织业186

第二节 县服装厂86

第三节 县制鞋厂187

第六章 竹木器188

第一节 木器厂188

第二节 竹器社189

第七章 建材业190

第一节 县建筑公司190

第二节 县水泥厂190

第八章 企业管理193

第一节 行政管理193

第二节 生产管理193

第八编 乡镇企业195

第一章 体制195

第一节 乡办企业195

第二节 村办企业196

第三节 个体户197

第二章 产品200

第一节 红砖200

第二节 水泥200

第三节 耐火材料201

第四节 钢材201

第五节 建筑202

第六节 化工203

第七节 旅游205

第八节 加工 修理206

第九编 交通207

第一章 交通设施207

第一节 驿道207

第二节 公路208

第三节 桥梁211

第四节 码头 渡口213

第五节 公路养护213

第二章 运输214

第一节 客运214

第二节 货运216

第三节 水运220

第四节 民间运输220

第三章 管理221

第一节 机构221

第二节 交通设施222

第三节 交通管理222

第十编 邮电227

第一章 机构227

第一节 邮驿227

第二节 邮电局227

第三节 分支局所228

第二章 邮政229

第一节 邮路229

第二节 业务230

第三节 分拣封发231

第四节 投递232

第五节 设备232

第三章 电信233

第一节 电报233

第二节 电话233

第四章 企业管理237

第一节 计划财务管理237

第二节 物资管理239

第三节 质量管理239

第四节 设备维护管理240

第五节 行政管理240

第六节 民主管理241

第十一编 城建 环保244

第一章 县城建设244

第一节 古城遗址244

第二节 衙署 寺庙245

第三节 公共房屋246

第四节 民居247

第五节 街道247

第六节 公共设施249

第七节 房地产开发250

第二章 乡镇建设251

第一节 龙街镇252

第二节 阳宗镇253

第三节 右所乡254

第四节 海口乡255

第五节 九村乡256

第三章 管理256

第一节 机构256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257

第三节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257

第四节 城镇规划管理258

第五节 土地管理260

第四章 环境保护260

第一节 污染治理260

第二节 环境管理263

第五章 环境卫生2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4

第二节 环境卫生264

第十二编 商业265

第一章 体制265

第一节 私营商业266

第二节 集体商业267

第三节 国营商业269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270

第五节 集市贸易271

第二章 收购272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272

第二节 手工业产品收购276

第三节 废旧物品收购276

第四节 食品加工276

第三章 销售277

第一节 生产资料277

第二节 百货副食品278

第三节 饮食服务279

第四节 石油 煤炭 建材280

第五节 药品经营281

第四章 机构287

第一节 县商业总公司287

第二节 县医药公司290

第三节 县供销合作社291

第四节 县物资总公司293

第五节 县农资公司294

第十三编 粮油295

第一章 粮油征购295

第一节 征收295

第二节 合同定购298

第三节 议价收购299

第四节 油料收购301

第五节 储备粮 农村口粮304

第二章 销售304

第一节 粮食销售304

第二节 油脂销售307

第三节 议价购销307

第四节 饲料销售307

第三章 粮油加工308

第一节 粮食加工309

第二节 油料加工309

第三节 附营企业309

第四章 储运310

第一节 粮油仓库310

第二节 粮油保管311

第三节 附属设施313

第四节 调运313

第五章 管理322

第一节 粮油管理322

第二节 财务管理323

第三节 粮油财政补贴323

第十四编 烟草325

第一章 生产325

第一节 种植325

第二节 山地烟326

第三节 采摘 烘烤327

第二章 收购328

第一节 收购328

第二节 等级 价格331

第三节 仓储 调运333

第四节 政策333

第十五编 财政 税务336

第一章 财政336

第一节 体制336

第二节 收入337

第三节 支出342

第四节 监管349

第二章 税务351

第一节 机构351

第二节 税制351

第三节 税种 税率353

第四节 减免354

第五节 征收管理355

第六节 票证管理356

第十六编 金融357

第一章 机构357

第一节 银行357

第二节 信用社359

第二章 储蓄360

第一节 工商存款360

第二节 农业存款360

第三节 基本建设存款361

第四节 信用社存款361

第五节 财政性存款361

第六节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62

第三章 贷款365

第一节 工商贷款365

第二节 农业贷款365

第三节 基本建设贷款366

第四节 乡镇企业贷款366

第五节 信用社贷款367

第四章 保险369

第一节 险种369

第二节 理赔370

第十七编经济管理371

第一章 计划371

第一节 编制计划371

第二节 基建编制372

第三节 计划实施374

第二章 经贸375

第一节 机构375

第二节 计划落实375

第三节 经济协调376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377

第三章 统计 农调380

第一节 体制380

第二节 统计381

第四章 工商行政383

第一节 市场383

第二节 企业登记385

第三节 经济合同387

第四节 商标管理387

第五章 物价388

第一节 体制388

第二节 价格388

第三节 商品比价396

第六章 审计397

第一节 机构397

第二节 监督397

第七章 技术监督399

第一节 机构399

第二节 量器399

第三节 管理400

第八章 经济协作401

第一节 机构401

第二节 协作网络401

第三节 协作项目402

第九章 土地403

第一节 机构403

第二节 土地详查403

第三节 征地 用地405

第十八编 政党 群团409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409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411

第一节 澄江县委411

第二节 县属党组412

第三节 县属党委、总支、支部412

第四节 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414

第五节 组织建设418

第六节 宣传工作419

第七节 统一战线421

第三章 中共澄江县纪委423

第四章 群众团体424

第一节 共青团424

第二节 农会428

第三节 工会428

第四节 妇联431

第十九编 政务434

第一章 县参议会434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434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434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436

第三章 县政府440

第一节 沿革440

第二节 政务441

第四章 县人民政府443

第五章 县政协447

第一节 机构447

第二节 会议448

第三节 活动448

第二十编 民政452

第一章 优抚安置452

第一节 优待452

第二节 抚恤455

第三节 安置466

第二章 救济469

第一节 贫困户469

第二节 福利470

第三节 救灾471

第三章 管理472

第一节 婚姻登记472

第二节 地名普查474

第三节 其他工作474

第二十一编 劳动人事476

第一章 劳动管理476

第一节 劳动就业476

第二节 用工制度477

第二章 人事479

第一节 干部结构479

第二节 干部管理479

第三节 干部调配480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481

第五节 干部离退休481

第三章 干部职工工资483

第二十二编 政法488

第一章 公安488

第一节 机构488

第二节 惩治犯罪489

第三节 社会治安492

第四节 监所管理495

第五节 消防496

第二章 检察497

第一节 机构497

第二节 检察工作498

第三章 法院503

第一节 机构503

第二节 审判工作505

第四章 司法行政510

第一节 机构510

第二节 法律顾问510

第三节 公证510

第四节 调解511

第五节 法制宣教511

第二十三编 军事513

第一章 兵役制度513

第二章 民兵516

第一节 组织516

第二节 训练517

第三节 组织整顿520

第四节 预备役建设521

第五节 装备522

第三章 机构522

第一节 机构522

第二节 驻军524

第四章 重大军事行动525

第一节 阳宗、草甸剿匪525

第二节 孤山剿匪526

第二十四编 科技528

第一章 机构528

第一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528

第二节 科学技术普及协会529

第二章 科研项目530

第一节 科研推广530

第二节 科研成果531

第三章 科技普及540

第二十五编 教育543

第一章 幼儿教育543

第一节 沿革543

第二节 幼儿园544

第二章 小学教育546

第三章 中学教育549

第四章 学制 教学551

第五章 职业教育554

第一节 教师进修554

第二节 专业教育556

第六章 成人教育559

第一节 扫盲559

第二节 职工教育560

第三节 函大电大561

第四节 自学考试561

第七章 教育管理562

第一节 教学研究563

第二节 经费565

第三节 设施565

第四节 招生567

第八章 教师570

第一节 结构570

第二节 待遇571

第三节 培训572

第九章 机构573

第一节 县教委573

第二节 内设机构574

第二十六编 文化576

第一章 机构576

第一节 行政机构576

第二节 文化艺术单位577

第三节 文艺表演团体578

第二章 文艺活动579

第一节 滇剧580

第二节 关索戏580

第三节 话剧581

第四节 花灯582

第五节 民间文艺583

第六节 电影585

第三章 文艺创作586

第一节 文艺作品586

第二节 文艺刊物587

第三节 民问文学587

第四章 图书588

第一节 藏书588

第二节 管理589

第三节 借阅589

第四节 发行590

第五章 广播电视591

第一节 广播591

第二节 电视592

第六章 文物古迹593

第一节 红山新石器时代遗址593

第二节 出土文物593

第三节 馆藏文物595

第四节 古迹595

第二十七编 汉语方言606

第一章 音系606

第一节 声母 韵母 声调606

第二节 声韵调配合规律609

第三节 连读变调609

第四节 儿化611

第五节 文白异读613

第六节 澄江话与普通话不同字音对照表613

第二章 词汇619

第一节 词汇特点619

第二节 澄江方言地域词简表619

第三章 语法630

第一节 特殊的语法现象630

第二节 语法例句631

第四章 标音举例632

第一节 谣谚632

第二节 故事634

第二十八编 旅游637

第一章 景区637

第一节 抚仙湖637

第二节 阳宗海640

第三节 帽天山动物化石群641

第四节 梁王山642

第五节 西浦公园642

第六节 孔庙643

第七节 李恢故里——旧城644

第八节 松园644

第九节 小屯关索戏645

第二章 设施646

第一节 公共设施646

第二节 服务设施647

第三章 机构651

第一节 县旅游局651

第二节 禄充风景区管理委员会651

第三节 县旅行社652

第二十九编 医药卫生653

第一章 医疗653

第一节 中医653

第二节 西医654

第二章 防疫655

第一节 食品卫生655

第二节 饮水卫生655

第三节 学校卫生656

第四节 工业卫生657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658

第六节 地方病防治658

第七节 传染病防治659

第三章 妇幼保健666

第一节 孕产妇保健666

第二节 妇女病防治667

第三节 儿童保健667

第四章 管理669

第一节 医疗机构669

第二节 医政药检674

第三节 医疗培训677

第三十编 体育679

第一章 场地设施679

第一节 球场679

第二节 游泳池680

第三节 老干活动中心681

第四节 少体校综合训练馆681

第五节 器材681

第二章 群众体育682

第一节 民间体育682

第二节 群众体育683

第三节 学校体育686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689

第五节 竞赛活动690

第三章 人才培养700

第一节 运动员700

第二节 教练员 裁判员701

第四章 机构701

第一节 县体委701

第二节 协会702

第三十一编 民族703

第一章 汉族703

第一节 源流703

第二节 宗教信仰704

第三节 民俗704

第二章 回族707

第一节 源流708

第二节 宗教信仰708

第三节 民俗708

第四节 清真寺710

第三章 彝族711

第一节 源流711

第二节 语言文字711

第三节 宗教信仰712

第四节 民俗712

第五节 禁忌713

第四章 苗族714

第一节 源流714

第二节 民俗714

第五章 民族事务716

第一节 事务716

第二节 机构717

第三十二编 人物718

第一章 人物传718

李恢718

赵士麟719

李发甲720

李增721

张鑫722

罗佩金722

邹之峄724

李韵涛725

李树华726

傅统先728

吴煌728

第二章 人物简介729

李增寿729

段世德730

鲁静山730

龚自乐731

赵继光731

宣明732

李兴唐733

陈泰发733

王道隆734

丁竹成734

苏有能734

李国梁735

蒋蔚卿735

速自宝735

梅遐龄735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736

附录744

澄江县县长王树英致电卢汉拥护起义744

土改进展情况745

关于建立健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748

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756

云南省玉溪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贯彻执行《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暂行)760

云南省阳宗海保护条例765

云南省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规定768

关于1996年粮食生产技术措施和扶持政策规定770

关于1996年烤烟生产安排意见772

历代方志提要777

河阳县志序780

索引782

编纂始末794

热门推荐